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微机械陀螺的正交耦合误差是敏感结构振动模态间的刚度耦合引起的检测模态输出偏量,是影响陀螺性能的关键误差源之一。静电力抑制是一种采用静电力调节驱动模态的主轴偏量,使用直流电压进行正交耦合误差抑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片上实时抑制能力,能够有效抑制正交耦合误差。从静电力抑制正交耦合误差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有限元仿真,对硅基音叉陀螺正交耦合误差的静电力抑制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实物测试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微机械惯性测量系统的误差补偿。从惯性器件、MIMU、算法误差以及借助外界信息进行补偿几个方面讨论了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误差以及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冲量测量的建模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广宇  洪延姬 《推进技术》2009,30(4):509-512
微冲量测量是脉冲微推力器推进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摆等动力学结构,将冲量测量转化为摆角(位移)测量是微冲量测量的主要研究方法。基于二阶系统模型,在摆无阻尼振动及冲量瞬间耦合的条件下,定量研究了冲量测量的建模误差。研究结果表明,不管作用力的脉冲波形如何,只要作用力时间与摆的振动周期之比足够小且阻尼比足够小,建模误差完全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
星敏感器低频误差与陀螺漂移离线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获取高精度事后姿态数据是提高遥感平台成像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离线处理可有效降低敏感器测量误差,从而获得更高的姿态确定精度。基于滤波的校正方法中,星敏感器低频误差(LFE)与陀螺漂移将产生耦合影响导致校正精度低,本文针对该问题推导了耦合误差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两步双向平滑事后处理算法,将陀螺漂移与低频误差分两步校正,通过反复滤波剥离陀螺漂移与低频误差。同时,针对低频误差参数收敛速度慢、噪声参数调节困难的问题,利用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MLE)的固定窗口自适应双向滤波算法进行处理以获得更好的噪声估计,提高了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文中仿真工况下,离线姿态确定精度可达到0.8″(3σ),低频误差参数完全收敛时间不超过4个轨道周期。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旁置式的大型齿轮测量装置,分析了影响该装置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特性,给出了一种处理多因素耦合影响的灰色动态预报方法.首先,基于测量装置特性,对影响齿形误差测量精度的误差源进行分析和标定,计算出各误差源的灵敏度系数;然后对测得的有限误差数据进行再抽样及灰色生成,分别计算出在每次测量中各影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作用大小,之后按照误差合成方法生成误差源耦合作用结果;最后,通过在测量结果中去除耦合作用进而提高大型齿轮齿形误差测量精度.与测量精度为0.5μm的三坐标测量机进行对比测量,结果表明所提出测量装置能满足3级精度以上的大型齿轮齿形误差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6.
考虑微加工误差的微机械陀螺的健壮性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善盈盈  王安麟  焦继伟 《航空学报》2007,28(6):1499-1505
 为减小微加工误差对音叉振动式微机械陀螺设计性能的影响、提高其批量性能稳定性,以对其加工后性能变异影响最大的若干关键参数为设计变量,在分析了几何约束条件、模态性能约束条件、基于模态的加工灵敏度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微机械陀螺健壮性优化的数学模型。在无需事先知道微机械陀螺尺寸/性能的详尽统计信息的条件下,采用一阶摄动技术和遗传算法实现了微机械陀螺的健壮性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压电振动陀螺仪中成为输出误差的力系数的多余部分,输入输出之间的静电耦合电容,以及机械耦合引影响等的等效电路,也就是在振动陀螺仪输入角加速度对应的解调输出出中力系数的多余部分,以及输入输出之间的静电耦合电容产生输出误差,而且使其特性平衡。另外,大的机械耦合不仅产生输出误差,而且也带来灵敏度下降。文章对这些不利因素做了定量分析,说明了减轻了办法,指明了振动陀螺仪的设计要领。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二维耦合振荡器有源天线阵的相位误差特性及其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二维耦合振荡器有源天线阵的相位误差具有积累特性;阵元自由振荡频率的误差越小,阵元锁相带宽越大,波束指向误差越小;随着阵元自由振荡频率误差的增大,天线阵增益降低,副瓣电平抬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流场/声场混合模型的叶轮机械单音噪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叶轮机械三维非定常黏性数值模拟(URANS)与管道内叶片排气动噪声声类比理论(DBAA),成功地发展了叶轮机械单音噪声混合预测模型(URANS/DBAA),该模型能够实现叶轮机械叶片详细设计参数与噪声辐射强度的关联。由于采用了Lighthill声类比理论,使得该模型并不需要耗费大量计算资源。基于URANS/DBAA混合模型,对某单级轴流风扇的单音噪声及其噪声源分布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混合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叶轮机械单音噪声,实现了对叶轮机械单音噪声基本规律的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硅微静电悬浮惯性仪表主要面向空间应用,如卫星无拖曳控制,星载重力测量等,具有潜在分辨率高、功耗低、体积小、多轴集成等特点。仪表的高分辨率实现对检测电路的噪声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以硅微静电悬浮陀螺仪单频调幅电容式微位移检测电路为例,从电路外部干扰噪声耦合机理及抑制、电路内部噪声分析及优化两个方面,给出了电源耦合噪声、电路温度特性以及放大器电路噪声分析优化等方面的理论推导、仿真及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
基于滑动滤波技术的激光陀螺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光陀螺是一种以量化脉冲的形式输出角增量的数字传感器,量化误差如同白噪声一样影响着激光陀螺的测试精度。为了准确评价激光陀螺的性能,减少量化误差对激光陀螺测试数据的影响,本文应用滑动滤波技术对激光陀螺采样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量化噪声从而实现了对激光陀螺的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2.
