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0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810篇
航空   2135篇
航天技术   462篇
综合类   290篇
航天   4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目前在航空领域发展非常迅速的ARALL层压板结构和芳纶预浸料的制造工艺,预浸料在具有高的抗疲劳特性和拉伸特性的ARALL层压板结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承力和抗疲劳作用。本结构所采用的制造方法是纤维拉伸法,是一种能使ARALL结构的铝板层具有残余压应力,使纤维层具有残余拉应力的方法,从而改善了材料本体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52.
本文针对裂纹扩展的Willenborg-Chang模型,提出了如何合理地选择参数,怎样对残余塑性区尺寸进行修正及随机加载谱的处理。通过实验和计算结果的对比,说明上述想法的正确性,并提出Willenborg-Chang模型更适用于较长裂纹的寿命估算。  相似文献   
53.
在战时,舰船会由于卫星信号受干扰等情况影响而无法获取准确的当地地理位置信息。这就需要船舶能够在行进中估计纬度。为提高纬度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舰船行进中纬度估计算法优化及误差抑制方法。首先利用重力加速度在惯性坐标系的投影,构建几何解析方程求解一定精度的纬度信息。通过选取重力加速度最优积分区间,提高了动基座条件下的纬度估计精度。行进中的舰船易受风浪等因素影响,导致罗经测量的地球自转角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受到严重干扰,因此纬度估计精度下降。针对该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对外部扰动误差进行抑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舰船行进中的纬度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54.
30CrMnSiA钢的真空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空热处理是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的新技术。本文将30CrMnSiA钢采用真空炉、空气炉、盐溶炉热处理,对其组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0CrMnSiA钢经过真空热处理,其综合力学性能尤其是弯曲疲劳强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5.
燃气轮机滚动轴承故障模式及延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燃气轮机滚动轴承常见的10种故障模式及其产生原因,研究了相应的延寿方法及其延寿机理。  相似文献   
56.
利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和蠕变实验机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下Rene’220合金室温及700℃的拉伸性能和700℃高温持久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一次和二次时效温度的升高,室温和高温强度呈下降趋势,而高温持久寿命随两次时效温度的变化均存在一个最大值,合金强度和持久性能最佳结合的时效制度为:830℃/4h/炉冷+760℃/10h/空冷。  相似文献   
57.
疲劳寿命估算的线性累积破坏率准则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新的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线性累积破坏率准则,其物理意义明确,简单明了。在对恒幅载荷疲劳寿命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求出对应的疲劳寿命概率密度函数,从而利用线性累积破坏率准则可估算出变幅载荷下结构的疲劳寿命。线性累积破坏率准则没有限定试验条件和疲劳寿命分布形式,因此对一般环境下和腐蚀环境下的疲劳均具适用性。利用两组疲劳试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中值寿命附近预测寿命与实测寿命非常接近,精度较高、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3D-C/SiC复合材料拉-拉疲劳模量和电阻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温最大应力为250MPa,应力比R=0.1和频率为60Hz条件下,对3D-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拉-拉疲劳试验。用共振法和电阻增量仪分别测试了杨氏模量及电阻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增加,杨氏模量呈显著下降,缓慢下降和突然下降的变化规律。杨氏模量的下降大部分发生在疲劳循环的前600次。缓慢降低阶段约占疲劳寿命的94%以上,此阶段杨氏模量变化率与循环次数的对数近似呈线性关系,电阻变化率除首次循环降低外,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一直在增加。增加规律大致可分为缓慢增加,台阶式增加和急剧增加三个阶段。材料的电阻变化率基本反映了纤维的损伤程度和破坏形式,可作为表征复合材料纤维损伤的有效参量。  相似文献   
59.
生态环境材料——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天民  郝维昌 《航空学报》2002,23(5):459-466
 生态环境材料是近年来在先进材料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研究领域。简要介绍了生态环境材料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哲学基础,从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材料和物质的再生循环、与生态系统相协调的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与材料科学相关的生态工程等几方面对生态环境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0.
屈服强度与裂纹形成寿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修麟 《航空学报》1989,10(8):439-442
 一般认为材料的疲劳损伤和裂纹形成是由循环局部塑性应变引起的。因此,提高材料对微量塑性变形的抗力(为屈服强度、比例极限),将有利于提高其疲劳形成门槛值,延长裂纹形成寿命,从而延长疲劳总寿命。然而,材料的微量塑性变形抗力对疲劳性能的影响,仍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所以在一些单位的产品设计和生产检验中,似未规定对屈服强度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