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95篇
航空   265篇
航天技术   262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56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轮控小卫星姿态大角度机动递阶饱和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反作用飞轮的小卫星姿态大角度机动控制,在反作用轮输出力矩受限、速率饱和的约束条件下,采用递阶饱和方法,即限制卫星每次姿态机动的最大偏差,对姿态偏差进行逐次消除。在毋需获知最优机动轨迹规划的情况下,可用于卫星任意时刻的姿态捕获和机动控制。数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控制算.去能够实现快速姿态机动任务,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2.
李雯  肖凯 《上海航天》2004,21(5):15-18
为改善航天器在自由飞行状态下的自旋稳定姿态控制精度,在分别采用消章和消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消章消偏综合控制方法,并选用带消偏约束的消章控制法,对桌细长型航天器的姿态控制进行了仿真试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法的姿态角控制精度较高,所用时间较短,可满足控制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主要研究了在有限推力情况下远程快速轨道交会的制导控制问题,提出了采用速度增益制导结合E制导的混合轨控方案实现两冲量轨道精确交会。通过仿真验证,各方向制导位置控制精度在100 m量级,各方向速度控制精度在m/s量级,2种制导方法能很好地实现交班转换。该方法工程可实现性好,可满足远程快速轨道交会制导要求。  相似文献   
34.
基于箭体系的最佳解耦姿态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连仲  王欣 《宇航学报》2006,27(4):783-786
提出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的一种最佳解耦控制方法。传统的运载火箭姿态控制,是通过对火箭在制导坐标系(发射惯性坐标系)中定义的欧拉角,形成俯仰、偏航、滚动三个独立回路的姿态控制指令,控制弹体姿态稳定、快速地跟踪指令姿态角。由于控制力矩是分别绕箭体轴给出的,而箭体轴通常与欧拉角的瞬时转轴不重合,所以造成三个控制回路的耦合(只有当偏航、滚动姿态角皆为零时才完全解耦),因此欧拉角控制的解耦问题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课题,并给出了一些解耦控制方法,但都比较复杂,实现困难。本文提出的最佳解耦控制方法是基于箭体坐标系的,该方法是根据实时确定的箭体系到指令箭体系的方向余弦矩阵,确定一组箭体系分别绕各轴的转角△θx1,△θy1,△θz1,即箭体各轴同时转动角△θx1,△θy1,△θz1,后可使箭体系与指令箭体系重合,这样便保证了解耦和最小转角的最佳控制。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大范围机动变轨控制,也将适用于其它轴对称飞行器的控制。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介绍了大型捆绑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方案、工作原理和首发飞行试验结果,并将部分参数同美国航天飞机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6.
空间机械臂非完整运动规划的遗传算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戈新生  陈立群  吕杰 《宇航学报》2005,26(3):262-266,325
带空间机械臂航天器系统在无外力矩作用时,系统相对于总质心的动量矩守恒而变为非完整系统。由于非完整约束的不可积性,非完整系统的运动规划与控制比一般系统要困难得多。现利用非完整特性研究了自由漂浮空间机械臂的三维姿态运动控制问题。首先导出带空间机械臂的航天器三维姿态运动数学模型,并将系统的控制问题转化为无漂移系统的非完整运动规划问题。在运动规划中,根据最优控制原理和优化理论,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运动规划数值算法。通过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对空间机械臂及航天器三维姿态运动的非完整运动规划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7.
基于动态逆和神经网络的机动弹头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黄万伟 《航天控制》2007,25(3):13-16
机动弹头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它给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人员以极大的挑战。为了满足飞行稳定性要求,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本文构造了动态逆神经网络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了慢变量和快变量动态逆,引入了在线神经网络进行逆误差的补偿。实例仿真的结果表明:动态逆和在线神经网络的结合,能够实现弹头的稳定飞行。  相似文献   
38.
秦莉  杨明  王子才 《航天控制》2007,25(4):41-45
针对中制导段飞行时间长,空间拦截器需要进行一定的姿态机动,提出一种基于RBF网络的姿态控制器.建立了拦截器3个通道的姿态运动模型,对每个通道进行变结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变结构控制器增益通过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网络进行自适应控制,同时给出了稳定性证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拦截器中制导段的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39.
李波  陈晓斌  李国强 《宇航学报》2004,25(3):330-333
倾倒故障作为火箭待发段的一种故障形式,严重地威胁着航天员的安全。待发段倾倒应急救生的关键在于及时获取准确可靠的箭体姿态与倾倒信息,为指挥员实时提供可靠的逃逸判决依据。本文从应用角度,综合光学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火箭倾倒监测技术,并简要介绍了应用此技术实现的系统主要功能结构与性能特点。本文介绍的技术也可应用于其他需要定位与姿态监视测量的领域。  相似文献   
40.
小卫星的鲁棒自适应姿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景  刘良栋 《宇航学报》2003,24(3):235-239
对于中低轨道的小卫星而言,设计能克服参数不确定性及非参数不确定性影响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理论价值。考虑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及非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了小卫星的姿态动力学及运动学方程,设计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证明了该控制器可以保证控制系统全局一致最终有界稳定。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