INVESTIGATIONOFSENSITIVITYFORSILICONMICROMECHANICALTUNING┐FORKGYROSCOPERuanAiwa(阮爱武)1,LiWanyu(李万玉)2,FengPeide(冯培德)31Automatic...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中,死区产生及其附近噪声特性恶化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于施加在相位调制器上信号的串扰。根据死区产生机理的不同,提出了偏置相位调制和阶梯波反馈调制两种死区串扰误差因素的观点。通过对这两种死区误差机理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采用模拟相加反馈方案可以避免偏置相位调制死区误差的观点。采用速率转台法测试了光纤陀螺的死区特性,验证了理论仿真和计算的正确性。最后,通过采用三角波相位抖动抑制死区误差技术,将一种高精度光纤陀螺0.08(°)/h的死区误差抑制到0.001(°)/h以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大力推进三维壳体谐振陀螺(尤其是高性能半球谐振陀螺)的微型化,以实现惯导级性能的微机械振动陀螺。提出发泡法制备直径小于1cm的微壳体谐振子,利用发泡剂在高温下释放气体,使软化后的玻璃在气压差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三维轴对称壳体。大气环境下多普勒测振仪的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发泡法制备的微壳体谐振子的酒杯二阶模态的谐振频率为11kHz,频率分裂值为72Hz,相对裂解值为0.65%,相应的品质因子Q值约为970和1127。发泡法有望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性能微壳体谐振子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近红外制导系统噪声分析的框架模型,在分析探讨主要噪声源的基础上,给出了基本噪声立意,建立了探测器等组成部件基本噪声的功率谱分析式,设计出一种以红外探测器为抑制主体的减噪系统。通过目标、误差响应率的测定与跟踪试验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多位置试验是标定陀螺静态误差模型的常用方法。本文从最优化试验和试验误差角度出发,讨论了多位置试验的设计准则,并提30位置试验和16位置试验作为动力调谐陀螺的最佳试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试验方案的设计准则是可行的,最佳试验方案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7.
飞机舱内噪声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孔成  陈鹏  王政  田昊  唐道锋 《航空学报》2016,37(8):2370-2384
飞机舱内噪声是影响乘客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舱内噪声的最小化是国内外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对飞机外部噪声源特性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噪声源/传递路径识别、舱内降噪措施以及声学试验计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其中,噪声源以及噪声传递路径识别主要从各种识别技术手段方面展开了讨论,包括频率分析法、相关技术、修改噪声传递路径、空气传声以及结构传声的识别。而舱内降噪方法主要从被动降噪与主动降噪两方面进行全面介绍,指出被动降噪是一种修改与优化噪声传递路径的方法,而主动降噪能自动感应识别并控制噪声源,并分别给出了两者的优点及其局限性。在噪声测试与仿真模拟方面则介绍了国内外地面实验室舱内噪声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国内的不足,对仿真计算理论进行了梳理,列出各自的适用范围。最后,指出了目前舱内噪声研究依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给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空间三轴机抖激光陀螺因通道间放电耦合引入了零偏误差导致陀螺性能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空间三轴谐振腔改进设计实现方案.该方案从空间三轴激光陀螺与单轴激光陀螺放电系统的差异出发,分析了空间三轴激光陀螺不同放电状态引入零偏误差的机理,明确了高精度空间三轴激光陀螺各通道的放电电流控制需求.同时,分析结果表明,减小通道间的放电耦合可降低该型陀螺的零偏耦合误差项,因此需对空间三轴谐振腔进行放电结构的去耦合优化设计.最后,针对提出的空间三轴谐振腔改进设计方案,开展了陀螺性能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空间三轴机抖激光陀螺的精度提升了5.7%以上.  相似文献   

19.
Mobile robots are often subject to multiplicative noise in the target tracking tasks, where the multiplicative measurement noise is correlated with additive measurement noise. In this paper,first, a correlation multiplicative measurement noise model is established. It is able to more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measurement error caused by the distance sensor dependence state. Then, the estimated performance mismatch problem of Cubature Kalman Filter(CKF) under multiplicative noise is analyzed. An i...  相似文献   

20.
After the significant progress that has beenachieved in engine noise reduction in the last twodecades,the airframe noise of civil transportshas now become a major concern for noise cert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Con-sequently,aircraft manufacturers and researchcenters have been working on airframe noisewith the objectives of developing reliable noiseprediction schemes and reducing aerodynamicnoise generation at the source in recentyears[1~ 2 ] .   Of all the airframe noise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