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航空   7篇
航天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保障装备信息安全,提升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在某型号指控计算机设计中,采用国产化软硬件平台进行设计实现。对国产核心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选型论证,最终采用了龙芯3A3000芯片和道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组合来研制指控计算机,并详细描述了计算机硬件架构、软件框架组成和其他设计要点。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龙芯3A芯片和道系统研制的指控计算机能够满足指控系统使用要求,对武器装备国产化工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六毫米内径管道中的单次爆震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建男  范玮  肖强  马鹏飞  鲁唯  何清源 《推进技术》2014,35(12):1722-1728
为研究微尺度下的爆震波传播特性,用乙烯和氧气为燃料和氧化剂,在6mm内径的管道内进行了爆震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气体混合物在该尺度下可以产生稳定的爆震波,且爆震强度和火焰传播模式等受当量比影响较大。实验在不同当量比下得到了缓燃转爆震的距离,其中当量比1.4时距离最短,当量比大于2.2时爆震不稳定。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当量比0.8,1.4和2.2下的火焰传播过程,发现了多种火焰形态并分析了形成原因;测量了三种当量比下的爆震速度和压力,发现当量比2.2时的爆震压力和速度最大,0.8时最小。实验值与C-J爆震理论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马鹏飞  范玮  何建男  张启斌 《推进技术》2018,39(9):2060-2067
为了探索爆震燃烧应用于微型推进器的可行性,进行了微小尺度多循环爆震实验的研究。实验管道采用截面为6mm×6mm,长度为500mm的方型爆震室,氧化剂和燃料分别为40%的富氧空气和乙烯,工作频率范围为1~30Hz。实验中采用高速摄影仪拍摄反应波的传播过程,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反应波的压力变化。结果表明,工作频率在1~20Hz内时可以成功实现多循环爆震,爆震波离开爆震室的速度约为2500m/s,频率越高,缓燃向爆震转变(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简称DDT)的距离越长;工作频率为10Hz和20Hz时,同一频率下,不同爆震循环的DDT开始位置不同,并且DDT距离也存在差异;工作频率为25Hz和30Hz时,由于混合气填充量的减小,不能形成爆震。  相似文献   
4.
以提升数控加工过程智能管控能力为出发点,分析面向加工过程智能管控的数据采集需求,梳理各类数据在实时性、数据量、结构化程度、存取速度以及可扩展性特点和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将多源异构的制造情境数据、实时加工过程数据和过程结果数据分为非实时结构化数据、实时加工过程数据和加工过程历史数据3类。提出了将实时内存数据库、关系数据库、非关系数据库和技术数据管理流(TDMS)文件等数据管理方法相融合的多源异构的数据组织与管理策略,实现了制造情境数据与加工过程数据的融合管理。最后以典型薄壁回转体零件数控加工过程的智能管控应用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悬摆法测量微尺度光滑管内爆震冲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微尺度爆震用于空间推进和能量利用的可行性,首次用悬摆法测量了长1m,内径4~10mm的微尺度爆震管内不同当量比下的乙烯-氧气混合物的爆震冲量和比冲,同时与Wintenberger基于直接起爆的爆震冲量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火焰由缓燃向爆震转变的距离(DDT距离)对冲量有主要的影响。DDT距离越短,冲量越大。在本实验工况下,不同管径下能产生最大冲量的当量比是1.4;如果不考虑DDT的影响,模型计算的冲量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另一方面,冲量与管径成正比,但是管径越小,各个当量比下的冲量差距越小。  相似文献   
6.
7.
大量先进机载电子系统的应用使综合自动测试设备(IATE)的出现成为必然.通过使用综合自动测试设备来代替大量专用测试设备,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部队综合保障能力.基于目前研制的一种综合自动测试设备,从工程化角度出发详细阐述基于VXI及GPIB总线的综合化自动测试系统开发流程,并且对系统构型、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调试都进行详细的描述与验证.通过实际测试与评估,证明该系统设计方案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8.
马鹏飞 《大飞机》2021,(6):28-31
受疫情影响,去年以来全球客运量严重下降,大量飞机被暂时停飞、封存,客机腹舱运力大幅减少,民航运输业进入"寒冬"时期.各大航司纷纷加入客改货行列,以降低运营成本,最大程度地发挥飞机利用率,力争实现"扭亏为盈".那么在如火如荼的客改货市场中,选择什么样的客改货机型更能满足航空公司对经济性的需求?哪里才是国内客改货市场未来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