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蜂窝夹层结构吸波材料浸渍胶液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组成浸渍胶液体系的基本成分(基料及吸收剂)及其制备工艺对吸收剂导电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影响吸波性能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结构吸波材料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于隐身技术的重要作用,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各种飞行器上,本文介绍了结构吸波材料在国外的研究以及在飞行器上的应用情况。另外,介绍了我们研制的三层结构吸波材料及其在导弹进气道上的应用,并对结构吸波材料在飞航导弹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雷达吸波材料和吸波结构与飞机隐身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达吸波材料和吸波结构的使用是飞机隐身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雷达吸波材料(RAM)和吸波结构(RAS)及其在飞机隐身技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结构吸波材料多层阻抗渐变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多层阻抗渐变的吸波结构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多层阻抗渐变思想在吸波层板和泡沫两类结构吸波材料设计上的应用。理论计算与试验验证结果均表明,采用多层阻抗渐变设计能够使吸波层板和泡沫的吸波带宽向低频拓展,同时显著提高吸波泡沫的吸收强度。具有三个阻抗渐变吸收层的4 mm厚吸波层板在5~18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10 d B;具有六个阻抗渐变吸收层的22 mm厚吸波泡沫在2~18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10 d B,其中在6~18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20 d B,8~12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30 d B。多层阻抗渐变设计是提高结构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结构隐身复合材料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结构吸收雷达波材料进行了探讨,着重对复合材料面板、异型蜂窝芯材及其夹层结构对雷达波所起的作用和其独特的吸波功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大分子视黄基席夫碱盐微波吸收剂的制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一种大分子视黄基席夫碱盐微波吸收剂,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等一系列测试手段对这种微波吸收剂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并对其介电常数,磁导率及密度进行了测试,对电磁参数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络合物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7.
碳纤维在结构隐身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基于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特性及碳/玻璃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碳纤维在结构吸波材料中的应用途径,并通过平板材料及典型产品试验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炭化温度分别为700和1000℃的两种碳团簇材料,利用FT-IR和SEM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FT-IR光谱表明:700与1000℃制备的材料其微观结构有较大差异,对微波的共振吸收性能也不相同;SEM图则显示碳团簇粉末在微观上成短切纤维状,截面呈圆形,长度在微米量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波材料多层匹配设计,采用碳团簇吸收剂制备了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三层材料。结果表明:该材料整体厚度小于2mm,在X波最小反射率可达-36dB,反射率小于-10dB的工作频带达到78%。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磁仿真运算的方法设计了方形和十字形混杂组元低频吸波阵列,采用模压工艺制备了基于混杂组元低频吸波阵列的吸波层板复合材料。研究了各单组元阵列本征吸波特性随单元结构变化的规律和混杂组元低频阵列本征吸收带的叠加效应。吸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形状阵列单元的混杂可以有效拓宽阵列的本征吸收带宽,方形和十字形混杂组元阵列为双峰吸收阵列,吸收峰频率分别为3.1与4.5 GHz。混杂组元低频阵列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层板低频吸波性能,5 mm厚吸波阵列层板的反射率在2~6 GHz范围内-4.7 d B,6~16 GHz范围内-7 d B,阵列吸波层板的宽频吸波性能显著优于传统的阻抗渐变型吸波层板,阵列吸波层板力学性能与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板相当。  相似文献   

10.
前缘吸波结构具有承载和吸波的双重功能,足隐身结构设计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针对典型前缘吸波结构,利用零阶和一阶参数优化算法对其承载性能进行优化计算,获得透波蒙皮与吸波填充物的优化布置方案;提出提高前缘吸波结构承载效率的优化分析方法和技术途径,为隐身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考 《航空学报》1987,8(2):1-10
本文从战争的启示、系统工程分析的结论及反隐身技术的威胁等三方面,论证了“隐身能力”对未来军用飞行器的重要性。文中着重分析了21世纪初军用飞行器战术技术要求的新内容——“隐身能力”所包括的三个内容:(1)飞行器的散射特性及辐射特性;(2)飞行器的电子干扰能力;(3)飞行器所用的战术隐身技术。  相似文献   

