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航空   2052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74篇
航天   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以800 kW离心压气机从稳定状态经过过渡过程进入喘振状态时段的出口动态压力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小波变换并结合样本熵特征,分析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复杂特性。首先,在分析系统动态压力波形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小波变换并结合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信号的提取。其次,研究了提取信号的样本熵与系统工作状态变化的关联关系,并讨论了经验小波的分解层数和样本熵的维数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将白噪声加入原始信号以验证该方法的抗干扰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当系统由稳态进入喘振状态时,系统出口动态压力的样本熵表现出明显的突变特性,其值由0突变至0.7左右。从系统参数的选择角度,样本熵维数的变化对系统特征的分析影响较小。并且,采用该方法抗干扰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抗多径效应的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载人航天器规模大和出舱活动范围广的现状,提出一种抗多径效应的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以解决传统出舱通信方法测控覆盖率低、多径效应影响严重的问题。通过在载人航天器外侧等间隔布置多副天线,实现相对于载人航天器360°范围内的出舱活动测控全覆盖。通信体制采用前向与返向频分双工体制(FDD),各出舱航天员之间采用直扩码分多址(DS-CDMA),对各出舱航天员设计不同的扩频码,解决多人出舱带来的通信互扰问题。为解决由于载人航天器遮蔽、反射带来的多径效应问题,前向链路和返向链路分别采用时间分集技术和空间分集技术的通信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同样满足10~(-5)误比特率的指标,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比传统的单天线和三天线出舱通信方法的信噪比优化1.1~4.5dB,并且能实现全范围出舱活动的测控覆盖和通信连续。  相似文献   
3.
卢幸 《红旗技术》2002,(1):24-27
某机低压压气机铝定子叶片分组件钎焊工艺试验,选择叶片与缘板的最佳钎焊方式,确定火焰钎焊工艺过程及参数;调整试用工装,避免焊后变形、过热、裂纹等的出现,同时对钎焊前后的主要处理方式进行调整。通过技术攻关,验证所选钎焊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进气道喘振诱发因素及其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机进气道的典型故障-喘振的诱发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论证,并为从事航空工程的人员提供一种对动力装置整体性能进行可靠性评估方案,篇末对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进气道气动设计思想及其喘振机理进行分析,可以为飞机设计师在设计飞机过程中具体分析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弹用涡喷发动机压气机Ⅰ级转子叶片(以下筒称叶片)的使用寿命,采用了喷丸强化技术、制定了喷丸强化的主要技术要求;阐明了确定喷丸强化工艺参数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喷丸强化过的叶片的装机试车考核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评定;经过喷丸强化的叶片的使用寿命,由原来的4~5h提高到12h以上,达到了发动机使用寿命10h的要求,证实了对叶片喷丸强化是必要的,其技术要求是合理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依据Ту-154М变稳飞机的特点,主要进行了不同操纵器、不同控制律和不同显示画面的飞行试验研究。特别是通过中央杆和侧杆、电传系统不同控制律飞行品质特性之间、两种先进控制方案及不同显示方式的比较,不仅掌握了这方面的试飞技术和评定技术,还亲身体验到变稳飞机在发展仿真技术,新机预研及提高试飞员试飞技术和评定技术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用厚膜集成功放加上稳幅电路组成的精密功率放大器,其稳定度、频率响应和波形失真都达到了很高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端削技术在跨音速压气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端削技术在一台四级跨音速压气机上的实施和试验概况,基于对压气机端区流动状况的分析。利用端削区流动控制技术,对该压气机第3级和第4级静子叶片进行了端区修型处理。改善了压气机级间及其与下游压气机之间的匹配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来流马赫数2.0的直连式燃烧设备上,研究了氢气引燃条件下带凹腔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从氢点火到氢与乙烯混合燃烧,再到乙烯单独燃烧的全过程的燃烧流动特性,通过纹影、火焰自发光、CH自发光以及OH-PLIF等手段瞬时同步研究了流场结构和火焰发展。先锋氢与乙烯的当量比分别约为0.33和0.10。整个燃烧过程分6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先锋氢注入之前的无反应流动,试验测定振荡频率约为400 Hz。第二阶段用于揭示先锋氢被点燃之前的流动特性,由于先锋氢的注入而产生的激波在下壁面反射并与凹腔内的激波相互作用,导致监测点压力增大。第三阶段描述了先锋氢的燃烧过程,从点火、火焰稳定直到壁面压力稳定,历时约26.0 ms。在0.1 ms内先锋氢点火对燃烧流场及流动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试验测量先锋氢燃烧产生的激波串的运动速度约为20 m/s,先锋氢稳焰模式为凹腔回流区稳定燃烧。第四阶段为氢气和乙烯混合燃烧,此阶段燃烧变得更加剧烈,激波串被推入隔离段内,以至于超出了观测范围,该阶段乙烯稳焰模式为剪切层稳定燃烧。第五阶段为乙烯的燃烧流动,当先锋氢停止喷注后,乙烯火焰在凹腔内的位置由上游向下游移动。最后一个阶段是乙烯单独燃烧直到火焰熄灭。初步分析表明,乙烯燃烧的CH自发光图片能定性研究其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直扩系统中基于频域限幅的抗窄带干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频域限幅的直扩系统抗窄带干扰的算法。对接收信号在同步信息指导下进行频域幅度谱限幅,并采用限幅前保留的相位谱信息一起恢复时域信号。理论分析表明,接收信号的幅度谱被削减到低于发送信号幅度谱时,都可以完整地恢复发送信号的频谱,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窄带干扰能够获得很好的处理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