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空间站微重力流体实验设备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科学实验卫星及载人飞行器上开展的微重力流体实验情况进行论述和分析,重点分析了国际空间站(ISS)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设备情况.根据中国空间微重力流体物理科学发展需求,结合国际空间站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对设备的需求,提出了未来在中国空间站开展微重力流体实验时空间实验设备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微重力燃烧实验柜安装在载人空间站内,其用途是为研究燃烧提供良好的微重力环境,因而对燃烧理论和模型发展、空天推进动力技术突破、空间防火安全设计等具有重要价值.多功能支撑平板是燃烧实验系统中固定各种光学诊断设备、燃烧室以及辅助类组件的关键支撑结构.在考虑重量和尺寸约束的条件下,平板需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安装空间.通过分体式结构设计,使平板在满足安装空间需求的同时能够顺利通过舱门;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及优化设计,使平板在满足重量约束的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刚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燃烧室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能够在轨进行多种燃料的微重力燃烧实验,其关键组件燃烧室是可实现密封的压力容器,为实验插件提供机械、氧化剂、废气排放、供电、控制、冷却等接口,支持实验插件完成相关功能.本文依据承压范围、漏率、透射光波段等设计技术指标进行燃烧室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燃烧室采用分段式结构,由合叶门、锁紧圈、连接环、筒体等组件依次连接组成,连接结构处使用密封圈.通过燃烧室的承压分析、模态分析以及随机响应分析,校核了燃烧室结构的强度、刚度及随机振动响应特性,验证了燃烧室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满足发射及在轨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4.
空间科学实验柜被动式减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载人航天二期我国将发展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将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国际空间站和我国神舟飞船实际微重力水平测量结果表明,需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才能满足特殊科学实验要求,鉴于此对空间科学实验柜被动式减振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根据空间科学实验柜在载人航天器内的实际安放状态,对其进行了减振布局.将实验柜本身作为刚体,建立6自由度的减振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在ADAMS中建立了空间科学实验柜及减振系统三维实体模型,对减振系统进行仿真,得出系统时域、频域及随机输入下的响应特性.对减振系统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是用于开展微重力燃烧实验研究的综合性科学实验平台,可以实现燃烧流场测量。为了验证燃烧科学实验系统粒子图像测速(PIV)单元对燃烧流场测量的功能与可行性,本文基于与在轨状态一致的连续激光器和相机的空间布局,搭建了地面层流圆孔射流试验平台,选取Al2O3,TiO2,ZrO2三种示踪粒子进行冷态试验与热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制Nd∶YVO4泵浦连续激光器偏光角度合适,能照亮被测流场主流区域,燃烧科学实验系统PIV单元可用于低速燃烧流场测量;相同工况下,Al2O3粒子在冷态试验测量的速度值更接近于理论值,速度幅值比更接近1,更适用于低速流体测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重力科学主要研究微重力环境中物质运动的规律,以及不同重力环境中重力对物质运动的影响.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80年代中后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在一些重要方向具有明显特色和一定优势.本文回顾了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的早期历程,评述了近年来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进展,特别是利用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等空间平台开展的微重力科学与技术应用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并对中国载人空间站时代微重力科学发展的前景予以瞻望,推动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在中国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利用空间站资源,提出了遥科学的概念。利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所做的各种科学实验,需要空地间交互地进行通信,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为这种通信键路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着重讨论了遥科学对通信链路的要求,适于遥科学实验的空间数据系统模型以及天基、地基通信系统框图。  相似文献   

