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班延误与风险共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航运输生产中,航班延误时常发生,不仅打乱乘客的出行计划,影响航空公司的信誉,同时也会成为民航安全风险的隐患,而民航安全风险发生的同时也常常会导致航班延误。构建航班延误与安全风险的共因性指标体系来分析两者的共因性,并建立了相应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研究结果为分析航班延误与安全分析的共因性关联强度提供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航班延误与安全风险进行预警,确定控制和消除航班延误隐患的措施,提高民航安全。  相似文献   

2.
贝叶斯网络是一个基于概率推理的数学模型,常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间的不确定性,且具有较大优势。空战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针对空战效能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空战理论和实际情况,建立空战效能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提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空战效能评估方法,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够根据战场环境证据对空战信息优势、协同能力、部队效能、决策指挥能力进行效能评估,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且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与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用模糊数描述节点的多种故障状态,用模糊子集描述根节点的故障概率,用贝叶斯网络的条件概率表描述节点间的不确定关系,构建数控机床故障的模糊贝叶斯网络;采用桶消元算法,对数控机床故障的模糊贝叶斯网络进行推理和计算,获得根节点的后验概率,为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分析提供依据;最后,以数控机床刀架系统故障的贝叶斯网络推理过程为例,验证所提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系统可靠性的贝叶斯网络评估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尹晓伟  钱文学  谢里阳 《航空学报》2008,29(6):1482-1489
 针对现有组合法与状态法在可靠性评估方法中的局限性,对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新方法进行了研究。运用该方法进行可靠性评估,不但能计算出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而且能方便地给出一个或几个部件对系统可靠性影响的大小,识别系统的薄弱环节。结合故障树方法建立系统可靠性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用实例阐述了贝叶斯网络方法进行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贝叶斯网络的条件失效概率与系统可靠性评估中常用重要度指标的对比分析表明,贝叶斯网络的推理算法更便于查找系统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5.
应用贝叶斯网络对航空发动机燃油泵组件进行理论分析,针对燃油泵组件的重要性和故障识别的精确度要求,进行故障征兆分析和概率计算、数据验证,并引入代价函数对结果进行评估,为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合理可靠的检测途径。  相似文献   

6.
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航空运输仍然是当今最安全的交通运输方式,可以说,我们的天空是安全的。尽管如此,在民用航空运输领域,每年都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航空事故,造成不少人员伤亡。为了让天空更安全,国际民航组织作出了极大的努力,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1995年通过了安全监督计划,对航空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求让我们的天空更安全。一、安全监督计划安全监督计划是各国在自愿的基础上,请求国际民航组织对其民航进行安全评估,从而找出民航领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然后被评估的国家再与国际民航组织签订协议,由国际民航组…  相似文献   

