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软式空中加油对接过程中受油机头波加剧软管锥套飘摆、降低对接成功率的问题,建立了受油机三维模型,利用Delaunay方法自下向上生成非结构网格.通过计算ONERA M6三维翼型表面压力分布和压力系数,验证了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飞行条件下受油机头波进行静态数值计算,分析了头波随马赫数和迎角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仿真解释了头波影响下软管锥套的飘摆原因,预测了对接时锥套的运动趋势.  相似文献   

2.
空中加受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与加油机、受油机都密切相关,由于大型加油机(软式) 上单翼、大翼展、高垂尾和大型起落架整流包的特殊布局使得空中编队加受油对接过程中,加油机、软管锥套与 受油机之间相互的气动干扰变得十分复杂。通过分析国内外大型加油机、先进受油机的主要特点,总结空中加 受油对接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之间会产生的气动干扰,研究空中加受油编队典型体系及空中加受油编队程 序,提出可能对空中加受油安全对接控制产生影响的验证要素,并对这些影响要素展开分析。安全对接控制验 证要素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确定软式空中加受油安全对接流程提供理论指导,为空中加受油对接速度的选取提 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软式加油方式中加油软管锥套受气流影响会发生气动不稳定现象,严重影响空中加/受油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其中加油机的尾流场是影响软管锥套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了空中加油机加油软管锥套的气动稳定性风洞试验方法,建立并分析了相似准则,给出了双目系统测量软管锥套位移的具体方法,利用自动舵机实现了加油软管自动收放,形成了完整的加油软管锥套气动稳定性风洞试验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某型加油机加油吊舱、中心线平台等部件的选型优化。结果表明,该试验技术能有效模拟处于加油机尾流场下的软管锥套收放过程和固定管长时的气动稳定性,试验获得的锥套下沉量和振动幅值明确了不同加油吊舱、中心线平台构型的优劣性,能够为加油机关键加油部件选型优化及飞行试验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余新刚  刘华  杨嘉陵 《航空学报》2008,29(2):373-378
 对人体在驾驶椅上臀部和头部受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动力响应做了有限元计算分析,工况参照直升机垂直坠毁过程的人员生存性评估标准,材料选用可描述人体生物本构特性的参数,载荷分为定速垂直冲撞型和外力作用型,包括:阶跃载荷、矩形脉冲载荷和三角形脉冲载荷。结果显示,对于各种工况,颈部均出现较高应力,为危险区域。对于头部受不同形式冲击载荷作用的情况,颅骨的动力响应基本保持一致,说明颅骨的响应对载荷形状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聚四氟乙烯软管是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管路中的钢丝编织复合柔性软管,为了较为准确预测其疲劳寿命,需要建立有效的力学模型。针对以往研究未考虑编织层间接触状态影响软管力学性能等不足,提出根据软管多层结构参数建立钢丝尺度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的方法,该模型可计算编织层间的接触状态、钢丝间的摩擦应力和软管力学性能的非线性变化。通过应变测量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压力载荷下,软管呈径向膨胀轴向缩短变形状态,中间区域应变基本一致,且应变以周向为主,轴向为周向的20%~30%。在0~20MPa工作压力范围内,由于编织层接触状态的改变,软管表现出3种不同的力学性能,压力从3MPa增加到4MPa过程中,编织层逐渐发生接触,编织层应变、应力曲线出现转折点,而内管和橡胶层转折点略迟于编织层。  相似文献   

6.
民用飞机平尾载荷的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飞行载荷计算输入数据的随机不确定性会导致载荷计算结果波动的现象,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和基于方差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对民用飞机急剧俯仰机动随机平尾载荷进行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具体分析了飞机气动特性和重心的不确定性对迎角贡献平尾载荷、升降舵偏度贡献平尾载荷及平尾总载荷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全局灵敏度分析找出影响平尾载荷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气动特性和重心的不确定性导致迎角贡献平尾载荷的波动程度很大。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1)升降舵偏度贡献平尾载荷只受升降舵效率的影响;2)迎角贡献平尾载荷主要受无尾飞机零迎角俯仰力矩系数和重心的影响;3)平尾总载荷受升降舵效率的影响最大,受无尾飞机零迎角俯仰力矩系数及重心的影响次之。此外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提高飞行载荷的计算精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插头-锥管式空中加油系统加油过程载荷是空中加油系统设计的重要战技指标,直接决定着空中加油系统、受油装置、机体结构设计的成败与否。通过对插头-锥管式空中加油系统加油过程载荷形式、研究现状的调研,提出了加油过程载荷研究的关键技术,给出了对应解决措施,为后续研究提供方法和依据,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压软管脉冲试验,是检测液压软管在制造过程中材质和接头压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而保证飞机在进行各种科目飞行时,高压软管在高压脉冲下不破裂,不漏油。本文介绍一种结构简单、脉冲压力变化大、频率变化快,适合各种软管压力脉冲试验的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某型橡胶软管装机使用半年后外表面出现裂纹,外观检查,对橡胶软管外胶层两种不同形貌的老化裂纹断口进行宏观观察,采用视频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外观损伤特征进行检查,并对"星状"裂纹断口表面的颗粒物进行能谱分析,确定了两种不同形貌的老化裂纹开裂性质,分析软管外胶层开裂原因,并从延长橡胶软管使用寿命角度出发提出了在设计和使用阶段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空中受油管尾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空中加油能力几乎已成为现代战斗机必备的标志之一,本文是针对某机加装固定式受油装置后座舱内出现的飞行员难以忍痛受的噪声开展攻关研究的成果,研究对象为固定式受油装置的关键部件-受油管,文中就圆形和两种流线型剖面的受油管尾流特性开展了理论,试验和空测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1.
收放式受油装置与加油锥套在实施对接的过程中,碰撞及接触的力学行为会对受油装置造成剧烈的冲击。通过动力学仿真,得到对接过程的碰撞力时间历程曲线。采用运动弹性动力学理论,建立收放式受油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在ANSYS Workbench环境下,结合碰撞力时间历程曲线,对受油装置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受油装置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响应曲线。最后,根据响应对受油装置进行冲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收放式受油装置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本文的分析方法为结构的振动分析与抗冲击设计提供了可行的分析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国斌  张青斌  丰志伟  陈青全  杨涛 《航空学报》2021,42(9):224517-224517
软式空中加油过程中锥套和受油管连接处的最大约束力,可造成锥套和受油管的脱离以及受油管的断裂,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为了研究输油过程中软管锥套组合体的动力学特性,利用ALE-ANCF输油管道模型和多体建模方法,建立了加油系统刚-柔-液耦合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为了获取参数不确定条件下对接约束力的期望范围,采用融合多项式混沌方法和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性快速分析方法,得到了不同高度下飞行速度、输油软管长度和两机相对运动速度存在不确定性时的对接约束力期望范围。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受油机和加油机存在相对运动时,受油管在特定截面处的最大压力、剪力和弯矩的期望值将会分别大幅提高50%、272%和772%。  相似文献   

