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661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139篇
航天   4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数学建模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及实践能力,因此,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数学建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72.
国务院新闻办4月2日下午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会上解读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情况并答记者问。万钢表示在十二五的科技工作中要把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力度,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方式,鼓励企业创新,完善并落实财税金融等各类激励措施,制定促进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73.
2010年,中国民航确立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2020年,民航强国逐步形成;2030年,全面建成安全、高效、优质、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实践证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得到民航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持,而实现民航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民航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本文重点论述在民航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民航科研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74.
<正>飞行教师是我院办学的主体,在完成教学训练任务、保证飞行安全、培养高素质飞行人才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建立科学、公正、高效、灵活的择优、竞争、考核、激励机制,发挥他们教学、科研、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意义重大。近几年,新津分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5.
各有关单位: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与创新,中国宇航学会拟于2011年8月组织召开中国宇航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76.
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是液压系统实现控制功能的常用元件,本文通过在某型号伺服阀产品工艺流程、关键零组件/工序工艺方法、工艺文件等方面进行超出传统方式的改进和试验,完成了其制造技术的创新性实践研究,优化了该类电液伺服阀生产模式,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能力.  相似文献   
7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先进焊接技术科研团队始建于1955年。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在航空宇航先进焊接材料、工艺、装备、自动化以及焊接结构完整性及断裂控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与技术优势。团队目前由近30名固定教学科研人员组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空天报国、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取得的系列科研创新成果为我国航空航天若干重点型号产品的研制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技术保障,同时承担机械工程相关专业热制造课程群的教学与改革研究,多年来培养了大批高水平人才。  相似文献   
78.
紫晓 《航天》2011,(9):22-25
8月18日,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迎来了10周岁生日。 10年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下,在用户和各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公司以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为战略目标,探索创新、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79.
本文首先阐明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认识,然后讲述怎样结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建立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而介绍丰富的教学实践,以及多层次、系列化和立体化的教材建设,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0.
夏丹 《航天》2010,(8):10-10
“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间隙,本刊记者对竞赛评委会主席、印度国家物理实验室行星科学和探索项目高级教授和协调人、印度“月球初航”项目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主席班德瑞先生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他对月球探测和国际合作部有很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