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九星形柔性桨毂热压机是我国从法国宇航公司“海豚”直升机生产线上引来的一台关键设备。“海豚”直升机是一种新型飞机,它具有重量轻、载重量大、航程远、寿命长、维修方便等许多优点,达些优点集中体现在它的星形柔性桨毂上。星形柔性桨毂的核心部件就  相似文献   

2.
我所研制的“直九”丛形柔性桨毂5吨电热压机是成形“直九”柔性桨毂中央星形件的关键设备。“直九”桨毂中央星形件是由预浸胶的环氧玻璃布复合材料加温聚合固化成形的。星形件在热压成形过程中,要求模具温度的变化符合这种复合材料的温度固化曲线规律,而且,要求模具进给的过程与温度固化曲线在时  相似文献   

3.
星形柔性桨毂热压机是直九生产线的一台关键设备,技术复杂,工艺要求高。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机的工艺特点和微机控制的基本原理。星形柔性桨毂热压成型的工艺要求就是要严格按复合材料的聚合固化曲线对模具间隙和模具温度进行实时控制,由于加热方式特殊,系统采取了多点温度检测和控制的方法保证了控制精度。本文对温度控制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直升机“空中共振”问题,是一种危及直升机飞行安全的自激振动问题,是直升机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某直升机“空中共振”计算,是指该直升机在悬停状态的“空中共振”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应用“八五”重点预研课题《星形柔性桨毂直升机“空中共振”计算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空中共振”计算模型,研制了一套实用的计算软件,分别采用临界稳定性分析法和特征根分析法进行“空中共振”计算,并进行了计算结果的对比,得出了明确的计算结论。  相似文献   

