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航空   3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在未来高科技发展中人才是主要的竞争点,分析了我国标准化人才的现状、应有的知识结构和具备的条件,探讨了标准化人才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人才的开发、培训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在GJB9001A《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换版学习中的体会,并结合实际论述了航天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航天标准化工作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多波束和星载数字处理技术已应用于通信卫星。本文采用加权叠接相加算法,从控制波束成形的角度研究并模拟了子带信号的数字信道化。根据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信道化的模块化处理方法。对TMS320C25的信道化处理能力也作了初步估算。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图像后处理算法中,性能和复杂度往往难以兼顾。从FPGA硬件实现出发,在原有的基于边缘模型的数字图像后处理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模型匹配的重建模型算法,并且根据边缘的宽度和边缘退化的主要形式建立两个边缘重建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不仅满足工程实时性要求,而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倍压缩后的数字图像中出现的振铃效应和模糊效应,起到了改善图像主观和客观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红 《空间电子技术》2001,(3):12-14,22
介绍了一种基于PCI总线接口和WindowsNT4.0操作系统的高码速率图像模拟源的功能、技术指标及其软硬件设计实现方法,它具有大容量、可变图像、可变码速率、可变格式的优点,且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已被成功应用于863-2项目。  相似文献   
6.
4D打印技术为基于3D打印技术和智能材料的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是3D打印结构在形状、性质和功能方面的有针对性的演变。4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材料的自组装、多功能和自我修复,是一种具有可预测功能的材料制备技术。4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特定性质的改变,从而使其满足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需求。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对4D打印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在这一技术在材料科学、制造产业、生物工程及医学等领域中的突出成果以及创新性技术。结合4D打印技术的概念及研究现状,对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可编程配置高码速率遥感卫星数据帧同步记录设备的研制和实际测试结果。对帧同步器、PCI总线接口逻辑、数据记录及软件编程等进行了较详尽地说明。最后,集中概括了该设备的突出特点,即完全可编程控制、帧同步速度快、数据记录速率高、易扩展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水平的提高,遥感数据的类型和数据量快速增加。为适应多类型、高速率遥感数据传输的复杂需求,对数传信息流进行了顶层设计,定义了数传与遥感系统数据接口以及数传帧格式,对遥感数据传输所需码速率进行了分类计算,为设计固定的下行数传码速率提供了依据。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提出了基于分组优先级虚拟信道动态调度策略的数传信息流设计方案,确保不同类型遥感数据的传输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对高速遥感数据确保满足较低的缓存容量需求,对低速遥感数据确保满足实时性传输需求。采用动态仿真技术对数传信息流设计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设计方案可为后续新一代遥感卫星数传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京三号A/B卫星载荷特点、工作模式、功能要求,文章设计了一种采用无损或近无损图像压缩标准(JPEG-LS)的图像压缩算法,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多路并行联合工作图像压缩系统,使得对超高分辨率、高输入数据率的光学遥感影像可以进行实时无损或近无损压缩。该系统采用一种灵活的图像缓存机制,不需要片外存储器来缓存图像,节约了硬件成本,单片FPGA处理能力高达8 Gbit/s;采用一种先进的码率控制算法,优化失真量化参数调整策略,多路并行压缩核参数统一更新,使得快速逼近目标码率,恢复影像的整体质量更加均匀平滑,峰值信噪比(PSNR)值相比传统算法提升了0.2 dB以上。  相似文献   
10.
北京三号A/B卫星是基于我国第二代敏捷卫星平台CAST3000E研制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智能敏捷卫星,具有“超敏捷、超稳定、超精度”、“智能复合控制、智能自主规划、智能图像处理”的技术特点。文章重点介绍了北京三号A/B卫星的总体设计和技术创新性,包括卫星设计方案、成像模式和操控模式等,并结合在轨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卫星的能力水平及技术指标的国际对标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