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研究构建了某型直升机装某型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建立直升机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应用MATLAB6·0进行发动机控制系统仿真计算和动态分析,通过直升机/发动机地面联合试验验证发动机控制系统仿真分析结果,建立一套直升机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仿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计算机工控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其供电系统也随之需要具备相应的控制能力和监控能力。将传统控制方式和供电控制系统作了对比和说明.列举出了供电控制系统架构设计流程,对该型供电控制系统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优化建议。实验结果表明该型供电控制系统可靠性高,监控完善,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漆云海  马羚 《飞机设计》2012,(2):49-51,80
对某型战斗机火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研究,建立了火力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该仿真平台进行了软、硬件设计。该仿真平台能够动态描述某型战斗机在空中的飞行和攻击过程,可用于火力控制系统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4.
鹿存侃  胡永太 《航空学报》2016,37(Z1):106-111
针对空天飞行器再入段异构执行机构复合控制问题,基于气动舵面和反作用推力器的特性,提出了适用于空天飞行器的3种气动舵面与反作用控制系统的复合控制构型:指令型、力矩型、指令误差型,以及相应的控制律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空天飞行器再入段的控制系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3种构型的复合控制系统均能满足指令跟踪性能要求,其中指令型复合控制系统气动舵工作最为平稳,推力器开启频次最少。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指令型复合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大迎角飞行状态下的战斗机等作战飞机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改善其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对某型飞机俯仰方位控制系统结构进行改进设计。通过引入积分环节,将其俯仰方位控制系统由0型系统变为I型系统,提高了控制精度及抗干扰能力。通过合理配置俯仰方位控制系统控制规律传动比,对其动态性能也进行了有效改进。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飞机俯仰方位控制系统结构合理,控制规律传动比配置恰当,对大迎角飞行状态下的飞机,其控制系统稳定性得到提高,其动、静态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杨育武 《推进技术》2004,25(6):526-529
根据某型小涡喷发动机的控制要求,制定了数字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了发动机起动、加 减速和稳态控制的控制规律。研制了数字电子控制器,完成了控制软件设计,并进行了控制系统半物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数字电子控制系统性能良好,满足某型小涡喷发动机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7.
涡扇发动机液压机械主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现役某系列飞机发动机液压机械主控制系统亟需优化的状况,本文利用AMESim和Simulink建立了该型发动机主控制系统的完整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主控制系统模型特性与该型发动机主控制系统特性吻合,且可以完成其核心功能的全状态、全过程仿真;利用该模型可以降低实际试车的成本和风险,同时对产品调试、改进改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某型航空相机快门控制系统改进设计中,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解决了采用单片机控制电机时运算速度慢和运用单闭环控制时动态性能不佳的问题。采用速度环和电压环组成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充分利用DSP的接口资源,实现了对快门电机的精确控制。试验室检测和外景拍摄试验证明,应用于该型快门的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控制精确,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戴宁  司云玲  雷亚平 《飞行力学》2006,24(1):77-80,84
介绍了基于M ATLAB开发的某型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包及快速原型的开发,说明了系统各单元的模型及系统仿真的实现。并对飞控系统的所有功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合理可行。在某型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本软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控制律的设计及验证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涡扇发动机主燃油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某型涡扇发动机及其主燃油系统液压机械式调节器为研究对象,在对发动机调节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转速控制系统、加速控制系统的模型,以及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放大器、叶片控制系统的元部件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驾驶舱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以下简称HMI)是连接飞行员和飞机的重要桥梁,人机界面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飞机的使用效率及运行安全。以民用飞机为例,分析研究了在飞机的设计过程中驾驶舱领域的人机界面设计评估相关问题和理论,并结合实际,建立了人机界面评价指标,提出了以适航规章为基础的驾驶舱人机界面评估方法。该方法有助于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评估验证活动,可提高评估效率,促进设计更为合理的符合适航规章和使用需求的驾驶舱人机界面。  相似文献   

12.
