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在现代电子战的条件下,采用无源定位和扩频遥控技术降低无人机系统的电磁辐射(主要指射频辐射)和截获概率从而提高无人机生存能力的方法。并讨论了采用GPS接收机进行无源定位在现代电子战条件下失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现代电子战的条件下,采用无源定位和扩频遥控技术降低无人机系统的电磁辐射和截获概率从而提高无人机生存 方法,并了采用GPS接收机进行无源定位在现代电子战条件下失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假目标欺骗干扰无人机是对抗防空雷达的新型武器装备,在电子战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单架无人机干扰距离、无人机瞬时干扰区域以及假目标干扰区域进行建模分析,对假目标欺骗干扰无人机在掩护突防行动中的作战运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掩护通道对假目标欺骗干扰无人机群在方位面和俯仰面的空域协同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其空间部署策略进行了研究,为无人机群掩护空中力量突防的具体作战运用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不久的将来,采用硅电子和光子集成电路的计算机、针头大小射频发射器,加上小尺寸无人机的使用,将大大提升电子战和信息战的能力。美国和英国作战人员认为,电子战将是未来的信息战的支柱,而决定未来电子战成败的两大关键技术是,电子探测能力和电子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俄罗斯的航空电子战能力世人知之甚少。本文所介绍的苏—32战术轰炸机的护航干扰型、苏—27的新型干扰吊舱、米—17干扰型直升机、干扰型无人机以及战斗机的新型电子情报吊舱等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俄罗斯航空电子战设备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6.
飞翼无人机因其特殊气动布局而具有机动能力强、隐身性能好等优势,但特殊布局和复杂飞行环境也给控制系统设计带来通道耦合及多源干扰影响问题,飞翼无人机抗扰控制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了多源干扰影响下的飞翼无人机纵向指令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将高度和速度跟踪控制问题转化为跟踪误差的镇定问题;其次,将高度和速度通道之间的耦合及多源干扰影响视作集总干扰,然后引入高阶滑模观测器(HSMO)技术估计跟踪误差的动态和集总干扰;最后,基于高阶滑模观测器的估计信息构造了复合非线性动态逆输出反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显著提升了飞翼无人机指令跟踪精度和抗干扰性能。本文研究将促进飞翼无人机抗干扰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飞翼无人机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电子战无人机的概念和有效载荷入手,介绍了电子战无人机的航电组成,研究了美国现有典型的电子战无人机航电系统,最后对电子战无人机航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许建新  熊智  陈明星  刘建业 《航空学报》2018,39(10):322172-322172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在受到干扰不可用的情况,研究了多无人机(UAV)辅助的区域导航定位算法。以无人机作为空基信号播发平台,向地面用户广播其位置信息及同步时钟信号,地面用户通过接收无人机位置及与无人机的距离计算出其实时位置。以地面战车为例,为解决伪距单点定位算法中的矩阵不可逆问题,消除地面用户接收机的钟差,基于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M)算法,提出一种地面用户的定位解算模型,同时,为提高一般最小二乘算法的计算精度,提出了两步最小二乘定位算法。在分析2种算法静态定位精度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车载惯性传感器和无人机辅助定位信息的组合导航实现算法,实现了对战车的连续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在GNSS拒止环境下,利用无人机播发的定位信标信号并结合地面用户战车自带的惯性导航系统,可以实现对地面用户的可靠连续定位,满足一定区域范围内用户的导航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外机载电子战系统的销售在防务费用普遍削减的情况下略有上升,因为军方需要用这些系统来增强现有飞机的生存能力。保护飞机对付红外制导导弹的定向红外干扰及对付雷达制导导弹的拖曳式诱饵是机载电子战系统中的新生事物,有的不久将开始交付,有的即将投产。在属于硬杀伤电子战的压制敌方空防(SEAD)方面也有一些新的发展。总之,最近这段时期,机载电子战系统的发展相当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电子战系统。定向红外干扰初露头角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AAQ—24定向红外对抗(DIRCM)系统最近进行的实际发射试验,成功地演示了DIR…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2012,(5):6-6
近年来.美国的电子战项目发展不顺.而国外的反制技术却不断扩散。在此种情况下,美国政府问责局(GAO)发布报告.指出美国电子攻击(EA)和电子战(EW)项目计划和协调工作正遭受采购、试验和重复建设等方面问题的困扰,且美国国防预算削减将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1.