7.
郭庆  关德明 《航空学报》2023,(16):163-173
人为因素作为人机关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民航安全的关键因素。定量分析机务人因可靠性水平对于减少无意识犯错、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NASA建议开发出一套THERP+CREAM结合的模型,针对民航特点对THERP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采用模糊贝叶斯网络与CREAM结合的方法确定机务维修人员的认知控制模式,利用平均权重因子将THERP的预测值嵌入CREAM,实现两代方法的结合,以提高机务人因可靠性预测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某航空公司某维修小组的调查,证实了所提的THERP+CREAM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机务人因可靠性水平,实现了依据维修手册中的维修任务,即可进行人因可靠性分析,为研制单位维修任务分析中的人素分析提供了一个定量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贝叶斯网络在动量轮地面试验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综合动量轮地面试验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复杂试验信息,对动量轮进行可靠性定量分析.提出了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融合大量测试和调试数据、专家知识等多种信息,建立动量轮可靠性模型的方法;采用贝叶斯网络推理技术,对动量轮进行可靠性评估、故障诊断和灵敏度分析,有效解决了动量轮地面试验可靠性分析与评估等难题,为动量轮可靠性试验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航空机电系统测试性建模与分析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代京  张平  李行善  于劲松 《航空学报》2010,31(2):277-284
针对航空机电系统测试性设计(DFT)需求,提出基于面向对象的贝叶斯网络(OOBN)与状态-测试关联灵敏度指标的系统测试性建模与分析的新方法。该建模方法能清晰地刻画系统故障与测试间的关联程度,反映复杂系统的层次结构关系。基于信息论的交叉熵原理提出状态-测试关联灵敏度指标,并给出计算方法。该指标反映复杂机电系统测试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克服了基于香农熵的测点评判分析方法的缺点,结合测试性建模获得的模型信息进行推理计算,可用于测试性的定量分析。运用该综合分析方法对飞机燃油系统进行测试性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指标在航空机电系统DFT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陈勇刚  熊升华  贺强  贺元骅 《航空学报》2018,39(3):221706-221706
通用航空机队设备可靠性是通航单位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是影响运营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通航单位机队设备可靠性数据统计、分析及实际使用情况,采用ATA100章节名称作为指标源。综合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和权重阶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模型的优势,构建了通用航空机队设备可靠性动态识别模型。为了避免主观给定指标权重导致的不合理,应用熵权法客观获取指标权重。最后利用实例测试样本验证了权重阶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合理性,并基于该方法对待识别样本进行了可靠性状态识别。实例分析表明:基于权重阶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通用航空机队设备可靠性状态识别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通用航空机队设备可靠性状态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宋利康  崔德刚  周儒荣 《航空学报》2007,28(4):999-1004
 通过研究国内航空企业建模的需求,探讨现有企业建模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过程工程的航空企业建模方法。首先针对航空企业的特点,尤其是考虑到航空军工企业对信息安全性的要求,给出了一个六元组表示的航空企业模型,并对航空企业模型的信息安全子模型进行了详细描述;然后研究了基于过程工程的航空企业建模的实现技术,包括企业模型体系、企业建模支持系统等。建立基于过程工程的航空企业模型,以模型为驱动,为航空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实施和重构提供了基础和依据,适应了航空企业对企业模型动态响应性和信息安全性的要求。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某大型航空企业两种型号飞机的研制,实践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领空作为国家资源的一部分,其使用、调配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在战时,将更多的空中资源调配给军航使用,有利于保障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算法(BPSO)的战时航空网络规划方法。首先,对航空网络建模,收集航班数据;其次,建立航空网络性能评价体系;然后,以使用尽可能少的民航机场维持预期网络性能为目标,以作战意图和战场环境为约束条件,通过BPSO 算法进行求解;最后,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结合作战意图、反映战场环境、合理调配航空资源,为战时航空管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空军航空兵场站四站保障分队的安全效率展开全面评价,提高保障和飞行安全,针对四站保障的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超效率 DEA模型和 Malmquist指数模型,并对其各个保障单元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安全评价。分析发现,该四站分队安全效率整体为非 DEA有效,其中安全效率最高为环控保障单位,最低的为气体保障单位。造成安全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纯技术效率偏低,即安全管理水平落后。通过研究,该方法适用于航空四站保障安全效率的科学评价,能够有效掌握四站保障各单元及整体的安全状态和管理水平,并对下一阶段的安全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航安全水平的周期性问题是民航安全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总结已有的民航安全波动周期界定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安全周期性现象的形成过程,提出了采用安全水平巨涨落波动模式判断宏观安全周期的新方法,比较了不同界定方法的特点,并对新界定方法安全周期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新方法对深化安全周期性问题的认识、促进持续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航班延误是目前航空运输业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从航班延误链式波及反应的角度出发,将贝叶斯推理应用于航班过站时间的分析,分别建立实际航班数据的单机场和多机场过站时间贝叶斯网络模型。模型清晰呈现了机型类型、前航延误时间等因素对机场过站时间的影响以及首发延误等级、经停机场过站时间调整量等因素对末班延误的影响。通过从多角度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生前航延误时调整航班在机场的过站时间可以有效减少延误向下游机场的波及。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projected growth in demand for commercial aviation, many anticipate increased environmental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noise,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change. Therefore, decision-makers and stakeholders are seeking policies, technologie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that balanc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address shortcomings in current decision-making practices for aviation environmental policies. We review knowledge of the noise,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impacts of aviation, and demonstrate how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quantifying uncertainties can enable a mor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viation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 comparison is presented between the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currently used for aviation environmental policy decision-making and an illustrative cost-benefit analysis. We focus on assessing a subset of the engine NOX emissions certification stringency options considered at the eighth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s Committee on Avi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FAA Aviation environmental Portfolio Management Tool (APMT) is employed to conduct the policy assessments. We show that different conclusions may be drawn about the same policy options depending on whether benefits and interdependencies are estimated in terms of health and welfare impacts versus changes in NOX emissions inventories as is the typical practice. We also show that these conclusions are sensitive to a variety of modeling uncertainties. While our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makes the best policy option less clear, it represents a more accurat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economic uncertainties underlying impacts and the policy choices.  相似文献   

17.
内窥检测在航空发动机维护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人工检测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民航业的需求,将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引入到航空发动机内窥故障检测中,并集合了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和基于案例的专家系统的优点.研究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内窥检测智能诊断混合专家系统,该系统首先对处理后的内窥图像进行规则推理,若无法找到匹配规则再转入案例推理,直至给出故障诊断结果和维修策略。通过实验检验,专家系统可以准确、快速地给出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8.
民航科学数据作为民航科技、管理、生产活动产生的原始、基础和分析研究信息,具有巨大的价值。建立民航科学数据体系,实现民航科学数据共享,是民航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研究中国民航科学数据现状和需求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全民航的科学数据共享体系,并介绍了民航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7年财务报告,对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简称国航)、中国南方航空集团(简称南航)、中国东方航空集团(简称东航)、海南航空公司(简称海航)、上海航空公司(简称上航)5家A股上市民航运输企业财务状况进行了分析,采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对5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是从盈利水平和财务风险的角度进行的,从盈利质量、资产质量和现金流的视角能更全面系统地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为相关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表明5家A股上市民航运输企业中,在资产规模、获利能力以及创造现金流方面,国航具有总体相对优势,在净资产率和现金流方面,海航具有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20.
胡晓义  王如平  王鑫  付永涛 《航空学报》2020,41(6):523436-523436
复杂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分析一直是装备通用质量特性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航空机载系统向综合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系统的功能逻辑、架构设计以及容错设计越来越复杂,以人工演绎推理为主的传统安全性、可靠性分析手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模型驱动的分析方法正在成为复杂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设计所依赖的重要技术手段。特别是近几年,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技术发展迅猛,并在国内外航空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这为基于模型的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设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基于模型的复杂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该项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为装备开展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分析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