8.
庞丹  潘晨 《国际太空》2016,(4):10-11
1 我国第一颗专门的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实践-10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是为开展多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实验而专门量身定做的返回式卫星.卫星的承载能力、微重力水平、实验载荷服务支持能力等较以往返回式卫星均有进一步提升,是我国新一代具有安全回收、适应中长期在轨试验、应用灵活和成本低廉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在结构布局上,它充分继承了以往返回式卫星的结构特点,外形是一个圆柱圆锥组合体,内部则是由4个舱段构成的仪器舱及返回舱.根据任务要求,实践-10卫星在轨道设计上也进行了调整,由以往返回式卫星的椭圆轨道变为圆轨道,这一改变,大大提高了微重力水平,为更好地开展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空间微重力磁悬浮平台激励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空间实验室的科学实验载荷对微重力环境水平的要求,需要保证空间微重力实验载荷平台的振动隔离性能,即需要平台激励器能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适时地产生抑制平台扰动的激励力.本文提出了平台激励器的初步指标,从磁悬浮基本原理出发设计出多种结构形式,在此结构基础上完成有限元磁路仿真和激励器的线圈设计,并对各种结构形式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总结出各结构形式的优缺点,为激励器的具体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日本微重力科学与应用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日微重力科学讨论会于2002年9月3至6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中方和日方各有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双方各有3篇邀请报告,两个分会场的报告共64篇(双方各32篇).其中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研究方面的报告24篇,微重力材料科学和热物理性质研究方面报告23篇,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报告10篇,实验技术和设备研究报告6篇,微重力科学培训和技术方面1篇.除了报告近年来中日双方在微重力科学领域取得的新研究结果之外,中方报告了今年3月末4月初在“神舟3号”飞船上所进行的微重力科学实验的一些初步结果.日方报告了准备2005年升空的国际空间站日本  相似文献   

11.
As scientific experiment payloads, microgravity experiments of fluid physics, life science,combustion science, physics and accelerator measurement were conducted on board the Chinese recoverable satellite SJ-8 during 18-day orbital flight. The experimental payloads and an experiment support system constituted the microgravity experiment system of the flight mission. This article has presented the briefs of the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of these space experiments, the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Microgravity Experimental System (MES) and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overall flight mission,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空间科学实验通用地面检测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地面检测设备在空间有效载荷研制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一种用于对多种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设备(载荷)进行地面测试的通用地面检测设备设计方法.通过载荷特性分析,对载荷中的控制对象进行分类.针对不同控制对象使用不同的操作进行控制.将载荷实验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固定时刻执行的操作,通过配置静态配置表、动作配置表和动态配置表,实现对载荷实验过程的控制.地面检测设备由计算机、电源和RS422通信接口构成.针对不同载荷,使用规格一致的电缆和通信接口,保证地面监测设备的通用性.地面检测设备配合多功能炉、骨髓培养箱、辐射基因箱、煤燃烧箱、蒸发对流箱、导线特性箱及胶体材料箱7台载荷开展研制工作,在各载荷试验参数确定、空间试验流程确定、设备性能测试、环境模拟实验、电磁兼容实验、地面匹配实验以及载荷设备验收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于空间燃烧实验的设备要求轻重量、小尺寸和多功能. 将纹影法、彩虹纹影偏折法与差分干涉法相结合, 研制了可用于火焰结构显示和全场温度测量的原理样机. 该原理样机具有重量轻、尺寸小、模块化和多功能等特点. 通过微重力落塔实验, 检验了利用纹影法测量火焰结构的功能, 同时在常重力条件下检验了利用彩虹纹影偏折法和差分干涉法测量火焰全场温度的功能. 结果表明, 火焰结构分辨率不低于1mm, 火焰温度测量结果精确, 相对误差小于2%. 该原理样机将提升空间燃烧的观察方法, 有助于未来空间燃烧实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Space Research Plan of China's Space S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China's manned spaceflight missions have been introduced briefly,and the research planning of space sciences for China's Space Station(CSS) has been presented with the topics in the research areas,including: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microgravity fluid physics and combustion science,space material science,fundamental physics,spac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earth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pace physics and space environment,experiments of new space technology.The research facilities,experiment racks,and supporting system planned in CSS have been described,including:multifunctional optical facility,research facility of quantum and optic transmission,and a dozen of research racks for space sciences in pressurized module,etc.In the next decade,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in space science and utilization will hopefully be achieved,and great contributions will be made to satisfy the need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daily life.  相似文献   

15.
The core module of China's Space Station (CSS) is scheduled to be launched around the end of 2020, and the experimental module I and II will be launched in the next two years. After on-orbit constructions, CSS will be transferred into an operation period over 10 years (2022-2032 and beyond) to continuously implement space science missions. At present, based on the project selection and research work in the ground development period of CSS, China is systematically making a utilization mission planning for the operation period, which focuses on the fields of aerospace medicine and human research, space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microgravity fluid physics, combustion science, materials science, fundamental physics, spac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Earth science, space physics and space environment, spac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tc.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 of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will continue to update planning for scienc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arry out project cultivation, payload R&D, and upgrade onboard and ground experiment supporting systems to achieve greater comprehensive benefits in science, technology, economy, and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