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斯加斯塔德模型分析了教育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学历的提高,可以增加转移收入,降低转移成本和延长转移(收入)期限,而对转移者心理贴现率的影响较小。因此,在不计学历对转移者心理贴现率的条件下,根据斯加斯塔德模型,学历提高可以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和增加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文章在反思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原因和弊端,阐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认为除了户籍制度障碍和加入WTO后受到冲击外,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以及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也是制约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充分空间和载体,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家劳动就业规划以及拓展国际劳务市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定量指标IU比和NU比分析了新乡市1978-2010年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对比关系,总体而言新乡市城镇化水平低于工业化水平。对新乡而言,应该借助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契机,依托现有的城镇和工业基础,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加快体制创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发生变化的新时期,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部地区既要靠继续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要依赖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与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和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具体包括:(1)把统筹城乡就业放到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促进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2)创新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就业、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3)深化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4)推行农村四项保障制度,使农村社保制度与城市社保制度逐步对接;(5)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6)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三角地区的三次产业发展和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长三角地区初步出现了产业分工,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竞争、技术转移和产业政策引导。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还存在着生产要素流动性不强,地方政府的限制等制约产业分工、产业转移的因素,因此短期内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并不会大规模出现。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动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如何顺利转移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珠三角地区一度形成令人担忧的“民工潮”,但2005年开始又出现民工短缺现象,其原因引人深思。将农民作为市场经济的理性主体,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使用线性化的logit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的概率和流向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迁出地的人均耕地、劳动者受教育状况、农业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收入、以及两地距离等对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迁移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力资本流动与农用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变迁,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现行的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土地制度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土地平均分配的方式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农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又影响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农地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部崛起重在"三农"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部拥有我国1/3的农村人口和粮食产量,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为中部崛起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壮大县城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妥善处理各种经济、社会关系。此外,还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经济可持续增长与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可持续增长除资本、技术、资源、人才因素外,还与产业结构的布局密切相关。在阐述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合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及我国三次产业的税收政策后,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提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完善三次产业的税收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0.
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与大陆贸易中心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及由制造业中心向贸易中心转变的情况,同时借助中间人理论分析了外国进口商和中国内地的加工企业通过香港中间人开展贸易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内地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装配活动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或者正在消失,向中部地区转移加工产业,实现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既符合加工装配活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有利于实现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双赢;为了更多地分享加工贸易利益,中国内地必须建立自己的贸易中心,此中心非上海莫属。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提高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城市化成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农民收入问题,既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因此,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制度创新和产业突破并举。在制度上,要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以农业支持工业发展向以工业反哺农业转变,从农村支持城市向城市支持农村转变,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在产业结构上,必须扭转工业结构升级速度过快的趋势,扶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大幅度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降低农村土地负荷,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创造条件,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目前城市迁移劳动力已成为中国劳动者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逐步解决城市迁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问题,将是实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由城乡分割的二元保障结构过渡到城乡一体的一元保障结构的重要步骤.文章对中部农业大省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城市迁移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的社会保障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社会保障模式在制度设计和改革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保障方式的优先顺序,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改善城市迁移劳动力社会保障状况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挣钱养家是山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微观原因,山区劳动力流动导致山区劳动力结构恶化和耕地荒芜,削弱村民务农兴趣和山区农业发展的内生力,滋生农村留守孩问题。要合理组织山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外流,加大对"三农"投入,最大限度减少山区劳动力外流之后的耕地荒芜,开展山区农民职业观教育,建立农村留守孩关怀体系,以此来消除因山区农村劳动力流动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使山区农村劳动力合理健康流动,保证山区农村社会得到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总产值指标在反映产业的部门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以及地区产业结构比较等方面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重点论述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文化语义发生偏离的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语义发生转移的原因所在,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改革越来越深入,农村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文章分析了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主要原因,并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这种人口流动所产生的效应,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N-S方程求解程序,对采用不同端壁结构的三套大转角涡轮叶栅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上端壁翘曲对涡轮叶栅内气流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上端壁翘曲后,上半翼殿内的二次流流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非轴对称端壁是控制叶栅内二次流流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经济的生产条件下,劳动者生产产品的劳动,可以分为为自己生产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与为他人生产产品的剩余劳动。但生产商品的劳动不能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劳动不能作这样的划分。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也不能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因为雇员在这里不可能、也没必要给雇主再生产出劳动力的新价值。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会产生许多理论上的矛盾,包括劳动力价值转移在内的生产要素价值转移规律。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部六省如何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借助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积极引进外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中部地区的浴火重生,带动经济的大发展,实现中部地区的早日崛起,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