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66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对Kevlar面板Nomex蜂窝夹层结构表面粘贴镀铜箔聚酰亚胺薄膜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工艺难点,以及针对工艺难点所采取的工艺措施,最后根据产品的研制情况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Sn-Ag合金无氰电镀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Sn -Ag合金无氰镀液 ,并获得了均匀致密平滑的Sn -Ag合金镀层 ,该镀液适用于电子部件的可焊性镀层 ,以取代传统的Sn -Pb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3.
钴基复合镀层的高温耐磨减摩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描述了复合镀工艺的特点,详细介绍了然基复合镀工艺和然基复合镀层优良的高温耐磨减摩性能,并提出了其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了表面镀钴的多壁碳纳米管,并将其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固化成膜,形成镀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镀钴碳纳米管的形貌、微结构与磁性能进行了表征,还采用数字化网络分析仪对该复合材料在0.5~40GHz频段内的微波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碳管质量分数(1%)和吸波介质层厚度(2.0mm)等条件下,与纯碳纳米管相比,表面镀钴碳纳米管的吸收峰往高频方向移动,吸收强度略有增加,但吸收频带并没有宽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难切削材料专用刀具的表面强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VD复合渗镀表面强化技术是用PCVD法在刀具表面制备由离子氮化渗层和(Ti,St)N镀层组成的复合渗镀强化层。强化层有优异的耐磨性、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强韧性,可显著改善刀具的切削性能,以适应难切削材料的切削加工。文中介绍了该强化技术的原理,并给出了部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在合理选择化学Ni-P合金配方和工艺条件的前提下,采用对比试验比较了几种稳定剂对化学镀Ni-P合金镀液及镀层性能的影响,选取合适的工艺参数,采取正交试验方案,研究了KI与其他稳定剂复配时的性能变化规律,探讨了KI的稳定机理。结果表明,备稳定剂之间有的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有的则相互抵触、相互削弱对方的作用。复合稳定剂综合性能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单稳定剂,获得了复合稳定剂KI与Pb(Ac)2质量浓度分别为8g/m^3和1.2g/m^3匹配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使用可溶性金属阳极电刷镀的磁性Ni-Fe合金镀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根据实际需要,镀层的含铁量可在10 ̄30%内变化,镀液稳定性比常规的使用石墨阳极电刷镀镍-铁合金镀液的高。该镀种也可用于机械设备维修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合金电镀的金属共沉积原理;合金镀层组成与反应速度的关系;合金镀层组成与镀液组成的关系;推导出关系式,为工艺研究和生产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试验,选择了一种较经济适用的工艺方案。并可通过化学分析来调整控制槽液各成分。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抗蚀性能好,孔隙率低,经热处理后镀层硬度可以大大提高,因而增加了镀层的耐磨性,它不受零件几何形状影响,较电镀镍层具有很多优越性。它有着广泛的用途,既可以作为防护性镀层,又可以作为耐磨性镀层,有时还可以代替铬镀层使用。但成本较电镀镍稍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航空直流电机的常遇故障现象的分析,详细阐述了故障产生的原因,这对维修人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