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航空   5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翻译理论对于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三美"原则出发,分别以Hawks David及杨宪益、戴乃迭的《红楼梦》译本中"雪景联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其得与失,旨在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元波 《西南航空》2013,179(1):80-81
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如果固守这一观念,人们极有可能上当。事实上,你的眼睛实实地看到的,未必就一定是真实的。而你耳朵听到的,未必就一定是虚假的。在收音机的时代,我们确实听到一些虚假的信息,但其中也有"真货"。在电视机的时代,我们见到许多真的,但以假充真的,也确有存在。《红楼梦》诗云:假作真时真亦假。眼见为实未必真,为什么?近日看电视剧《木府风云》,一些情节对人很有启发意义。剧中人物西和,犹如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中的伊阿古,是一个翻云覆雨、推涛作浪、善于精心策划的阴谋家。  相似文献   
3.
陈其泰在《桐花风阁评红楼梦》中提出了“泛爱”、“爱博”的重要命题,对《红楼梦》写情主题的接受阐释具有鲜明的特点:他将《红楼梦》作者的著书动机、自身的审美经验与身世遭际等有机结合起来,借题发挥;他的阐释饱含感情,臧否鲜明,见解独到而又自圆其说,自深其意;他既注重总结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敢于另辟蹊径,独具只眼,善言人之所未言。陈氏的写情论深化了对《红楼梦》主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元波 《西南航空》2013,(11):112-113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府、荣国府嫡派子孙,贾府里“太后级”、“老祖宗”的人物——贾母的“掌上明珠”,外号“混世魔王”。不用说,他是八旗子弟里的特殊人物.有别号“富贵闲人”为证。按当下时髦的说法,他应该很幸福吧!他的“幸福指数”是多少?尽管人们已经知道他的结局,但对此稍加分析,也不是完全没有意思。  相似文献   
5.
唐梓 《西南航空》2013,(3):56-61
生活在城市里,每天都是同样的路线,同样的快速度。突然有一天,我们的生活发条乱了,我们放慢了脚步,只因同样的路线,有了不同的景致:角落里的迎春花绽放出一个小小的、黄黄的花朵。又过了一两天,迎春花们不再羞羞答答,呼啦  相似文献   
6.
酒令雅与俗     
元波 《西南航空》2013,(7):98-99
全世界都有酒文化,中国的酒文化最丰富多彩,也最独特。《红楼梦》中就有不少酒文化的描写,对全书塑造人物形象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正是为了人物性格的描写,虽然行酒令本是娱乐一种,曹雪芹笔下的"酒文化"仍有鲜明的雅俗之分。第28回,在冯紫英家喝酒的时候,贾宝玉、云儿、蒋玉菡与薛蟠行"女儿令",有很多讲究,今天的很多文化人都不一定行得好。单说其中的"乐"吧。贾  相似文献   
7.
易戈  朱大勇 《西南航空》2007,110(3):118-119
1月19日.“寻找红楼梦中人”成都赛区总决赛落幕。经过初选.复赛.培训、半决赛到总决赛.车缙一路波澜不惊地从激烈的角逐中走出来.他将以西南赛区宝玉第一名的身份代表西南地区进军北京总决赛.竞逐“贾宝玉”这一角色的饰演。在此次“寻找红楼梦中人”的角色竞逐中.贾宝玉这一角色的竞争是最为激烈的.报名人数最多.强手如云.面对出现在西南赛区总决赛现场的3位宝玉入选.1987版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甚至也生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慨叹:“三位选手都很优秀,如果我还年轻,和他们3个站在舞台上一起PK的话.我肯定比不过他们。”  相似文献   
8.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塑造的女改革家是谁?她就是人称“玫瑰花”的贾探春。她可谓中国文学作品中第一位光采照人的成功的女改革家形象。她严格制度、不徇私情;她兴利除弊、革除旧制;她还提出了以“兴利节用”为纲的经济改革设想并做推行尝试。通过对这位女改革家的形象塑造、体现了作者的经济意识与构想。在红学研究中,对此尚未引起才目当的关注,本文提出来,意在引玉,愿与同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贾雨村新解     
元波 《西南航空》2013,(2):116-117
贾雨村者,《红楼梦》中一个着墨不算太多,但却极其重要的人物形象也。首先是他对于全书主旨的揭示有重要作用,其次是他对全书结构起着“架桥牵线”的作用。不谈这些,要谈的是我们今天怎么来认识这个人物,才更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心武先生是一个真性情的人,这是读他的《钟鼓楼》就知道的。他的文章中总是可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影像,批判着一个时代乃至一种阶级对人性的摧残。刘先生是一个十分敢说的人,在他的小说中不十分明显,但是在红楼梦的解析中便也表现的相当充分了。巴金老先生曾经在回想录里面说过,我摸不清现在的教育体制了,是对孩子学习方式的一种不赞同,他的朴实话语虽然曾遭到过学生的质疑,但是却是真真正正的心境。而这般敢说敢做的人竟不多见了,大多数人做了不敢承认,说了却纯粹胡扯。刘心武先生却是真真正正的在做着,并实践了说真话这一优良品质。不过他是相当谦逊的,在他的红楼梦讲解中,他十分尊重前人的看法,总是在发表自己的讲解时说,"XX的说法或许正确,但是我认为……"。例如他在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