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8篇
  免费   851篇
  国内免费   557篇
航空   2157篇
航天技术   3746篇
综合类   214篇
航天   668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796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664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45年10月,英国人阿瑟·克拉克在《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了《地球外的中继站》一文,设想以三个间隔120度角的人造卫星,等间距放在赤道上空大约358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1965年,克拉克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992.
利用脉冲星估计星载原子钟钟差是实现卫星自主守时的途径之一。为充分分析基于脉冲星的自主守时系统性能,利用实测的星载原子钟钟差数据和中子星内部组成探测器(neutron star interior composition explorer, NICER)的PSR B1937+21脉冲星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星载原子钟和脉冲星的误差特性。设计了脉冲星守时系统框架和星载原子钟钟差估计方法。以实测的星载原子钟钟差数据为基础,计算分析了脉冲星守时系统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若脉冲星的脉冲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 TOA)解算精度为1 μs/30 d,则原子钟钟差估计精度可达到优于1 μs的水平,初步验证了脉冲星守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3.
《中国航天》2009,(1):23-23
由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中国宇航学会、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和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论坛”,于2008年11月13~14日在广州隆重举行。论坛由“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孙家栋担任轮值主席。来自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的领导、专家和代表约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向论坛致信祝贺。  相似文献   
994.
《中国航天》2009,(12):16-19
随着太空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航天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产业链在不断扩展和延伸,太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太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卫星产业,近年来一直持续增长.发展势头迅猛。  相似文献   
995.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3):84-84
2012年6月4日,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俄罗斯航天系统公司主管兼总设计师尤里.乌里钦(Yury Urlichich)表示,俄罗斯科学家正在研制基于卫星的地震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996.
2012年北京空间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于11月8日—9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会议由北航宇航学院、美国安全世界基金会、国际空间大学主办。来自剑桥大学、瑞士空间中心、安全世界基金会、香港大  相似文献   
997.
杨闯  刘建业  熊智  赖际舟  熊骏 《航空学报》2020,41(1):23280-023280
随着脑与神经科学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昆虫和哺乳动物大脑导航机理启发下的感知/认知/路径规划/动作决策一体化类脑导航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可以实现由原始感知信息输入到导航动作决策的直接输出,呈现出接近动物端到端面向目标导航的智能行为,具有提高密集型无人机集群导航鲁棒性、准确性、实时响应动作、自主智能性以及计算效率的潜力。阐述了昆虫和哺乳动物大脑导航机理及其互补对称关系,以及昆虫和哺乳动物大脑导航机理启发的端到端类脑导航技术内涵;论述了类脑导航技术研究进展,包括类脑环境感知、类脑空间认知、面向目标类脑导航;分析了类脑导航向智能化、神经形态系统以及群体导航发展的新趋势;最后讨论了类脑导航技术应用于无人机密集集群系统时存在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8.
肖择 《上海航天》2006,23(3):55-55
据报道,欧空局的第二颗低成本Proba-2技术验证小卫星将验证新型航天器技术,同时携带有科学仪器。目前该卫星正在研发中,预计将于2007年9月发射。  相似文献   
999.
10月29日0时2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大功率通信广播卫星鑫诺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