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6篇
航天技术   18篇
航天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交会对接的双脉冲最优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首先利用交会对接的固有动力学特性,施加第一脉冲推力使追踪器自动到达目标器位置;第二脉冲推力使两个飞行器相对速度降为零。本文根据双脉冲控制原理寻找燃料消耗最省的交会对接时间。最后通过大量数学仿真,比较各种初始条件下的交会对接动力学特性和燃料消耗。  相似文献   
2.
空间交会动力学和安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导出空间交会相对运动方程并给出其物理解释,然后给出动力学方程的解析解,并分析其动力学性质,最后导出不碰撞安全区和位置保持点的表达式。选择适当初始条件可以求出安全区和保持点。  相似文献   
3.
空间对接六自由度半物理仿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阐述了空间对接过程六自由度半物理仿真的方案,及其工程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给出了对接过程的运动数学模型,和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对该方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自主交会对接测量系统和对接敏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交会对接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测量系统和敏感器。本文首先论述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它采用4种敏感器,互为备分,这是一种具有很高可靠性的测量系统。其次论述对接敏感器的构成、工作原理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5.
空间对接过程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内翻式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的接触形式,控制模型和力学模型,建立了对接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试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接过程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具体讨论近几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在空间交会对接仿真中的应用。虚拟交会对接仿真器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逼真度高,功能全等特点,是一项值得在仿真中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RGPS在交会对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涌  孙宝祥  陈义庆 《航天控制》1998,16(4):52-56,51
在伪距差分算法中, 目标飞行器的绝对导航误差通过方向余弦影响相对导航精度, 同时由于线性化观测方程引起的模型误差减小, 使其精度随相对距离减小而提高。仿真结果表明位置差分可以用于相对距离大于200m 阶段, 伪距差分可以用于相对距离200m 以内阶段, 两种方法的相对速度精度都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虑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时,最后逼近阶段中的安全控制问题,控制执行机构为常值推力的反作用推力器。采用分散最优控制方案,给出了一种近似时间-燃料最优的反馈开关控制律,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控制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空间对接机构缓冲系统及其运动学建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差动式缓冲系统为对象,将缓冲机构分解成6个独立分支,通过设计立局部坐标系,建立缓冲系统运动学正,逆解模型。该建模方法可以消除各分支之间的耦合关系,使建模得以简化。算例说明这种缓冲系统运动学模型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同目标时对接机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对接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与不同质量飞行器对接过程的特点,以纵向性能为例,提出了缓冲性能参数与对接初始条件组合设计,使对接机构能够适应不同对接飞行器质量特性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