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其泰在《桐花风阁评红楼梦》中提出了“泛爱”、“爱博”的重要命题,对《红楼梦》写情主题的接受阐释具有鲜明的特点:他将《红楼梦》作者的著书动机、自身的审美经验与身世遭际等有机结合起来,借题发挥;他的阐释饱含感情,臧否鲜明,见解独到而又自圆其说,自深其意;他既注重总结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敢于另辟蹊径,独具只眼,善言人之所未言。陈氏的写情论深化了对《红楼梦》主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论高职高专学生创业素质的特征与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具有开创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是推进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战略性举措。创业者应当具有合理的素质结构和良好的创业素质。因此,构建高职高专学生的素质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应当成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挑战,尚需进一步加强建设.高校文化建设发展将会呈现出五个方面的新趋势: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与质量;进一步彰显文化个性与特色;进一步深化文化综合与创新;进一步铸造大学精神与形象,进一步增强文化引领与服务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一批诗人,他们的作品与既往的诗作有着绝然不同的艺术特征:抒情淡化、叙事情节化、语言的散文化与口语化,尽管他们的作品良莠并陈,但就其主流而言还是值得肯定的。形成上述艺术特征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诗歌艺术传统的深重影响,二是散文、小说兄弟艺术的借鉴与浸润,三是诗人直面现实生活、诗歌创作现状的一种回应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情小说的翘楚之作,"世态人情尽盘旋于其间"。脂批认为《红楼梦》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情:宝黛爱情、男女之情、世态人情;二是伤时骂世。《红楼梦》写情主题蕴含在宝黛爱情、红楼儿女之情和世态人情等三个方面的情节描写之中,脂批对这些情节作了简要评点与深刻阐发,从而揭示了曹雪芹写情的深刻内涵与重要的作用,对《红楼梦》的接受及红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问世250余年来,拥有最广泛的接受者(受众),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接受方式、接受倾向、接受动机和接受趣味。接受者在《红楼梦》主题思想的认识上、人物优劣的评价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种种差异。因此,运用接受美学从读者接受反应的角度对《红楼梦》接受史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红楼梦》主题的认识,拓展《红楼梦》研究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道德的实践者和垂范者,为人师表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能的前提条件。但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师德建设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高校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水平,应坚持"四个注重四个结合",注重师德教育的创新,教育和引导教师崇教厚德、自尊自励,要大力倡导"慎独"的修养方法,要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脂砚斋等人是八十回<红楼梦>最早的接受者和评点者,他们的评点具有开创性、经典性.脂批者认为<红楼梦>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情;二是怨世骂时.<红楼梦>怨世骂时的主题蕴含在世态人情、红楼日常生活和各种悲剧的描写之中.曹雪芹笔大如椽、千手千眼,在"大旨谈情"的旗帜下,巧用"春秋笔法"的"狡猾之笔"怨世骂时,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与罪恶.脂批对<红楼梦>"怨世骂时"的主题做了精细的评点与深刻阐发,对<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及红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桂林市民的媒体接触状况的调查,了解桂林市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现状和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把握受众需求,为桂林市各媒体制定其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对《红楼梦》主题的接受与阐释中,评点派代表人物陈其泰力主"写情说"。他在《桐花凤阁评〈红楼梦〉》中,从"知已"、"真情"的角度把握与阐释《红楼梦》写情的主题,对《红楼梦》淋漓尽致描写与表现的男女之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拔俗超群地提出了"泛爱""爱博"的重要命题。陈氏认为抒写知己真情、至情是《红楼梦》的全部之意,而这种真情、至情集中表现在宝玉与黛玉、妙玉等人的关系上。陈氏写情论揭示了《红楼梦》"悲痛淋漓"的精神,深化了对《红楼梦》主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