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借助动电位极化技术分别测得不同浓度NaCl溶液和水介质中7B04铝合金和30CrMnSiA钢的极化曲线。采用数值模拟与电化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到不同阴阳极面积比下、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7B04铝合金和30CrMnSiA钢的电偶电流。借助扫描电镜观察耦合前后7B04铝合金和30CrMnSiA钢试样腐蚀后的微观形貌。基于当量折算法的原理,以极化曲线作为边界条件建立数学模型,折算出多种阴阳极面积比下与30CrMnSiA钢耦合后的7B04铝合金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与水介质中的当量折算系数。结果表明,Cl-浓度和阴极面积的增加均会加剧电偶腐蚀,相较而言,阴阳极面积比的影响更为强烈。与30CrMnSiA钢耦合后,7B04铝合金加速腐蚀,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与水介质中的当量折算系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2.
多电极偶接对金属大气腐蚀影响的试验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跃良  黄海亮  卞贵学  张勇  王晨光  王安东 《航空学报》2018,39(6):421751-421751
搭建薄液膜厚度测量与控制装置,采用微距参比电极后置法组建三电极体系,测量了厚度为100 μm的3.5wt% NaCl液膜下2A12铝合金、TC18钛合金和30CrMnSiNi2A高强钢的极化曲线和耦合体系的电偶电流;建立了基于薄壳电流分布的Comsol腐蚀仿真模型,得到了100 μm液膜下电极电位分布和电流密度分布图,通过对电极表面进行局部电流面积分计算得到了其电偶电流,对不同电极进行了面积的参数化扫描,讨论分析了不同面积比对于电偶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仿真模型得到的电偶电流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在2A12/30CrMnSiNi2A/TC18多电极体系中2A12充当阳极,TC18/30CrMnSiNi2A充当阴极,且阴阳极极性不随面积比的变化而发生转变,电偶电流主要集中在30CrMnSiNi2A与2A12之间,电偶电流与TC18面积呈线性关系,其对数与2A12和30CrMnSiNi2A面积的对数之间呈线性关系。利用建立的仿真模型对模拟搭接件大气腐蚀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发现垫圈、2A12与30CrMnSiNi2A偶接接缝处及2A12与TC18偶接铆钉处电流密度分布更为集中,易发生腐蚀,与暴晒试验结果相符,说明该仿真模型对于多电极偶接的腐蚀分布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表面涂层破损对7 B04铝合金点蚀的影响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7B04铝合金表面涂层破损,采用电化学试验研究7B04铝合金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自腐蚀与点蚀行为,基于电偶腐蚀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7B04铝合金与TA15钛合金接触后发生点蚀的条件。结果表明:7B04铝合金点蚀电位受Cl-浓度和pH值的影响,在NaCl质量分数>10%的中性溶液及NaCl质量分数为3.5%的酸性溶液中,自腐蚀状态下7B04铝合金即可发生点蚀;7B04铝合金与TA15钛合金接触后,电位升高,增加了发生点蚀的可能性,在NaCl质量分数为3.5%的中性溶液中,当阴阳极面积比≥40时,7B04铝合金发生点蚀的萌生并进一步扩展;7B04铝合金电位随阴阳极距离的增大而下降,但幅度有限,在10 m的距离内下降不超过2 mV。  相似文献   

