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是当前一个比较热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对于实现翻译对等有重要意义。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因此,要达到真正的翻译对等,必须克服与跨文化有关的各种障碍,如词汇、习语、生活经验、习俗等;另外交际方也必须了解如何与翻译工作者进行有效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是当前一个比较热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对于实现翻译对等有重要意义.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因此,要达到真正的翻译对等,必须克服与跨文化有关的各种障碍,如词汇、习语、生活经验、习俗等;另外交际方也必须了解如何与翻译工作者进行有效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爱丽丝·门罗的英文小说《逃离》和李文俊的相应中文译本为语料自建平行语料库,来进行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通过提取人称代词,对检索的代词进行语法功能分类描写。并通过代词的语用、篇章功能和语义分析,对英文小说中代词的汉译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在小说类文体中,中、英文人称代词在数量、语法功能、指代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对应,因此对等翻译是可取的。对于不能对等翻译的,本论文将结合语言学和翻译学相关理论予以解释,并提出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核心,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论文根据词语的指称意义和涵内意义,将承载了文化内涵的英汉词语分为对等词、半缺项词和缺项词,从三个方面对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提出了在翻译中采取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形式对等”为基点,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运用主位结构的理论,对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的英译本,即许渊冲,杨宪益和王守义与约翰·诺弗尔合译本三者进行比较,并对它们做出分析和评价。文章首先对功能语法以及形式对等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再分别对《如梦令》的原文和三个译文的主位结构进行逐句分析,旨在用主位结构分析法去衡量翻译中的形式对等,尝试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探讨各译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6.
佛教经典的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历经千年,其翻译方法、翻译模式、翻译理论对中国后世的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论文旨在解读汉译本《撰集百缘经》对于梵语原典 Avadānaataka中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行为的翻译方式,为中国佛经翻译史、佛经翻译理论提供新的梵汉对勘材料.支谦在翻译《撰集百缘经》时,使用了以下四种方式对译梵语过去发生的行为:一是通过汉语动词所构成的句子的顺序;二是使用“时间副词+动词”;三是使用汉语表示完成的动词“已”、“讫”、“竟”,将汉语的完成动词“已”“讫”“竟”放在持续性动词和非持续性动词之后;四是综合使用前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并着重借鉴文化学派翻译观中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以及Lefever。的操纵理论,对创造性叛逆现象的突出代表——庞德的翻译加以初步分析。认为庞德的“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翻译。通过将庞德的译介活动置于其社会文化之大系统中,从而认识到庞德误译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期待为重新认识与研究庞德的翻译活动提供新的视角,并对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翻译人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显著。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翻译人才培养的基础。本文归纳了"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翻译专业教师素养的需求;分析了翻译教师职业发展现状;论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翻译专业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并着重借鉴文化学派翻译观中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以及Lefevere的操纵理论,对创造性叛逆现象的突出代表--庞德的翻译加以初步分析.认为庞德的"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翻译.通过将庞德的译介活动置于其社会文化之大系统中,从而认识到庞德误译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期待为重新认识与研究庞德的翻译活动提供新的视角,并对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从其产生到现代,批判之声不绝于耳。其实,八股文并非一无是处,仅从语言审美的角度对"破题"进行分析,就可发现其富有韵律美。"破题"是对题目的解读,被喻为"八股的小全篇"。"破题"凝结着士子们的语言智慧,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了整齐、回环、抑扬的韵律美。  相似文献   

11.
魏雯 《中国航天》2011,(8):27-31
一、俄罗斯对地遥感卫星轨道集群的现状 目前,俄罗斯有4个对地遥感轨道集群,它们是:"流星"M1、"监视器"E、"资源"DK1和"电子"L1。它们均在《2025年前俄罗斯对地遥感航天系统的发展纲要》的范围内,按照《2006~2015年俄联邦航天计划》实施。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学作品中,标点符号不但具有分割句子的作用,也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是作家文学表达的重要形式之一。翻译时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标点符号的处理是也是决定译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尤利西斯》中特殊的标点符号表达法,两个经典汉语译本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取得了不同的艺术效果,都是文学翻译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广告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还包含着文化上的转换.因此,在翻译广告的时候,译者必须注意这些文化元素的影响,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同时,从这些广告翻译策略的运用中,读者也可透视到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化差异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广告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还包含着文化上的转换。因此,在翻译广告的时候,译者必须注意这些文化元素的影响,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同时,从这些广告翻译策略的运用中,读者也可透视到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电影片名翻译的四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须考虑多种因素。论文从思维方式、语义学、符号学以及分类学等方面,多角度探讨电影片名英汉互译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并提供了“宏观结构”、“剧情要素”等可供具体操作的片名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4):436-436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再次引发人们对航天事业的高度关注。"上天揽月"是够震撼和浪漫,可是投入巨大的航天事业,与寻常百姓的生活究竟有多大关联?其实,曾经被认为神秘莫测的航天科技已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7.
原作之隐形是译者根据翻译目的对原作进行的文化解构,长期以来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我国译界,也是翻译研究的敏感地带。本文从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入手对此现象作一文化透视,阐释这一隐形现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进而论述隐形与译者地位及隐形与翻译评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型降落伞开伞过程中的“抽鞭”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鞭"现象是在大型降落伞开伞过程中可能的顶部甩动现象,它可能造成伞衣破损、不对称充气、伞衣翻转、鞭打等后果,严重时可能造成回收任务完全失败。该文对美国回收系统降落伞开伞过程中出现的"抽鞭"现象及其后果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避免"抽鞭"现象的途径。目前对这一现象的机理还缺乏深入研究,有必要从理论和设计上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在这五种能力中,翻译是最难也是最高层次的技能,而现阶段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还很薄弱。教师可以通过应用课文段落翻译或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型翻译,比较和评论译文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刘瑞江 《航天员》2010,(6):28-31
2010年10月8日,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像往常一样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是"联盟"号飞船的第107次太空飞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飞往国际空间站的是"联盟"飞船家族的新成员——"联盟TMA-01M"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