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航空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一、从生产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是航空运输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民用机场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直观表现是规模扩大、功能齐全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深层次的表现则是机场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主体地位显著增强。十几年来,很多机场还是“一条跑道一栋楼,几根天线在外头”,航班少,旅客和货物吞吐量小,机场只不过是航空运输的起点和终点。加之机场属于政府部门,一切活动按政府的计划和指令行事,因而机场从事的是一种简单再生产,没有经营理念,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张宇  肖克强  黄燕 《中国民用航空》2012,(10):18+20+22-23
土地是机场发展的基础,机场土地管理关系着机场发展成效。随着我国机场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内机场已基本完成属地化管理,并实现由经营性机场向管理型机场转变,在这过程中,推动机场土地资源向资产化经营方式的转变显得十分重要。但事实上,各  相似文献   
3.
4.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于一身,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满足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同时也为财务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在技术层面上,它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进行规划、统筹与整合。管理层面它又是一个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迅速增长,吞吐量超过千万的机场已经达21个,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机场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为了提高机场运营管理效率及充分利用旅客带来的非航效益,一些大型机场开始进行管理方式的转变与探索.而机场非航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机场转型的关键.文章在回顾了管理型机场的发展与总结国内外典型机场非航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探索了机场非航业务发展的可行路径,以期为我国机场转型中非航业务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美国医疗保障体制处于不断改革之中。克林顿政府试图推动的改革方案的核心是引入社会保险的要素,建立一个雇主缴费型的强制性医疗计划,从而实现全民医疗保障覆盖。该方案由于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反对而被国会否决。小布什政府主张从推广健康储蓄账户、引入联合健康计划、改革医疗责任事故相关法律制度和采用新信息技术来改革美国的医疗保障体制。其医疗改革方案注重通过制度创新来降低医疗保险费用和减少医疗费用的浪费。但改革的最终结果,尚取决于医疗储蓄账户的运行效果及其规模、病人能否具有评估医疗服务质量的能力以及改革方案能否真正、有效地控制费用上涨这几个问题的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