4.
通过脉冲阳极氧化技术在TB5钛合金表面制备一种抗电偶腐蚀的氧化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钛合金阳极氧化膜的组织形貌和晶体结构,测量了TB5钛合金与钢及铝合金间的电偶腐蚀性能,并采用电化学的方法探讨了钛合金阳极氧化膜的抗电偶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该氧化膜为厚度约为2~3μm的多孔结构膜,由锐钛型Ti O2晶体和无定型的Ti O2混合组成;电化学分析显示,钛合金阳极氧化后反应电阻增大导致电偶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因此,对钛合金进行脉冲阳极氧化处理可以有效降低钛合金电偶触腐蚀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RM)与高强度钛合金、铝合金、1Cr18Ni9Ti不锈钢等结构材料连接时,在界面形成了电偶腐蚀和缝隙腐蚀,这首先决定于材料本身的电化学性能;同时,也与相互的配偶情况、处理工艺和环境条件有关。电偶腐蚀受配偶材料各自的静态自腐电位(E_(corr))和电偶电位、电偶电流等闭路动态性能的影响。在3.5%NaCl溶液中,材料电化学特性和处理工艺对电偶腐蚀及缝隙腐蚀影响的趋势相同。用浸泡失重法、盐雾试验法及缝隙腐蚀法检验CFRM与阳极化钛合金,以及热水封和铬酸盐封闭的铝合金偶接时,稳定性较好,可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LY12CZ,LC4CS铝合金相互偶接时,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行为,以及所产生的电偶腐蚀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测量了复合材料与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电流及铝合金的腐蚀失重值,应用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SSRT)、预制疲劳裂纹的双悬臂(DCB)试样应力腐蚀研究方法,研究在腐蚀介质和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共同作用下,由于电偶腐蚀的存在,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增加LY12CZ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缩短断裂时间,而对LC4CS双悬臂(DCB)试样应力腐蚀的研究结果表明,电偶腐蚀对LC4CS铝合金KISCC值影响不大,对(da/dt) 稍有影响,但不十分明显。同时对电偶腐蚀影响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制和行为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电偶腐蚀、加速腐蚀和缝隙腐蚀试验,研究了液体推进剂贮箱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试验后的材料表面腐蚀形貌.结果表明,铝合金LF6、LD10、2219和LF3与不锈钢1Cr18 Ni9Ti和316L的电偶电流均小于0.3 A/cm2,属于A级相容;无论贮箱箱体主材料为LD10或2219,在与箱体附件材料LF3组成的电偶对中,LD10和2219均为阴极金属受到保护;2219和LD10在20℃室温、68%硝酸环境下的阳极极化曲线相似,年腐蚀速率相当.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化学腐蚀实验方法研究了Ti-6Al-4V(ELI)合金在w(HCl)=3.5%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估算了钝化膜厚度;测试了H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得到了相应的腐蚀速率。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钛合金/电解质界面建立电化学模型,进行了阻抗的数值模拟及钝化膜厚度的估算。同时,分析了HCl溶液中Ti-6Al-4V(ELI)合金α相和β相的电偶腐蚀机理,预测了β相的腐蚀速率。模拟结果表明:β相的腐蚀电流密度比α相的大,这与以往的腐蚀机理分析结果相符;数值模拟得到的电化学阻抗谱、钝化膜厚度及腐蚀速率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COMSOL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于高效分析合金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及机理。  相似文献   

9.
5A06铝镁合金海水腐蚀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A06铝镁合金进行海水腐蚀实验,测试腐蚀不同时间后的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结合微观形貌,定性分析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而建立等效电路模型,并采用ZsimpWin拟合给出各等效元件的值,定量分析其变化规律。另一方面,利用极化曲线外延法计算腐蚀不同时间后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从而得到瞬时腐蚀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没有经过腐蚀的5A06铝镁合金在海水中的阻抗谱呈现双容抗弧特征;腐蚀1天后,随时间的延长,单一容抗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整个腐蚀过程中,自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速率先减小后增大;腐蚀1天相对未经腐蚀的样品腐蚀电位(Ecorr)有所升高,随后逐渐下降,最终又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模拟实际飞机腐蚀介质中高强铝合金材料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偶腐蚀,动电位扫描等方法,模拟飞机运行条件下实际腐蚀介质中LY12,LC4高强铝合金等飞机常用的结构材料偶接后的腐蚀情况进行研究。LY12,LC4铝合金的腐蚀均由点蚀开始,发展成层状翘起,以至腐蚀剥落。不同偶接金属的搭配对腐蚀的影响也很大,偶接状态下其腐蚀电化学行为以电位负的金属为主。  相似文献   

11.
Titanium allo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electrochemical field due to its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 passivation and dissolution behaviors of Ti-6.5Al-2Zr-1Mo-1V(TA15) alloy in Na Cl solution were studied by simulating the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process in a rotating condition, which made the anode in a state with alternating high and low current density. 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sis, ultra-depth microscop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 were u...  相似文献   

