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81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简要介绍了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在外场使用过程中,实施战斗与训练状态控制的方法及其相应的控制装置。加装该装置的目的是对发动机在平时训练时,实行降负荷使用,以提高飞行安全性,而在作战需要时,可恢复发动机原有状态,以发挥发动机最大潜能。控制装置由单片微机组成,具有自检和故障检查能力。通过试飞和试用证明,控制装置改装简单、工作可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非对称来流下带斜楔的短隔离段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学斌  张堃元 《推进技术》2009,30(6):677-681
为了提高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耐反压能力以及缩短其长度,设计了一种带斜楔的隔离段,斜楔放置在隔离段进口下壁面,对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带斜楔的隔离段耐反压能力特征以及缩短程度。通过数值模拟发现,隔离段加斜楔后能够承受的最大反压从来流静压的3.46倍上升到3.73倍,提高了7.8%左右。斜楔放置在厚附面层一侧更能改善隔离段耐反压性能。还发现加斜楔后可在进出口压比相同的情况下,将长度减小35%左右。  相似文献   
93.
列车气动试验数据可视化对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很重要。由于列车气动试验数据场是基于曲面域的散乱数据场,采用数据场网格划分和基于等参变换的区域映射插值相结合的插值方法。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扫描线算法,克服了传统扫描线算法求解收敛性得不到保证的不足。为了适应试验数据可视化系统对系统扩展性的要求,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思想编制了试验数据可视化系统,并在实践中改善系统。  相似文献   
94.
二维弯曲等截面管道中的激波串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谭慧俊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6,27(6):1039-1045
利用Carroll的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之后,对二维等截面弯曲管道中激波串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管道弯曲对激波串的结构与特征长度、壁面沿程静压分布、出口截面马赫数与总压恢复、反压特性等的影响,研究中考虑了不同的进口马赫数和边界层厚度。结果表明,管道弯曲对流动的对称性有着明显影响,当马赫数较高时(如Ma0=2.45)合适程度的管道弯曲有利改善直管道已有的流动不对称,使激波串长度缩短。管道弯曲能够有效抑制出口压力变化所导致的出口截面马赫数的大幅波动,考虑到低压比时(出口Mae>1)直、弯管道之间总压恢复系数存在明显差距,而当压比较高时(出口Mae<1)两者相当接近,因此亚燃发动机的超声速扩压器可适当使用大曲率以缩短管道的轴向长度。另外,鉴于弯曲管道与直管道内激波串长度之间的明显差异,已有的基于直管道的激波串长度经验公式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弯曲管道。  相似文献   
95.
陈镜帆  范晓樯  蒙泽威  熊冰  王翼 《推进技术》2020,41(5):1023-1030
为了提高弯曲变截面隔离段的气动性能,发展了基于几何融合的参数化设计与优化方法。为了丰富几何融合方法产生构型的种类,提出了基于几何长度的新型离散化方法。为满足偏置要求及灵活性要求,中心线设计时选用了B样条曲线。利用优化软件Isight内置全局算法,针对某隔离段,以弯曲隔离段出口的总压恢复系数为目标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优化构型相对于原始构型,在给定相同来流入口情况下总压恢复系数提高了12.3%。  相似文献   
96.
陆雷  王翼  闫郭伟  范晓樯  苏丹 《推进技术》2019,40(12):2655-2664
为了探究来流参数对混合管道流场结构的影响,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在不同马赫数、静压来流参数条件下的背景流场和激波串流场结构。试验采用高速纹影和压力测量设备分别进行流场的观察和测量,采用喷管支板结构将来流分为上侧二次流、一次流和下侧二次流。试验与数值结果均表明,背景流场中的背景波系、混合层均由支板后缘处产生,背景波系在壁面间反射并与混合层发生干扰作用,背景流场结构较为复杂。一、二次流的静压关系影响混合层的初始发展方向,导致θ从-9°~7°变化,而马赫数决定起始激波与混合层的夹角。依据前缘激波的反射类型、亚声速区面积等特征,混合管道的激波串流场可以分为规则反射型、临界反射型、正向马赫反射型和反向马赫反射型四种典型结构。临界反射型的波后流场在垂直流动方向上具有"亚-超-亚-超"间隔流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
介绍高速列车受电弓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FD 09低速风洞进行空气动力特性的测量结果。试件为实物,分原型弓和改型弓。试验时速为80~300km。测量结果表明,改型弓阻力较原型弓平均低19%,同时表明,弓头阻力占受电弓总气动阻力的14%~21%。因此,受电弓和弓头结构外形设计必须考虑气动性能。利用不同高度和斜度档板(围裙)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受电弓气动阻力和气动噪音,但列车总阻力将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98.
马志瑜  初敏  徐旭 《推进技术》2015,36(1):104-111
为了快速地得到双模态燃烧室中的参数分布,采用射流模型,获得燃料混合分数的时均值、脉动值以及当量标量耗散率的时均值在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的三维分布;采用火焰面模型得到燃烧组分和释热分布,将三维信息通过流道横截面面积平均加入到一维非稳态计算模型,求解流动控制方程得到双模态燃烧室一维参数分布。通过不同类型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预测燃烧内壁面压力的变化趋势,克服了燃料射流非一维因素对一维计算方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9.
磁浮高速会车压力波和列车风的实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会车压力波是影响高速磁浮列车快速、安全和舒适运行的一个重要空气动力学问题。为进一步评估车辆设计,于2003年11月对上海磁悬浮列车在5.1m线间距下的高速会车压力载荷进行了测量,得到了通过列车以400km/h~500km/h的速度运行时引起的会车压力波的大小,同时测量了距离列车侧面0.5m和1.3m处列车风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0.
高速列车突入隧道与缓冲结构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高速列车突入单线隧道-缓冲结构物体系的空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区域离散,控制方程为三维粘性、可压缩、不等熵、非定常流的Navier-Stokes方程,并引进了两种形状的缓冲结构物以了解在隧道入口压缩波前的形成。模拟结果表明,缓冲结构物能有效地降低压力波和微气压波前的压力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