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324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12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继军 《机场建设》2004,(3):41-43,40
在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中,运用滚球法理论对单支、双支、四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进行了比较全面地描述,但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三支避雷针情况,那么其保护范围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谈谈对三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确定方法,供大家参考,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2.
贾霖 《机场建设》2007,(3):24-26
济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是济南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于2001年3月经国家计委和民航总局批准建设,由英国维克多公司(方案设计)和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艺流程等)设计。新航站楼南北长465m,宽在50m到120m区间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3.
 针对国内飞机 MCS设计理论指导不足 ,MCS不能保证达到一级规范要求 ,提出以规范为目标 ,最优化设计 MCS的方法 ,并运用该方法对某飞机 MCS进行了改进设计 ,使该飞机的操纵品质在飞行包线内都达到一级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24.
在采用MIL-1797-STD有人驾驶飞机飞行品质规范检验某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品质过程中,在计算鹊克准则(即瞬时峰值比、上升时间及有效时间延迟)时,认为通过利用高阶系统传递函数求出的时间响应特性得出的结果比通过求解由飞机及控制系统组成的微分方程得出的结果更合理;在计算尼尔一史密斯准则时,提出了一种利用优化技术确定该准则的驾驶员参数kp和补偿τp1,τp2值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科技论文的投稿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作者的科技论文写作和成功投稿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以编辑的视角多方面解读影响科技论文投稿命中率的因素;结果从了解并选择所投刊物,撰写科技论文应有的几个注重,投稿时若干注意事项和策略等三方面分析了科技论文的投稿策略;结论论文投稿有技巧和策略可循,但是作者真正应下工夫的地方,不是囿于方法,也不是囿于投稿策略和人际关系,而是要多参加科研实践,掌握素材,勤于笔耕,保证论文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6.
27.
本文分析了热压罐着火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止热压罐着火的措施。  相似文献   
28.
校准规范是实施校准的基础。编写专用测试设备校准规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计量保证的基本要求。本文论述了编写组的组成、编写工作程序、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测量标准设备的选择以及校准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29.
4月11日,北京航空有限责任公司CCAR-135部运行合格审定颁证仪式在京举行,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向北京航空颁发了独立运营人运行合格证书和《运行规范》。据悉,目前北京航空筹备组已按照民航局的规  相似文献   
30.
测力仪器在动态力测量与静态校准中的表现有较大差异,因此动态力校准对广泛使用的动态载荷测量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两种典型的动态力校准方法及相应装置的能力状态进行简单介绍;然后结合实际校准与测量工作提出动态力校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动态力校准装置的力传递形式及相关设计参数对校准结果有较大影响;最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原则,为建立动态力校准装置给出需要考虑的设计参数,也为编制动态力校准的规范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