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7篇
航天技术   3篇
航天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近年来,火灾、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成为社会发展面临的四类主要灾害。利用遥感卫星进行风险预警、火情监测、灾后评估发挥了很大作用。文章对森林火灾特点、火灾发生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在轨的几个典型遥感卫星系统应用情况,针对红外通道灵敏度较低、分辨率与幅宽设计矛盾、数据更新速率较慢等问题,围绕火灾监测能力提升,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合理配置谱段、多星协同互补等建议,可以为卫星体系、系统、载荷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采用部分偏振光分解的方法,求解得到了部分偏振光相干矩阵和斯托克斯矩阵的一般表达式。通过计算不同描述形式下部分偏振光的偏振度,得出了光学教程上定义偏振度公式P =(Imax -Imin ) / (Imax +Imin )适用于部分偏振光,且此公式和由“总光强中完全偏振光所占的百分比” 计算得到的偏振度是相等的,从而也验证了部分偏振光分解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导弹拦截机动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满足多终端约束的次优滑模制导律(Sub-OSMG).该算法将模型预测静态规划(MPSP)与滑模控制(SMC)相结合,解决了MPSP在系统模型不精确时由于依赖模型预测而导致的控制量发散问题;基于三自由度相对运动方程建立所提出的制导律,其鲁棒性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进行了证明;在滑模控制的设计中引入一种较为新颖的滑模面,巧妙地继承了两种方法的优点,其区别于传统扩展比例导引(APN),在仅知机动幅值的情况下,能精确地击中目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ub-OSMG能够有效地抵消外部扰动,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好的鲁棒性、更小的控制代价.  相似文献   
14.
锂硫(Li-S)电池是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极高的理论比能量(2600 Wh/kg),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储能电池。锂硫电池正极使用硫作为活性材料,比容量高达1675 mAh/g,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170 mAh/g)和钴酸锂(274 mAh/g)的3至5倍。此外,硫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且成本低廉,环保无毒。然而,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受制于硫及其放电产物多硫化锂的电子绝缘性、可溶性多硫化物在正负极的穿梭、充放电过程中硫的体积膨胀等问题。针对硫正极材料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储硫、固硫、限硫的三重设计出发,通过在ZIF-67模板上原位生长制备了一种NiCo-LDH/Co9S8中空纳米笼结构的正极材料,实现活性硫的高容量负载。电化学测试表明,NiCo-LDH/Co9S8与硫复合实现了79 wt%的高硫负载量,LDH/Co9S8异质结纳米笼结构及双功能位点,能够使S@LDH/Co9S8电极实...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小天体着陆器协方差矩阵分割滤波方法,利用惯性测量单元和多个相机估计着陆器运动状态,通过分割协方差矩阵的方式将协方差矩阵隔离更新和传播,并在每次测量更新时使用残差卡方修正方法修正协方差矩阵。通过小天体着陆器着陆仿真测试,与传统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在测量噪声估计不准确时具有更好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空间光到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温度适应性,需要对聚焦透镜组和光纤的结构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基于热膨胀和光纤耦合理论,提出了一种前端法兰对称式结构,并针对两镜式聚焦透镜组,计算了温度场与焦点轴向位置、径向位置、光纤模场变化的关系,推导了耦合效率随温度变化公式.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前端法兰和底部两种结构形式温度场与焦点位置相对变化量,结果表明:相同温度变化,前端法兰对称式结构焦点径向相对变化量小、空间光到光纤耦合效率更高.该结构形式温度适应性高,为聚焦透镜组和光纤结构形式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2023年3月31日,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发布《国家近地轨道研发战略》,提出美国在近地轨道研发的5项战略政策目标,旨在确保美国在未来几十年内仍然是近地轨道研究平台和其他空间研究设施的全球领导者和首选合作伙伴。1主要内容美国《国家近地轨道研发战略》概述了美国如何实现未来近地轨道研究平台的科学性、经济性以及在外交和教育方面的效益并将其制度化,提出了美国在未来近地轨道研发方面保持领导地位的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