13.
朱琳  余音  汪海 《航空学报》2016,37(7):2180-2188
复合材料曲板的屈曲行为对缺陷十分敏感,研究数值模拟及试验中缺陷对屈曲性能的影响对复合材料曲板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常见典型缺陷及缺陷所引起的安装误差对复合材料曲板屈曲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理想曲板模型和考虑安装误差的含缺陷曲板模型,缺陷类型包括复合材料曲板在制造过程中易产生的缺陷,如倾斜、厚度不均、翘曲。计算了模型在轴压载荷下的屈曲载荷及应变分布情况,并将含缺陷模型计算结果与理想模型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倾斜对受载曲板的应变分布改变较大,会使试验件屈曲载荷大幅下降;翘曲对受载曲板的应变分布影响不大但会使试验件屈曲载荷大幅下降;厚度不均的缺陷对曲板屈曲性能影响较小。与含典型缺陷的曲板轴压试验结果对比,试验结果与理论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利用ADINA软件建立了轮毂的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等效应力图和变形图,并对轮毂受载后应力和变形进行分析,采用径侧向载荷试验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轮毂受载后最大应力出现在固定轮缘上,并且在打气孔处会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试验加载过程中,轮毂的变形不会对刹车装置产生干涉,与有限元模拟的变形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舰载机弹射起飞前起落架牵制载荷突卸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浩  聂宏  魏小辉 《航空学报》2011,32(8):1435-1444
舰载机弹射起飞过程中,由于牵制载荷突卸而产生的前起落架沿航向的快速振动会给机体结构和设备都带来严重的疲劳问题,为研究该振动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建立了舰载机弹射起飞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了前起落架的受载情况,并详细论述其动力学成因,推导了消除前起落架振动现象的充分必要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牵制载荷沿下扭力臂轴向的载荷分量所造...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利用工程简化算法和数值仿真计算两种方法对某小型无人机的降落过程中起落架受载进行分析计算,获得了起落架载荷和变形量。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简化算法能快捷的获得起落架载荷,而数值仿真计算方法能直观的显示起落架变形时间历程同时通过迭代计算能获得相对更优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Dytran的数值仿真迭代方法也可用于其他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载荷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大气紊流对空中加油软管锥套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大气紊流对软管锥套运动的影响,将空中加油软管质点离散化,从软管、稳定伞空间受力出发,建立了软管锥套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运动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晴空大气紊流作用下,锥套会产生高频振荡。高度一定时,大气紊流对软管锥套运动的影响随加油机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真速一定,加油机高度小于11 km时,锥套运动幅值和高度没有单一的线性关系,当高度大于11 km后,锥套运动幅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表速一定时,大气紊流对软管锥套运动的影响随加油机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飞行载荷设计存在环节复杂且关系松散,设计软件种类众多,但数据接口不一,模块化和流程化程度低等,大大增加了设计周期。文中基于无人机非线性飞行载荷设计,分析、梳理和整合了整个飞行载荷设计过程,进行了载荷功能环节模块化和重用化设计,固化了典型的设计流程,设计搭建了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飞行载荷设计系统原型。通过对飞行载荷设计的模块化和流程研究,构建了工程经验模块化、工具软件集成化、计算流程规范化的研发模式,极大提高了飞行载荷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刘东升 《飞机设计》2006,(4):7-10,19
飞机采用固定式空中受油装置后,可能引起飞机飞行过程中的振动,严重时危及飞机的飞行安全。本文通过受油装置固有频率的计算和地面振动试验确定其频率特性,利用激波和旋涡共振理论,对受油装置的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某型飞机的试飞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经过飞行试验证明分析结果是正确的,本文提出的计算分析方法对分析飞机圆形、椭圆形突出物的振动问题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兵吉 《推进技术》1993,14(3):42-46,41
本文对固体导弹飞行和运输中载荷的随机性进行了分析,对随机载荷下药柱强度累积损伤的可靠性模型进行了推导,得出了可靠性计算模型。该模型可提供计算固体导弹的飞行和运输中强度可靠性的定量计算作参考。文中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