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370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01.
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和增材制造等先进制备技术,以其特有的少切削、无切削、节能、环保等优势,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金属粉末作为重要原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零部件的性能,金属粉末的制备技术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总结了主流金属粉末的制备技术,包括水雾化法、气雾化法、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和组合雾化法,主要介绍了其雾化原理、影响因素、优缺点及研究现状,并对雾化法制备金属粉末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2.
以2.5D无纬布/网胎叠层针刺预制体为增强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和树脂浸渍裂解法制备了密度约1.35 g/cm3的热解碳C/C、热解碳+树脂碳C/C两种坯体,再经反应熔渗获得C/C-SiC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碳基体组分C/C材料的熔渗特性及其微结构、拉伸性能及氧乙炔烧蚀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比热解碳的“薄壳”型孔隙结构,树脂碳的“狭缝”型孔结构增大了液Si与碳基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熔渗动力,获得致密度和SiC含量高的C/C-SiC复合材料,提升抗烧蚀性能,在氧乙炔火焰下经400~600 s烧蚀的线烧蚀率降低24%,但树脂碳对液Si的诱导渗透增加了骨架承载体的损伤,使树脂碳+热解碳基C/C-SiC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104±3)MPa低于热解碳基C/C-SiC的(118±3)MPa。  相似文献   
503.
采用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了B4C体积分数约为60%的B4C/ZL301复合材料,对基体材料和B4C/ZL301复合材料微观组织、显微硬度、摩擦磨损及压缩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的B4C/ZL301复合材料组织致密,增强相颗粒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提高:平均显微硬度为252.00 HV,比铝合金基体(72.08 HV)提高了249.6%;平均摩擦因数为0.214,较铝合金基体(0.385)明显减小;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相对于基体材料提升了9.1%。  相似文献   
504.
热障涂层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热障涂层在涡轮叶片的应用需求出发,研究了陶瓷热障涂层的材料与制备方法,介绍了热障涂层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工艺特点,解决了热障涂层在喷涂过程中所产生的堵塞气膜孔、减小排气面积、降低疲劳性能、遮挡等方面的难点问题,给出了热障涂层叶片在试验和试车中的考核结果。  相似文献   
505.
为了有效地解决航空发动机导管弯曲成形时的回弹问题,开展了0Cr18Ni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工艺试验,采用单一变量 法研究了管径、壁厚、相对弯曲半径、弯曲角对回弹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数值仿真和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弯曲速度、弯模间隙等工艺 参数,以及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硬化指数对弯曲回弹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弹角与弯曲角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当弯曲角在180° 以内时,回弹角为1.6°~6.0°;建立了回弹角预测线性方程,预测误差在[-0.425°,0.502°]内的概率为99.74%,并基于此方程开展了全 尺寸导管的回弹角预测和补偿工艺试验;在各工艺参数中弯曲速度和弯模间隙对回弹角的影响较大,可引起大于0.5°的偏差,而 因材料参数变化导致的回弹角变化不超过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