5.
飞机部件装配数字化柔性工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新一代飞机机身部件数字化、柔性化装配需求,基于柔性工装技术,设计了飞机机身部件数字化柔性装配工装系统.通过研究数字化柔性装配工装及其相关技术,详细设计了柔性工装的机械系统,建立了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工装运动多轴控制系统,开发了柔性工装系统专用的装配数据生成软件.飞机部件装配数字化柔性工装的设计,为在国内推广应用柔性装...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星形件疲劳试验机,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称赞。本文介绍了星形件疲劳试验机上所用的正交信号发生器,阐述了它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它的重要部件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调节过程等问题。正交信号发生器不仅满足了星形件疲劳试验机的低频率、大推力的要求,也适用了相位差互为90°的低频多讯号系统。所以,正交信号发生器是值得加以推广的。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基于柔性悬臂梁的柔性机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定位器是精密加工、纳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柔性机构则是微定位器的核心部件。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传统的基于柔性铰链的柔性机构和一种新的基于柔性悬臂梁的柔性机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外形尺寸和作用力下,新柔性机构的输出位移增加了一倍,最大应力减少了23%。最后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柔性悬臂梁的柔性机构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设计参数并大大减少计算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自适应柔性机翼后缘变形控制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由单个驱动器驱动的单块式分布柔性结构。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设计一种合适的柔性后缘结构拓扑形式,使该自适应柔性机翼后缘能够达到精确的变形。阐明了柔性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针对自适应柔性机翼后缘概念设计提出了基于参数化分析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工程化圆整和尺寸优化。最终,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功能测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柔性后缘优化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充气式再入飞行器柔性热防护系统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充气式再入飞行器对柔性热防护系统的具体要求,归纳了柔性热防护系统设计的一般准则。概述了柔性热防护系统在充气式再入飞行器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在多层隔热毡(MLI)外表敷设耐高温涂层是柔性热防护系统的理想方案。介绍了柔性热防护系统的材料技术,指出轻质、柔性和耐高温是柔性热防护材料的主要特征,并建议在充气式再入飞行器的总体设计过程中采用Nextel312作为主要候选材料来完成相应的热防护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柔性显示屏与柔性传感器在飞机座椅及其他客舱内饰件上的应用探索,以及现阶段柔性电子技术应用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提高管理信息系统柔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管理信息系统柔性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种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柔性定义。提出管理信息系统柔性研究应当侧重于系统的分析阶段,充分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信息系统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柔性翼肋在机翼结构中的应用,试验分析了柔性翼肋结构的变形效能.推断分析了机翼几何参数(翼面积、展弦比、尖稍比、后掠角)对机翼升阻特性的影响,结合柔性翼肋在机翼中的应用,优化了机翼参数和相应的后缘柔性变形量.实验证明柔性机翼结构的可行性,性能评估证明柔性机翼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专栏篇名作者期数页码研究成果 CPD一CADAM微机冷冲模CAD/CAM系统 一种新型的粒子尺寸分析仪 飞机飞行时涡轮叶片表面温度的测量 四吨复合台的计算机程控循环加载系统 双频激光干涉仪动态测量系统 关于空间自由曲面形状精密测量方法的研究 YMT一51型三轴飞行模拟转台台体结构设计 浅谈可倾式速率转台轴系方案的选择 星形柔性桨毅热压机的位置和温度控制 光电程序控温仪衔接计算机控温的探讨 激光剥线机的光学系统 小摆角曲柄摆杆机构波形畸变浅析王香远刘建华王文绵朱炳谦刘至己苟等陈声东8 15 18抢9曰Jq J4月住张春芬毛书越张文虎…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柔性石墨密封环的压力与变形的通用关联关系公式,搭建了柔性石墨密封性能试验台,对三种不同尺寸的柔性石墨环进行了压力变形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获得了柔性石墨环的压缩回弹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截面尺寸对柔性石墨密封环的压缩回弹性能影响较大,公称内径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柔性石墨环结构参数与压力、变形等多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公式,并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虚拟柔性加工单元物流开发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柔性加工单元是虚拟制造技术研究的核心.本文以柔性加工单元为虚拟研究对象,讨论虚拟制造技术的特点,分析了虚拟柔性加工单元物流建模与实现步骤.最后实践了柔性加工单元虚拟布局与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弹性变形对柔性飞艇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加工具有相同几何外形的刚性飞艇模型和可变内压的柔性飞艇模型,并进行了低速风洞实验。研究了内压变化对柔性模型阻力和俯仰力矩特性的影响,比较了柔性模型和刚性模型气动特性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内压的增加柔性模型的阻力呈下降趋势;对于具有相同几何外形的柔性和刚性模型,柔性模型的阻力明显大于刚性模型;刚性模型的尾翼对俯仰力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界面失效是固体火箭发动机柔性接头的重要问题。为研究宽温域(-55℃~65℃)下柔性接头摆动过程中界面的损伤规律,基于ABAQUS 6.14建立了柔性接头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采用内聚力模型作为粘接界面的本构模型,获得了界面的损伤参数。此外,结合界面间的接触应力,提出了一种计算柔性接头密封可靠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宽温域下粘接界面与丁异戊橡胶的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说明柔性接头在高温段更容易发生失效;并且确认了柔性接头密封可靠度与界面损伤间成反比关系,宽温域下随着温度升高,柔性接头损伤程度先缓慢增大,-40℃后出现迅速增加,而柔性接头密封可靠度先呈线性下降趋势,20℃后下降趋势放缓,-55℃时柔性接头密封可靠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现代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的应用是现代飞机装配的典型特征之一。通过研究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的特点及其在国内外飞机装配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构建现代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的六项关键技术。并论述了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构建柔性装配生产线的意义,并对其具体实施提出了思路及建议,可为国内发展应用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提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柔性铰链存在的转动角度小和径向漂移大等问题,进行了大转角和高精度柔性铰链设计。利用四杆机构中曲柄摇杆机构的转角放大特性,以固化的四杆机构为变形模块,通过摇杆的小变形实现铰链的大转角运动。柔性铰链中固化的四杆机构为超静定结构,基于超静定结构理论进行了柔性单元的受力分析,并建立了柔性铰链的刚度模型,实现柔性铰链的分析和设计。根据设计方案选取设计变量,基于理论推导得到刚度建立目标函数,根据性能和几何边界建立约束条件,利用遗传算法对柔性铰链尺寸进行优化,并通过ANSYS进行了特定尺寸下柔性铰链变形和应力分析,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柔性制造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柔性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优缺点、其“柔性”以及发展的支撑条件,探讨了柔性制造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并指出“柔性”、“敏捷”、“智能”和“集成”乃是现今制造设备和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