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航空   1158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626篇
航天   5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了旋转气流环境中快速鉴定飞机气动特性的兰利尾旋风洞中的旋转天平设备。设计者为获得机内旋转天平数据图表,预测稳定尾旋模型并同时获取数据,可在现场研究高抗尾旋形态,如果尾旋特性用于特技飞行或训练,就可演示所希望的尾旋特性。旋转天平数据也用于计算随时间变化的最初阶段、发展阶段和改出尾旋阶段。本文介绍和讨论这些尾旋分析技术:旋转天平数据评价,稳定尾旋平衡预测,大角度、六自由度随时间变化的计算。  相似文献   
52.
介绍一种新型的、具有最小喉道面积的三维高超声速进气道 (称之为收敛形进气道 )的数值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这种形式的进气道 ,在整个飞行速度范围内可以降低阻力和高超声速发动机表面的热防护要求 ,通过降低外压缩表面的倾斜度和减少进气道及燃烧室壁的面积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在采用低维次流动的气体动力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成这种形式的进气道。计算是在无粘气体模型构架内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的。同时用边界层方程计算出计及粘性的气流特性和进气道特性。数值算法是通过收敛形进气道的有限宽楔形外压缩表面的计算和实验数据来验证的。进行实验研究的马赫数M=2~ 1 0 7,基于模型进气道高度的雷诺数Re=( 1~ 5) × 1 0 6。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性很好。这些结果也和通常的二维进气道的数据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3.
飞翼模型高速风洞PIV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展弦比飞翼标模在2.4米跨声速风洞中创新开展了PIV试验。对空风洞进行了测速校核,并对小展弦比飞翼标模开展了二维、三维涡迹PIV测试,试验马赫数为0.4~0.9。测试结果表明,2.4m风洞PIV试验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度,M≤0.8时空风洞测速结果与理论值相差不超过1%,M=0.9时相差不超过2%。小展弦比飞翼标模测试结果显示,M数增大使机翼尾涡涡量和切向速度增大,涡核向内展向方向移动。前缘涡与上翼面分离具有密切关系:当M=0.8、α≤12°时,翼梢测试截面的前缘涡尚未破裂,上翼面未发生显著的流动分离;当α≥13°时,前缘涡破碎时机提前,当地后1/2弦长区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54.
对飞翼布局无人机变形机翼和变形机翼传动机构进行了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制作验证模型进行风洞实验和外场飞行试验,以此研究伸缩段机翼对飞行器机翼整体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变形机翼技术,可以通过实时控制机翼的气动外形保持较高的气动效率,提高飞机在巡航状态下的升力和高速飞行状态下的机动性,满足飞机在各种任务剖面的战术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5.
针对某型无人机大展弦比折叠机翼展开过程,对其缩比模型在不同迎角、不同机翼掠角状态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风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布局的气动外形满足巡航设计要求,纵向与横航向稳定性较好,多面组合式机身表面可为全机升力带来有利影响,研究结果可在无人机、巡飞导弹等研究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6.
在FL-26y风洞中利用M1.4喷管和开孔壁试验段进行了实现低超声速流场的实验研究工作。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利用M1.4喷管在开孔壁试验段上建立起的低超声速流场的流场品质能够满足国军标合格指标的要求。实验还考察了不同稳定段总压、驻室抽气量等开车参数以及不同试验段扩开角、主流引射缝开度和开孔壁开孔率等洞体条件对流场的影响,为2.4m×2.4m跨声速风洞增设M1.4喷管,拓展该风洞试验马赫数的范围,使其具备M1.4的低超声速试验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该风洞在下一阶段正式开展M1.4流场调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调试参数。  相似文献   
57.
0.3 m低温风洞液氮供给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伟  高荣  张双喜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5):1009-1017
基于系统级的一维热流体模拟分析,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分析0.3 m低温风洞液氮供给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开展了系统漏热、两相流及缓冲罐中液氮容积等流体动力学分析;在系统现有控制策略及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基于该数学模型开展了系统压力动态响应分析,获得了在阀门动态调节过程中管网压力的瞬态响应,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总体误差控制在10%以内。喷射压力一致化改造避免了阀间干扰,添加的回流管道消除了供给末端的两相流现象,使喷射压力控制精度达到1.1%,调节时间减少到23 s,实现了风洞总温快速安全调节和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58.
基于激光多普勒原理的极低风速测量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利用激光多普勒效应进行风速测量的原理及定点遥测原理,分析了探测气溶胶颗粒大小的要求,并以此搭建了一套极低风速测量系统。同时分析了系统的测速精度,以及安装角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分别开展了转台实验、直线导轨实验和风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极低风速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基本可以控制在001 m/s以内,当风洞工作介质为未经处理的环境空气时,系统可以获得稳定可靠的信号,测量结果与高性能仪器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59.
为解决在高超声速脉冲风洞中进行大长细比等特殊模型测力实验所面临的惯性补偿问题,笔者提出了多加速度计振动分离惯性补偿方法。这一方法应用在长细比达20 :1 的模型气动力实验中,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0.
WINDOWS环境下的风洞测量,控制,处理与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C-586微机取代PDP系列机实现NEFF720模拟和数字量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风洞控制系统,PSI780B电子扫描测压系统的全部功能。自行开发了32位代码软件,使用标准WINDOWS风格的人机交互界面,中文显示,操作简便。引入虚拟仪器概念,适时图形显示实验进程及实验数据,可扩展成多媒体的风洞实验数据采集、马赫数控制、迎角控制、数据处理及风洞管理、培训一体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