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区位、政策等因素限制,以大量吸收外资和大量出口制造业产品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开放战略在中部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促进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世界经济出现了产业内分工替代产品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新形式、贸易投资一体化加强等新特征后,中部地区的开放战略需要进行调整与重构。新时期中部开放经济的成长方向,是逐步弱化招商引资的"资金补充功能",着力构建自身的"要素集聚能力",通过实现"经济要素的国际组合",提升要素结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中部还应抓住国际服务业向中国加快转移和国内需求变化的双重机遇,消除不合理的政策限制,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部崛起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政策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部地区财政实力较弱影响了财政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作用的发挥,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不利于实现中部地区均衡发展,现行的资源税制度也无法使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中部崛起,必须调整中部地区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针对中部地区的财政援助政策,加大对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支持力度;(2)加大对中部地区转移支付政策力度,增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能力;(3)鼓励中部地区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税收激励措施;(4)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区域开放;(5)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持力度,实现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与大陆贸易中心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及由制造业中心向贸易中心转变的情况,同时借助中间人理论分析了外国进口商和中国内地的加工企业通过香港中间人开展贸易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内地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装配活动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或者正在消失,向中部地区转移加工产业,实现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既符合加工装配活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有利于实现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双赢;为了更多地分享加工贸易利益,中国内地必须建立自己的贸易中心,此中心非上海莫属。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的产业走向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分析了全国区域发展的趋势,提出我国已经进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中部崛起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中部地区的发展基础较好,战略位置重要,是全国能源、原材料和粮食生产基地,但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开放度不足.未来实现中部崛起,产业结构走向是工业化,产业布局走向是城镇化,产业发展走向是开放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部地区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回浪效应""马太效应""乘数效应"机制引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恶化;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证实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正向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此外,还发现产业结构升级、财政支出、对外贸易均显著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市场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部崛起战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中部五省区以其突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自然及人文条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较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以重化工业化为主的阶段后,实施"取中战略"应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取向.文章分析了中部五省产业结构现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部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对中部地区进行合理定位,以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为契机,加速本地区工业化进程;参与"国内经济大循环"和西部大开发,把中部五省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为重要的以主要满足内需为目的的消费品、中间产品及投资品并重的制造业中心.战略重点是农业基地建设、特色轻纺工业、具有优势的重化工工业以及适时推进城镇化等.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发展表明: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结构变迁,结构变迁推动着经济增长,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贯穿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区域产业结构的演替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主动地推进产业结构的转换与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升级”和“优化”两个基本方面,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前者讲的主要是高度化问题,后者则主要指的是合理化问题。其中,“升级”是“优化”的前提,“优化”是“升级”的结果。世界各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平衡升级模式和非平衡升级模式。从动力机制上看,前者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后者主要通过政府主导来实现的。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虽然还存在诸多不协调方面,但总体说来是基本合理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如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上,其机制应是市场基础上的政府主导。这就是中国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中部崛起的国际瓶颈、后发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较,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区域外生产要素流入方面,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外资企业的数量来看,中部地区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个数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偏低。虽然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目前处于后发状态,但从整个国际环境来看,它仍有区位、资源和软环境等比较优势。因此,中部崛起作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不但要加入国内经济循环,更应该把握住国际产业升级的动向,抓住当前制造业由世界向中国、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时机,大力发展和挖掘自己的优势,抢占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制高点,积极融入全球化以形成自己的后发优势,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腾飞,从而实现崛起。  相似文献   

11.
中部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重要的区位交通优势等,这些优势足以使中部地区在东部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下摆脱困境,实现快速崛起.中部崛起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突破淮河治理,改善交通条件,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民营经济以及加大旅游资源开发等一系列突破性行动.  相似文献   

12.
中部六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部正在成为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热土。尽管中部六省加工贸易逐年增长,但其整体规模和占贸易总额的比重,都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主要归因于中部六省运输成本、产业配套能力、物流效率、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承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新兴服务外包产业和发展地区优势特色产业是中部六省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部地区的战略定位: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部地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区域,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战略中的重要枢纽,将中部地区定位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联系,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交通条件,较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不竭的创新能力,完全可以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的城市群空间格局,可以用“北斗星”形、“H”形和“链珠”形这样三种形状来形容。中部城市群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但也存在城市化压力大,城市群内城市体系发育不完善,城市群中心城市竞争力不强,城市群间相互关联度低,城市群交通网络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整合中部城市群,特别是整合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长武郑城市群),可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应积极改善助推中部城市群崛起的体制环境,支持中部城市群基础设施改善提质,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产业改造升级,有效制导域外经济要素资源向中部城市群的转移,确保中国第四大城市群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15.
文章借鉴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分析模型,在对江苏与台湾经济发展做出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探寻江苏产业结构升级与苏台贸易以及台商对江苏投资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对这种均衡关系做出定量化检视。实证检验的结论是:与台湾近二十年的经济合作有效地推动了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但今后两地经济整合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内延外伸"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需要建立城市群带动机制。长株潭城市群不但是中部崛起战略中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也是国家对我国生产力空间布局进行调整的重点开发区域,这一"双重点"的区域定位,决定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省域内,而应着眼于更大的区域范围来定位,使之成为我国内陆腹地中西结合部南端的新兴增长极,其中心城市成为一个组团式的生态型国际化大都市。长株潭城市群目前处于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过渡阶段,整体竞争力不高。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竞争力,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以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2)以强化点轴圈战略促进城镇体系的完善。(3)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振兴。(4)以新农村建设加快乡村地区现代化步伐。(5)以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部崛起的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东部升级、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逐步递减,而自然资源分布则由东向西递增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东部升级的主要动力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先人为主的时序优势、制度安排的特许权限、优惠的产业政策和已经成熟的竞争优势。东北振兴和西部开发的主要动力是优惠的政策支持和庞大的国家投资。中部崛起靠什么?中部经济崛起的动力机制是什么?这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是由城市化和城市经济上的差距决定的。中部地区城市化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与省之间城市化水平差距大。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在当今城市呈集群发展的趋势背景下。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大力培育城市群。推进中部城市化。必须以新型城市化模式不断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平台,提升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产业支持能力。实现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航空运输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维护社会融合和地区稳定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航空运输业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也处于变化过程中。分析航空运输产业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正确认识航空运输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构建河南省现代城镇体系,实施中心带动战略,对于实现中原崛起,促进我国中部地区崛起,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中心带动战略的实施,必然要求河南省立足中原崛起,放眼中部崛起,将中原城市群融入我国中部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大格局中;必然要求为城乡统筹发展打造城镇体系承载平台,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推进;必然要求郑州市城市边缘区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为核心增长极发挥首要带动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