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5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763篇
航空   3478篇
航天技术   389篇
综合类   608篇
航天   64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992.
徐大伟 《强度与环境》1994,(2):49-53,F003
本文以疲劳强度的经典理论为基础,对传统的疲劳极限计算公式进行一系列深化研究,推导及归纳出一组较为简便的机械材料疲劳极限通用计算公式,该组公式以简单的解析形式清晰地描述了机械材料疲劳极限随循环特征参数r及应力循环作用次数N变化而改变的特定规律,根据所提供材料的机械性质,工程技术人员很易利用本文导出的公式及推荐的表格直接确定机械材料在任意循环特征稳定交变应力条件下承受任意次应力循环作用的疲劳极限。  相似文献   
993.
陈大跃 《宇航学报》1995,16(3):97-100
本文依据系统响应与其特征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振动控制的最优反馈特征结构配置方法,它针对结构承受的载荷,利用多目标优化理论,确定系统的理想特征结构,并文献的方法配置初始反馈,为了达到最优控制,文中建立了满足理想特征结构配置的目标函数,并且将保证最优控制的Lyapunov方程作为约束条件,使得反馈在满意的控制品质下,消耗的控制能最小。  相似文献   
994.
刘学文 《推进技术》1995,16(2):4-10
介绍了脉冲激励法(锤击法)模态试验系统。该法设备简单,使用方便,移动施力部位容易,可以在不允许安装激振器的部位实现激振,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试验结果可提供给导弹总体设计部门,以检验发动机与弹体配匹的结构动态特性,并可供发动机振动分析之用。  相似文献   
995.
简要介绍了数字式记录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并结合×飞机飞行振动环境实测说明了如何对所选择的数字式记录系统的参数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96.
介绍了国外离子注入以提高航空材料疲劳特性的发展、原理、工艺和特点.讨论了注入剂量、离子种类和材料成分等对疲劳特性的影响,总结了离子注入改善材料疲劳特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分析了ADS-27《航空设计标准》有关旋翼飞行器、旋翼飞行器子系统、以及旋翼飞行器上的机载设备(包括外部装载)在研制和鉴定时的有关振动要求。  相似文献   
998.
提高挠性接头工作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挠性接头是动力调谐陀螺仪中的一个最关键和最薄弱的部件,其加工工艺比较复杂,较易形成局部缺陷,以及在强烈振动下会发生疲劳断裂,从而影响它的工作寿命。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挠性接头无限寿命的设计方法,并根据已有的加工经验,分析出了造成挠性接头损坏的直接原因,为提高工作寿命提供了一些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时所产生的高温、振动、腐蚀给试车控制系统所带来的危害及影响,并就加强对这方面所采取的对策及预防措施,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办法。文中还对试车台控制系统出现的部分故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李应典 《上海航天》2005,22(3):57-60
以风云二(FY-2)气象卫星为例,分析了设计中卫星次承力结构类型、连接、梁形式、功能单机结构和材料等对结构动态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设计改进。试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