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报刊文章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法语报刊能丰富教学资源,是学习现代法语和了解西方文化的渠道。它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健康内容和丰富的信息,能弥补教材滞后于形势、内容陈旧的不足,以材料的真实性和多样性来调节学生的阅读口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应用法语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2.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并没有给中国轿车产业带来实质性的提高,反而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牵制合资公司的产品开发,从而导致了中国轿车产业越来越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跨国公司牢牢把持配套采购权,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受到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排斥。跨国公司在我国轿车市场的扩张所带动的主要不是中国的关联企业,而是外资企业。在中国企业与外方合资过程中,原国有企业研发力量被阉割、肢解、解散。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通过合资引不进轿车开发的核心技术,技术溢出也决不会自动形成产品开发上的技术能力,所以把通过合资生产所带来的技术知识转化成为中国企业在产品开发上的技术能力,更需要中国企业自身的学习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3.
 为弄清内乘波式进气道在低马赫数状态下的流动特征,分析影响内乘波式进气道起动能力的因素,研究与弹体匹配设计的内乘波式进气道的起动问题。首先基于一种有利于出口均匀性的基本流场,采用流线追踪技术,设计了来流马赫数为4.0且进出口形状适应弹体安装要求的双模块弹用内乘波式进气道;此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获得了低马赫数下进气道的三维波系结构和流动特征。研究表明,进气道溢流口位置是影响内乘波进气道起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溢流口位置由两侧改至最下端后,起动马赫数由3.6下降为3.3;采用单模块方案,溢流口设置在下端后,起动马赫数下降为3.25。此外,设计内乘波式进气道基本流场也对起动性能有影响:设计出口马赫数不变,双模块方案下,入口气流偏转角每增大2°,起动马赫数约下降0.1;单模块方案下,提高入口气流偏转角最大可使起动马赫数下降为3.1;进气道内收缩比对起动能力的影响体现在入口气流偏转角不变时,进气道起动能力仅取决于内收缩比,设计出口马赫数每增加0.2,起动马赫数约减小0.2。研究所分析的各个弹用内乘波式进气道在设计条件下均可捕获99%的来流,在扩大了工作马赫数范围的同时,保持了高流量捕获性能和高总压恢复系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射频中和器的工作原理,并且设计了射频中和器结构,实现了射频中和器的稳定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射频中和器能够稳定引出电子束,有效中和离子束;在射频中和器不启动时去除函数峰值去除率仅有6nm/min,射频中和器正常工作时去除函数峰值去除率达到了72.5nm/min;并且射频中和器的中和能力与空心阴极中和器相当。因此,射频中和器满足光学加工对中和能力的需求,具备应用于光学加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5.
适航设计保证能力建设是TSO设备研制单位进入民用航空市场的必由之路。对民机及TSO设备研制过程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适航设计保证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工作对适航设计保证能力建设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6.
航空发动机叶片丢失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对近年来航空发动机叶片丢失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述了叶片丢失过程相关的力学问题,重点探讨了叶片丢失激励下转子和整机结构系统的瞬态动力特性以及持续生存能力方面的力学机理、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成果,包括叶片丢失过程中的载荷及力学行为、整机动力学建模和求解技术、整机和机理性的试验研究等.研究表明:对于恶劣载荷环境下复杂结构系统,需要以整机系统为研究对象并考虑载荷时效特征,通过结构和动力学安全性设计策略提升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7.
不同波系配置的鼓包压缩面引起的激波/边界层干扰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对不同波系配置的鼓包压缩面引起的锥形激波和来流边界层干扰的流场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以总偏转角相同的单锥、双锥和等熵锥等3种外锥流场为基准流场,在来流马赫数为2.0的条件下,采用流线追踪法设计了3种鼓包压缩面。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这3种鼓包压缩面在不同马赫数下的三维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单锥鼓包,双锥和等熵鼓包流场中的涡量集中区明显减小,且涡核处的涡量值也有所降低;对于双锥和等熵鼓包,由于受到后续波系的干扰,其表面流动的拓扑结构不再呈现出锥形相似性;双锥与等熵鼓包具有和单锥鼓包相同的边界层排移能力,且这一能力不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而变化。此外,采用多波系配置能提高鼓包外压缩系统的总压恢复系数,波系数目越多,提升的程度就越大,且这一优势在高马赫数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各类航炮对地攻击目标特点,通过分析比较其穿甲能力大小,选用合适的航炮。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故障下高超声速飞行器安全再入飞行问题,考虑控制系统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参数、干扰和力矩故障,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自适应容错制导控制一体化(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IGC)设计。首先,针对分离通道的制导与控制(Separate channel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SCIGC)模型设计无法同时协调制导和控制系统容错能力的问题,考虑制导环和姿态环之间关系并建立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然后,针对一体化模型设计自适应滑模Backstepping容错控制器,并采用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在线逼近由未知参数和加性故障引起的复合干扰项;最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定理设计参数自适应律在线更新容错控制器,同时引入投影算子防止参数漂移以保证参数处于合理区间,从而完成自适应容错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案设计。在飞行器故障条件下,通过IGC与SCIGC控制策略的仿真对比,验证了自适应容错IGC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0.
根据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湖南省示范特色专业一飞机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rfI.通过构建符合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序组合实践教学项目,重点分析“进阶式”课程总体设计和教学情境设计方案,采用能力进阶的项目教学法着力培养飞机维修专业学生机体结构修理的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