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2篇
  免费   1221篇
  国内免费   1084篇
航空   6355篇
航天技术   1439篇
综合类   984篇
航天   212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67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614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649篇
  2007年   802篇
  2006年   666篇
  2005年   584篇
  2004年   496篇
  2003年   436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From September 7 to 8, 2017, a G4-level strong geomagnetic storm occurred, which seriously impacted on the Earth’s ionosphere. In this work, the global ionospheric maps releas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onospheric responses over Chin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during the strong storm. The prominent TEC enhancements, which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neutral wind and eastward prompt penetration electric field, are observed at equatorial ionization anomaly crests during the main phase of the storm on 8 September 2017. Compared with those on 8 September, the TEC enhancements move to lower-latitude regions during the recovery phase on 9 September. A moderate storm occurred well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strong storm causes similar middle-latitude TEC enhancements on 7 September. However, the weak TEC depletion is observed at middle and low latitude on 9–10 September, which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ailing westward disturbance electric field or storm-time neural composition changes. In addition, the storm-time RMS and STD values of the ionospheric TEC grids over China increase significantly due to the major geomagnetic storm. The maximum of the RMS reaches 12.0 TECU, while the maximum of the STD reaches 8.3 TECU at ~04UT on 8 September.  相似文献   
992.
变焦系统可实现连续的光学变焦,可对不同景深的目标实现连续成像。在焦深延拓和光学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地应用和发展潜力。本文提出了一种紧凑型可实现连续变焦功能的扁平化位相衍射元件,并设计分析和验证了横向调制相位型变焦衍射元件的功能。通过标量衍射基本理论模型,借助菲涅尔波带和多台阶相位衍射元件的设计方法,实现了横向变焦关键器件的设计仿真和实验验证。并以多波长响应的空间光调制器为基础,搭建了器件相位调制验证实验系统,通过测试证明了所设计器件的变焦能力,仿真和实验测试均可实现5倍变焦目标的有效调制。  相似文献   
993.
刘阳阳  程国扬 《航空动力学报》2019,46(12):22-26, 54
针对高性能机电系统中常用的直线伺服电机,设计了一个能实现快速与准确的定点运动的位置控制器。控制器采用线性控制律与平滑非线性控制律相结合的方案,并利用一个降阶线性状态观测器对电机运动速度(未量测)加以估计。为了消除未知扰动带来的稳态误差,控制律中嵌入了积分控制作用。整个控制律采用全参数化设计,可实现动态增益控制,方便了在线参数整定与性能优化。控制方案应用于一个实际的永磁直线电机位置伺服系统,基于TMS320F28335 DSC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对各目标位置进行准确的跟踪,且具有理想的瞬态性能。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提高逆变电路模块控制性能,在传统PID控制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分离+死区PID控制的逆变电路控制方法,可有效解决传统PID控制引起的控制量超过被控对象而造成系统振荡的问题。积分分离+死区PID控制算法是在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内引入死区PID控制算法,综合了两种控制算法的优点,既可延长控制系统使用寿命又可对系统偏差进行限制。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具有逆变电路模块的高频电源仿真模型,将所提PID控制方法应用于其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5.
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临界跟随”现象的机理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临界跟随”现象导致航空发动机振动居高不下的产生机理,建立了考虑中介轴承的双转子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双转子发生“临界跟随”现象时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临界跟随”状态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临界跟随”现象会导致转子系统无法越过盘偏摆振型临界转速,造成转子振动对不平衡质量分布极其敏感,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盘极转动惯量与直径转动惯量的比值(简称惯量比)以及双转子增速比;当高压盘等效惯量比等于1,或增速比与任意低压盘惯量比相等时,转子系统表现出高压激励条件下的“临界跟随”特征;当低压盘惯量比等于1,或增速比与高压盘等效惯量比的乘积等于1时,转子系统表现出低压激励条件下的“临界跟随”特征。提出了必须严格控制航空发动机叶盘的等效惯量比以及双转子转速控制律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96.
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空间站燃烧实验系统,可满足未来空间微重力燃烧实验系统需求.通过空间站微重力燃烧实验研究,可拓展空间燃烧学研究.根据所要实现的功能及燃烧实验需求,对中国空间站燃烧柜的燃烧科学实验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分析.燃烧科学实验系统由8个子系统组成,是一个适合开展气、液、固多种燃料燃烧实验的综合性实验系统.考虑到强度设计要求,在完成方案设计后,对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在研制的结构件上进行了力学环境实验.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实验系统能够满足环模实验的要求,结构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97.
直线模拟加载系统是一种用于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承载对象工作时所受直线负载力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可用于模拟各类飞行器关键部件在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气体阻力载荷。针对目前常用的机械式、电液式和电动式直线模拟加载系统,分析其基本加载原理和研究进展,结合自行研制的电动式直线模拟加载系统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多余力抑制方法的关键问题,详细论述了直线负载模拟器的结构补偿方法和控制策略。最后,展望了直线模拟加载系统的发展趋势,归纳了电动式直线模拟加载系统的高精度、大载荷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8.
为分析隔振系统对星上飞轮扰动的衰减效果,需要对隔振系统的隔振效能进行评价。文章运用功率流理论进行飞轮隔振效能研究。建立柔性基础上飞轮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出系统的功率流传递表达式,并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初步分析了隔振系统结构参数对功率流传递谱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系统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了含初始矩形损伤的热防护系统(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TPS)气动热分析的CFD数值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损伤区域侧壁出现了很高的热流密度峰值,并且迎风面侧壁峰值高于背风面,而损伤区域底部热流密度却很低。利用分析获得的热流密度建立了含损伤和无损伤TPS的有限元传热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损伤的存在导致防热瓦最高温度急剧上升,超过其材料能承受的极限温度(1 500℃),防热瓦首先失效,而损伤对机体最高温度影响较小。最后进行了TPS损伤容限分析,在防热瓦极限温度约束下,外部热流密度最大值从100kW/m2增加到140kW/m2,矩形损伤宽度最大容许值从22.7mm减小到12.6mm,而弧形损伤宽度最大容许值从34.6mm减小到25.1mm,即随着外部热流密度最大值增加,损伤宽度的最大容许值降低,并且相同外部热流密度水平下弧形损伤宽度的最大容许值大于矩形损伤。  相似文献   
1000.
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大部分学生对翻转课堂内容及形式总体满意,但课程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