使用VAPS实现座舱人机界面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VAPS提供的相关工具实现人机界面的开发流程,并且给出了一种使用ACT文件实现外部通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进排气调压系统测控改造的总体结构、通信网络、软件设计和系统功能。该系统以GE90—70的可编程控制器(PLC)为基础,将Ethernet和现场总线Genius相结合进行数据通信,采用下位机编程软件Cimplieity Machine Edition、上位机组态软件Cimplicity HMI编制设计软件系统,使整个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能实现进排气压力调节的工况显示和过程控制。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结构先进,控制可靠,配置灵活,可进一步提高高空台试验效率,降低试验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动中通的集中控制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PLC 的控制系统,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不高、不便操控、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介绍了以松下的FPX系列晶体管输出型的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的动中通集中控制系统,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结构,包括PLC 与人机界面(HMI)联机通信,实现人机对话,全方位管理和监控动中通系统的工作状态, 对出现的故障实时报警。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速旋转试验设备进行轮盘低循环疲劳试验是开展轮盘疲劳寿命及损伤容限性能研究的有效手段。为确保此类试验器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开发了1套可靠的、无人值守的自动控制系统,以触摸屏为人机接口(HMI)完成试验参数的设置,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主站控制设备启停及转速循环,监测系统采用工控机(IPC)完成数据显示和保存,并采用第3方控件实现IPC和PLC的串口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稳定性高、可靠性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Early Warning Aircraft(EWA) are the main force for air detection and its Human-Machine Interface(HMI) should be designed to support task efficiency and safet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input method and interface design in EWA,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actual usability in terms of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input method and display mode of the situation map on EWA reconnaissance task performance with different information c...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返回地球的气动特性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方  周璐  李志辉 《航空学报》2015,36(1):24-38
航天器返回地球的飞行过程中,气动特性是实现将宇宙飞行速度减到落地前速度、保证再入飞行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再入防热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针对简单旋成体气动外形、半弹道式再入控制、烧蚀防热类返回航天器,综述了返回地球过程中变化的空气流域特性、航天器周围的气体绕流环境、空气与航天器作用产生的动力学与热效应等。系统地给出了该类航天器的再入气动特性参数与飞行性能的共性规律,包括:气动阻力与再入减速、气动升力与再入轨迹控制、配平攻角与飞行稳定性、气动加热与防热,以及再入过程中不同气动特性航天器、气象条件变化等对再入飞行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航天器开展返回飞行过程的跨流域气动性能工程研制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彭连松  郑孟宗  潘天宇  苏冠廷  李秋实 《航空学报》2021,42(7):124571-124571
蜻蜓在悬停飞行过程中,通过控制翅膀的运动规律,进行前后翅相位差为180°的扑翼运动。为了分析两对翅膀之间的干涉效应对悬停气动性能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手段对蜻蜓悬停状态的串列扑翼和单对翅扑翼进行模拟。通过对两种模式下的流场进行分析,并计算对比了悬停效率、气动力及气动功率的数据,发现了悬停状态下翼间干涉的气动效应:尾迹集中效应和来流偏折效应。尾迹集中效应可以减少翅膀附近的涡耗散和尾迹耗散,提高悬停效率;来流偏折效应可以通过减小后翅在下拍过程中的来流攻角,从而降低前缘涡的尺寸和强度,降低悬停功率。数值结果表明:在运动规律相同的情况下,与单独拍动的前翅和后翅进行的悬停相比,串列双翅悬停的效率分别提高了18.6%和25.5%,功率分别降低了4.8%和14.0%。  相似文献   

19.
飞机拦阻钩碰撞动力学和拦阻钩纵向阻尼器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柳刚  聂宏 《航空学报》2009,30(11):2093-2099
 在考虑舰载机降落平台纵摇和横摇的基础上,建立了飞机拦阻钩六自由度碰撞反弹模型,得到了拦阻钩接触道面后反弹的动力学性能。分析了航母纵摇和横摇下拦阻钩碰撞反弹成因,并分别考虑了纵摇角和横摇角对拦阻钩反弹角速度及机身与道面给予拦阻钩碰撞冲量的影响;研究了拦阻钩碰撞后的反弹位移,在考虑拦阻索能顺利上钩的前提下,分析了拦阻钩纵向阻尼器的缓冲阻尼特性。结果表明:因航母横摇,碰撞后拦阻钩出现了左右的反转角速度及碰撞冲量;拦阻钩反弹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不能使拦阻索顺利上钩,在加入纵向阻尼器情况下,拦阻钩第1次反弹高度及回落时间均满足拦阻索上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康焱  刘刚  张柏楠  王倩  谷巍  王威 《航空学报》2018,39(7):322112-322112
以航天器电缆网传统研制模式的局限性为出发点,提出了电缆网全息模型的概念及其通用模型体系,实现了包含全要素设计信息的完整产品数字化定义;基于先"修路"后布线的设计理念,系统地提出了导航式电缆网快速协同设计方法及其相关算法,建立了航天器整器级统一的电缆网络通道"地图",有效增强了电缆网的顶层设计,减少了每束电缆并行设计时路径统筹规划不够和走向不优化的问题;构建了电缆网机电一体化协同模式和面向研制全周期的一体化业务流程,建立了跨型号跨专业的通用模型库、参数库、算法与规则库,完善了电缆网系统级设计和底层数据模型,实现了不同专业间的并行协同;开发了导航式电缆网快速协同设计系统,实现了基于参数驱动的复杂电缆网快速三维布线,提升了设计效率效益,并在以空间站为代表的载人航天型号中开展了应用,为复杂电缆网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