12.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the nitinol alloy was studied in various corrosion media of different Cl–ion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l–ion concentration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the nitinol alloy.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protective films were gener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nitinol alloy by mean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passivation method, for which five different electrolytic solu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urface analysis indicates full growth of all samples pas-sivated in the different electrolytic solutions with layers, however, showing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features. Without any defects like micro-cracks and pores,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s passivated in the molybdate solution turns out smoother and denser than those pas-sivated in other solutions. It is shown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passivation will reduce Ni content but increase Ti content in the surface, reaching the Mole ratio of Ti:Ni=9.01:1 on the outermost surface.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test demonstrates that the samples electrochemically passivated in the molybdate solution present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reakdown potential due to titanium enrichment on the outermost surface.  相似文献   

13.
海洋大气环境下铝合金的腐蚀本质上是薄液膜下的电化学腐蚀,与本体溶液中的腐蚀有很大不同,腐蚀速率与薄液膜的厚度及成分有关。建立并实验验证了薄液膜厚度、大气相对湿度和铝合金表面盐沉积量3者之间的关系,研究7B04铝合金在不同厚度和不同Na Cl浓度薄液膜下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薄液膜下7B04铝合金的自然腐蚀电位较本体溶液中更容易达到稳定,且电位更正,自然腐蚀速率更大;液膜厚度减小,7B04铝合金阴极极化电流密度增加,阳极反应受到抑制;薄液膜中Na Cl浓度升高,7B04铝合金的自然腐蚀电位降低,腐蚀速率上升,而阴阳极极化过程受Na Cl浓度变化影响不大,当Na Cl质量分数达到5%后,自然腐蚀电位基本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14.
橡胶软油箱材料对铝合金腐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择橡胶软油箱外层的橡胶材料及防老化涂层材料与7A04 T6包铝及去包铝、7B04 T6包铝及去包铝合金进行接触腐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软油箱中对铝合金腐蚀产生直接影响的非金属材料为橡胶防老化涂层,并确定了四种橡胶防老化涂层材料的腐蚀敏感性顺序;通过对橡胶防老化涂层进行的EDS分析以及涂层浸泡液的pH值变化及氯离子含量研究,认为橡胶防老化涂层中对铝合金腐蚀产生影响的主要成分为氯离子和金属氧化物。  相似文献   

15.
对航空材料服役的大气环境开展实验室加速模拟试验以获得其长期腐蚀行为和寿命退化情况是相关材料和装备设计、制造、维修以及寿命评定和寿命控制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通过开展针对2A12-T4 铝合金板件的模拟铝合金沿海大气腐蚀的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模拟研究从初期点蚀到后期剥蚀的整个沿海大气腐蚀过程中,腐蚀对铝合金板件疲劳特性的影响;基于疲劳寿命退化相当的原则,建立2A12-T4 铝合金板件加速腐蚀与大气腐蚀之间的加速等效关系。结果表明:2A12-T4 铝合金实验室加速预腐蚀后疲劳寿命退化规律与大气预腐蚀疲劳寿命退化规律一致,均呈现为“快速下降期”+“平台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2A12,5A06和7A04铝合金在中性和酸性(pH≈5)连续盐雾环境下的腐蚀过程。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接触角表面分析仪观察其金属相界面处的腐蚀形貌和表面状态,分析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失重法、极化曲线Tafel外推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均显示3种铝合金在中性盐雾中腐蚀速率的大小关系为7A042A125A06;在酸性盐雾中腐蚀速率的大小关系为7A045A062A12;铝合金表面与中性和酸性盐溶液的接触角分别为70.9°和52.6°,酸性盐溶液的接触角小于中性盐溶液的接触角,可能是因为氢离子增多使阴极反应右移,加速阳极溶解,破坏了铝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相似文献   

17.
 根据弯梁法自制简易加载装置,结合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方法,研究了民机蒙皮2024-T3铝合金在局部拉弯应力作用下浸泡于剥落腐蚀(EXCO)溶液中的剥蚀行为。结果表明,合金在发生剥蚀时,EIS中将出现2个时间常数。2024-T3铝合金加载试样的EIS在12 h时出现2个时间常数,而未加载试样的EIS在12~24 h之间才出现2个时间常数,且通过对比剥蚀过程中2种试样EIS的拟合数据,说明局部拉弯应力对2024-T3铝合金剥蚀的发生及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