Electronic warfare (EW) is a term that includes a number of different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for intelligence gathering and/or interfering with enemy operations. Electronic intelligence (ELINT), or eavesdropping, has been going on since the invention of the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ECM) deprive an enemy of the electronic spectrum by creating interference (jamming) that obscures their information or generates false information (spoofing). Electronic counter countermeasures (ECCM) is an effort designed to mitigate and overcome enemy ECM operations. ECM objectives include: search for signals in frequency, azimuth, and elevation; detect and identify radar signals via characteristics; and establish signal importance; commenc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It is only recently that these technologie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categorized as EW, and are also referred to as electronic combat (EC). This section will focus on EW as it relates only to aviation.  相似文献   

12.
Radar Electronic Counter-Countermeasur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雷达信号分选是电子战系统(EW)与反辐射导弹(ARM)的关键技术,脉冲重复间隔(PRI)是信号分选与识别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雷达的最大无模糊距离和最大无模糊径向速度。目前以脉冲序列的自相关函数为基础,利用脉冲到达时间(TOA)提出了多种脉冲重复间隔估计算法。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算法的原理,讨论了各算法的缺陷,并给出了PRI变换应用于抖动PRI序列时的计算机仿真结果。最后分析了各种算法的性能与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地面站发展日趋综合复杂,为了减轻地面站操作员工作负荷,避免飞行事故发生,保证高效、安全地完成飞行任务,开展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方法研究十分重要.分析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特点;借鉴有人驾驶飞机人机工效评价力法,利用德尔菲法,明确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提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专家调查表的构架及其内容;并探索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方法.实例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可以满足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需求,可为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小型无人机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了无人机的结构设计和算法,阐述了弹射起飞系统和伞降着陆系统的设计原理,采用嵌入式系统和GPS设计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控制、导航控制、任务控制系统和数据链,实现了空中机器人的自主飞行。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磁航向测量的自动罗差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诗斌 《航空学报》2007,28(2):411-414
 利用地球磁场测量无人机的航向时,需要对机上铁磁材料引起的罗差进行补偿。为了降低补偿费用,减小补偿试验时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飞机左右盘旋飞行时采样数据实现罗差自动补偿的方法。采用椭圆假设算法,可利用飞机平飞时在多于5个不同方向的采样数据来自动补偿平飞时的罗差。在任意姿态飞行时,把飞机左右盘旋时采样的数据分解为4个椭圆,并求出它们相对于椭圆假设的24个系数。再利用这24个系数和飞机的俯仰角、倾斜角以及地磁场垂直分量求出任意姿态下罗差补偿所需的12个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方便可行。某无人机补偿前最大误差为21.5°;用传统方法补偿后最大误差为2.3°;用本文方法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费用,补偿后最大误差为1.6°。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用途的无人机由于其任务使命不同,对推进系统的要求也有较大差异.本文介绍了短寿命无人侦察飞机(URAV)、隐身无人作战飞机(UCAV)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HALE UAV)推进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各种无人机对推进系统的要求以及推进系统技术对无人机性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刘宇轩  刘虎  田永亮  孙聪 《航空学报》2020,41(2):323381-323381
为解决目前面向林火持续侦察多无人机(UAV)协同控制实用性与自主性不足的问题,基于蔓延速度诱导元胞自动机(SVICA)林火蔓延算法、无人机与传感器建模,构建了较为真实的三维多无人机火场侦察仿真环境与侦察效能指标,提出了一种面向林火持续侦察的多无人机双层分布式控制架构,在行动层基于强化学习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ANN),实现了有风条件下无人机自主火场环绕与地形跟随功能,在策略层设计通过时域均匀分布算法进行各无人机空速的离散自主调节,最终达到多无人机林火持续侦察时域分布的均匀性与即时性目的。通过一系列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无人机分布控制策略在无人机损失和补充突发情况下的自适应性。基于无人机数量与侦察效能指标关系的实验与研究,定义了无人机出动阈值并验证了无人机长时间出动回收策略。最终实验结果表明,针对林火持续侦察任务,所提出的多无人机分布式控制方法具备一定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11):2921-2929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the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is a key technology in intelligent autonomous control, real-time navigation and surveillance. However, poor UAV wireless links would degrade the quality of video communication, leading to difficulties in video analysi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packet-loss and limited bandwidth in adverse UAV channel environm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a parameter optimization mechanism for UAV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In the proposed method, an Optimal Strategy Library (OSL) is designed to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for video encoding an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Adapted to the packet-loss rate and bandwidth in practical UAV wireless network, the proposed OSL can facilitate the encoding of video sequences and the recovery of degraded videos with optimal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solution can keep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working efficiently with adverse UAV wireless links, and is capable of maximizing the inference accuracy of Multi-Object Tracking (MOT) algorithms in various scenari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