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163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研究了基于机匣测点信号进行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灵敏性问题.首先利用两个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进行了冲击响应试验,比较了滚动轴承处冲击激励引起的轴承座测点响应和机匣测点响应的差别;然后利用这两个带机匣的转子试验器进行了滚动轴承故障模拟试验,详细对比分析了轴承座测点信号和机匣测点信号的时域波形、频谱和小波包络谱.结果表明:当滚动轴承和机匣的连接刚度较小时,故障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传递到机匣上时会产生很大的衰减,然而利用传统的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包络解调方法仍然可以很好地诊断出外圈故障和内圈故障,对于滚动体故障的诊断效果略差.研究结果对于实际中基于机匣测点信号进行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2.
一种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磨损故障监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磨损状态监测对长轴尺寸大于10μm的故障敏感磨粒检测的需要,研制了多功能油液磨粒智能检测与诊断系统,克服了传统光谱分析对大磨粒不敏感的缺点,以及传统铁谱分析检测步骤烦琐的不足,可直接对流动的油液中大于10μm的运动磨粒进行检测.提出了油液运动磨粒的7个数字特征参数及其识别策略,实现了磨粒的自动识别,识别率基本上达到99%以上.利用实际的航空发动机油样进行了试验验证,并与传统光谱分析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较光谱分析具有更强的检测力和更优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93.
关晓颖  陈果  林桐 《航空学报》2016,37(11):3455-3465
为了全面评价特征子集的好坏,提高特征子集作为最佳子集的可靠性,以及更快找到最佳子集,提出了一种用于特征选择的多准则融合差分遗传算法。引入多个评价准则对特征子集进行评价,并对遗传算法的选择算子进行改进,有利于选出适应度高且具有重要特征的个体;同时,引入差分策略改进变异算子,提高种群多样性和算法搜索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滚动轴承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品质因子可调小波重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顶成  于德介  李星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12):3051-3057
针对轴承早期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号共振稀疏分解与品质因子可调小波重构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诊断方法首先对轴承故障信号进行共振稀疏分解获得高共振分量和低共振分量;然后对低共振分量进行品质因子可调小波重构,并结合峭度分析,筛选出最佳分析信号;最后对最佳分析信号进行希尔伯特解调分析,从而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信息.通过对仿真信号和实际故障信号进行分析,该方法能有效提取轴承故障信号中的冲击成分,凸显故障特征.   相似文献   
95.
多通道相关-自适应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多通道相关-自适应共振解调(MCC-ARD)方法 ,该方法使用冗余信号源采集故障信息,并利用谱峭度(SK)优化经验模态分解(EMD)的分解效率,根据互相关系数更加合理地选择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完成重构,对重构IMF进行包络解调,实现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通过对多通道相关-自适应共振解调方法的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克服了单一信号源系统修正能力差的缺陷,而且相频谱辨识率为传统EMD结合谱峭度共振解调方法的2.7倍,对滚动轴承故障的诊断结果更加清晰、准确。  相似文献   
96.
基于IITD和FCM聚类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玲 《航空动力学报》2018,33(10):2553-2560
基于Akima插值和固有时间尺度分解(ITD)中的线性变换,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固有时间尺度分解(IITD),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IITD近似熵(AE)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的诊断方法。采用IITD方法对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通过互信息分析,筛选出前3个含主要特征信息的固有旋转分量(PR),计算其近似熵值作为信号的特征向量,将得到的特征向量输入到FCM分类器中分析并得到分类结果。实验分析表明:分别与基于EMD、ITD近似熵和FCM聚类相结合的方法比较,该方法的分类系数更接近1,平均模糊熵更接近0,即此方法对滚动轴承的正常、内圈故障、外圈故障、滚动体故障信号以及对内圈的不同损伤程度信号均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97.
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算法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过程控制系统极其复杂,影响因素多,难以建立精确实用的数学模型,针对这一复杂过程,本文引入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算法,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对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仿真结果表明,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算法在过程控制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8.
针对目前滚动轴承内圈含单一点蚀故障模型无法真实再现实际故障发生过程的缺陷,基于接触理论,综合考虑内圈变形和故障实际尺寸等因素,根据滚动体通过内圈点蚀故障形变量渐变释放的客观事实,建立了1种滚动轴承内圈故障的动力学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瞬间释放变形量导致冲击力过大的缺陷。经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表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
齿轮滚轧成形技术是一种结合齿轮锻造成形优势和轧制技术特点的齿轮塑性成形新工艺.对齿轮滚轧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国内外有关齿轮滚轧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从工艺基础理论、数值模拟分析以及试验研究等方面给出了当前齿轮滚轧成形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未来齿轮滚轧成形技术研究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0.
《中国航空学报》2016,(3):831-842
During radial–axial ring rolling process,cooperative strategy of the radial–axial feed is critical for dimensional accuracy and thermo mechanical parameters distribution of the formed ring.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ring parts,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 is employ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optimize the cooperative feed strategy for radial–axial ring rolling process by combining it with an improved and verified 3D coupled thermo-mechanical finite element model.The feed trajectory is put forward to describ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radial–axial feed and three variables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feed trajectory.In order to achiev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four responses including thermo mechanical parameters distribution and rolling force are proposed.Based on the FEM results,RSM is used to establish a response model to depict the fun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ive response and design variables.Through this approximate model,effects of different variables on ring rolling process are analyzed connectedly and optimal feed strategy is obtained by resorting to the optimal chart specific to a constraint cond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