12.
The utilization of the GPS system for Aircraft Flight Guidance/Test (AFGT) is a research project in China.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s and the technical realization of such a system, including three components: ground subsystem, on-board subsystem and data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TDMA technique. The purpose of the proposed AFGT system is to calibrate and verify performance of an on-board radar. Therefore, it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valuation of radar performances in several areas: accuracy, coverage range, and others. The AFGT System's displays are separately: a Moving Colored Digital Map on which flight trajectories, waypoints, and heights of aircrafts are clearly marked; and a Polar Coordinate Figure on which the bearings, headings, and distances of aircraf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 of the ground control center are shown. The AFGT may monitor and guide several aircrafts flying in the pointed airspace. It support airport surface surveillance and air traffic control at the terminal area. A real-time software package RTTEST, which includes tracking display software and on-flight test software for radar evaluation, has conducted simulation with satisfactory position accuracy  相似文献   

13.
偏最小二乘回归在军用飞机价格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军用飞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影响飞机采购价格的费用驱动因子繁多,使得原有的价格预测模型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军用飞机。分析了军用飞机采购价格样本数据少、费用驱动因子多的特点,考虑到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在处理小样本多元数据方面的优势,应用PLSR对军用飞机采购价格进行预测。PLSR首先提取第1、第2主成分对采购价格样本的特异点进行剔除;然后进行变量投影重要度分析以筛选费用驱动因子;最后,PLSR对费用驱动因子进行回归建立军用飞机价格预测模型。实例表明,在军用飞机价格预测方面,与原有的预测模型和逐步多元回归模型相比,应用PLSR预测的精度更高,更能体现采购价格与飞机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勇 《飞机设计》2008,28(5):1-5
所有的飞机都必须满足可控性要求。军用飞机还有额外的机动性要求,飞机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力受到其控制权限的限制。因此,在概念设计阶段的早期对候选方案的控制权限进行评估是必须的。本文给出一组简单的方法,使得设计者在对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和开展详细的控制系统设计之前能够对其控制权限进行近似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林海 《飞行力学》1995,13(3):1-8
在综合和分析2020年前国外军,民机发展趋势及其所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与研究了具有高新技术的新机对试飞机发展的六方面影响。最后针当前我国试飞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试验研究机,试飞技术基础研究,地面支持设备的技术改造与建设及试飞组织管理等方面,论述我国2020年前试飞技术的发展对策,以供制定航空科技政策和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隐身技术是提高军用飞机生存力、作战效能的有效手段。航空发动机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是飞机隐身的重点和难点。在对航空发动机红外、雷达隐身技术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对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指出了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和管理应重点开展发动机隐身要求和作战效能分析,加强发动机隐身专业体系建设,梳理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流程和路线图,注重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配套保障条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A contemporary status of radar technology in the Czech Republic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We may find activity in many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this field now. Those are: new primary radar development both for military and civil applic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radar upgrades, new passive radar development for civil application, ELINT and ESM equipment, intruding alarm radar sensors for commercial application/high mass production, radar warning and seeking receivers and military targets RCS minimization.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军用飞机试飞验证技术特点及标准需求,分析了试飞验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基于标准化的原理、方法,提出了开展试飞验证标准的顶层规划,进行试飞验证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开展标准论证、标准编制方法、标准技术内容确定方法等军用飞机试飞验证标准化工作的技术途径,并提出了试飞验证标准的贯彻和应用等标准化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为军用飞机试飞验证技术标准化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The robustness, reliability and low-cost of the Quapason present great advantages for a new type of application: integrated standby instruments used in military and commercial aircrafts.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se instruments and demonstrates the suitability of the Quapason for these applications where cheap sensors with good performance are essential.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erspective of military radar development. The foreseen configuration of radar system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21 st century is proposed. The avenues of radar evolution and the expected occurrence of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