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5篇
航空   223篇
航天技术   82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分析了飞机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型号的渐变与突变等问题,从而论证“原准法”主要用于已有型号的改进、改型与系列化发展,超越这种用途的应用如仿制等,有历史条件的局限性。本文论证了正确的飞机设计方法应为“综合法”,以满足需要、博采众长、创新开拓、优化匹配为原则.  相似文献   
92.
随着无人机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无人机编队的协同能力及在复杂动态环境的自适应性,已成为“集群智能”的 1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对海上无人机多机协同航迹规划整体流程进行了分析,分别阐释了静态和动态场景下的多机协同规划方法。静态场景下主要采用分支定界法建立静态问题模型,为每架无人机划分作业区域、生成作业路径,使得整个巡检作业的航迹长度代价与作业时间代价最小;动态场景下主要针对气象变化、连续跟监、海域变化 3种突发场景,侧重于协同决策和路径规划设计对应的目标函数,采用启发式算法为整个巡检作业进行自适应航迹规划,以确保安全性和效率性。实验结果显示,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任务需求动态调整多无人机的巡检路径,快速给出不同突发情况下的最佳动态调整方案,以应对复杂的海上环境并动态规避障碍物。  相似文献   
93.
基于Lyapunov方法的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世杰 《宇航学报》2001,22(4):95-99
本文研究空间飞行器大角度资态机动的控制问题,为了克服大角度机动时使用欧拉角可能产生的奇异问题,文中使用四元参形式的微分方程来描述飞行器的运动,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本文应用Lyapunov方法设计在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器,这个控制器具有按指数规律变化的增益,它大大减小了对初始力矩的要求,最后,本文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所导出的控制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94.
卢山  徐世杰 《航天控制》2007,25(6):56-61
主要研究卫星远距离稳态伴飞的控制问题。首先,根据线性相对运动方程(C-W方程)设计了能实现稳态伴飞的变结构控制律,并证明了其在有干扰情况下的有效性。然后,推导了适用于远距离相对运动的非线性方程解析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伴飞控制律进行了改进,以实现远距离的稳态伴飞。通过仿真,比较了上述控制律的效果,证明了基于非线性相对运动的变结构控制能有效地实现远距离稳态伴飞。  相似文献   
95.
A technique for retrieving vertical distributions (profiles) of atmospheric gas constituents from data of passive remote sensing of the atmosphere is proposed. The goal of the technique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Bayesian) approach to solution of inverse problems is construction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or a sought quantity throughout the interval of the studied heights. It is assumed that initial data contain measurement noise, and a priori information about properties of the profile is used. It is proposed to approximate the sought profile by a function in the form of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is approximation allows optimal inclusion of a priori information into retrieval procedure, thus ensuring the most effective regularization of the problem.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is demonstrated on an example of retrieval of vertical ozone profile from data of ground-based sounding of the atmosphere in the millimeter wavelength range. Results of profile retrieval from model data and from spectra of radi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atmosphere measured in the Apatity (67° N, 33° E) in the winter of 2002–2003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96.
许坤梅  张平 《宇航学报》2005,26(5):547-552
为了解迷宫形导热套环与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对控制气流温度及压力的影响,采用整体求解法求解控制气流与多层套环之间的耦合传热问题。为确保计算结果在物理上的真实性,采用“假密度法”求解以温度T为求解变量的能量方程。计算得到了控制气流参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迷宫形多层导热套环的温度在不同时间点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流场的三维复杂结构使得每个小孔射流与各层套环的传热情况都不同,流体与固体区域之间的换热量随时间变化,其中内套环和中套环对流体的吸热量随时间的增长而急速下降,从而导致控制气体的温度和压力都随时间而逐渐增大。计算所得的控制气流温度和压力与试验测量值的变化趋势相同,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针对空间站在轨运营出现突发任务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规则的任务重规划方法,满足了方案重规划的快速响应需求。根据任务执行的连续性特点和冲突状态,建立了空间站突发任务规划领域模型。考虑重规划过程中任务包含活动间复杂约束关系传播的影响,提出了时间回溯迭代冲突化解策略,同时依据任务执行时间间隔,提出针对间隔插空的时间冗余启发式规则。基于时间回溯迭代冲突化解策略和时间冗余启发式规则,对原任务执行计划进行实时重规划,实现了突发任务的快速响应。应用算例分析表明,提出的重规划方法可以成功地满足空间站突发任务规划需求,实现实时更新空间站在轨任务执行详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针对边界匀速向外发散且整体按一定速度移动的危险天气影响区,考虑高空风对飞机航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改航模型,包括改航判断模型、两段式改航模型和航迹检查模型。首先,设计了判断是否需要改航及改航侧选择的程序及启发式算法;然后,设计了航迹检查模型以检测航线与动态凸多边形危险区是否有冲突,并通过反复调用启发式算法来消除冲突,使飞行航迹以最小的角度调整获得最短改航航程。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以层压板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复合材料C型框结构的工程分析方法,并通过试验给出了C型框结构设计许用值。通过工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说明此工程分析方法可用于指导C型框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0.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of horizontal pneumatic conveying under different gravity environments is evaluated. An Euler–Lagrange approach validated versus ground experiments is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relevant particle variables such as particle mass flux, mean conveying and fluctuating velocities in terrestrial, lunar and micro-gravity conditions. Gravity reduced computations predict a reduction in the global particle–wall collision frequency. Also, in the case of low wall roughness and small particle mass loading, reduction of gravity acceleration implies an increase of particle–wall collision frequency with the upper wall of the channel affecting greatly the particle mass flux profile. In the case of high wall roughness and/or high particle-to-fluid mass loading (i.e., around 1.0) particle conveying characteristics are similar in the three gravity conditions evaluated.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both, wall roughness and inter-particle collisions reduce gravitational settling.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gravity on the additional pressure loss along the channel due to the conveying of the particles is much redu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