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87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油气分离式缓冲器的静压曲线特性、P0的测量误差、落震容差减油试验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油气分离式缓冲器的摩擦系数μ可以介于0到5%之间;温度和压力表对P0的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落震容差减油试验要考虑串油漏油和漏油的情况;在给油腔灌油时,要尽量排尽里面的空气。  相似文献   
82.
作者普对横向气流中单个直射喷嘴下游稳定器表现集油问题做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且两者符合的很好^[1,2]。本文利用以前结果,引入Longwell均匀搅拌器反应模型^[3]。考虑了稳定器油膜蒸发,回流区化学反应等因素。对稳定器回流区的气态油气比,燃烧效率和稳定工作范围做了深入的分析,得出来流参数,喷嘴口径,稳定器几何尺寸及位置对上述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84.
油气分离器     
本文扼要介绍了用一间液压系统的油气分离器的基本性能,对部分技术要求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85.
带U型槽射流缝隙式稳定器燃烧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提出的带U型槽射流缝隙式稳定器(简称U型)进行了热态燃烧性能的试验研究,并与V型和双V型稳定器进行了对比。燃烧试验表明:在特定供油方式下,V型和U型稳定器的点火性能好,双V型最差;U型稳定器的燃烧效率最高,双V型次之,V型最差。这些结果说明了本文提出的U型稳定器能够很好地改进双V型稳定器在上游用雾化槽供油时点火困难和火焰稳定性差的不足,兼具蒸发式稳定器和双V型稳定器的优点。冷态流场测量结果表明:U型稳定器在稳焰槽内的流动具有三元结构,在稳定器下游形成较双V型稳定器更强的回流区和低速区,从而使其具有较双V型稳定器更好的点火性能和火焰稳定性。   相似文献   
86.
通过CFD(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研究了调节喷入轴承腔内的混合油流量对腔内压力、气液两相分布规律的影响以及油气比的变化对轴承润滑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油流量增大时,油气比增大,但轴承腔内压力分布规律基本不变,滚珠和保持架上受力不均效果增加;气液两相在轴承腔上游分布不均匀,滚珠位置对分布有影响;滚珠和保持架上油膜厚度分布不均,混合油流量的增加并不代表润滑效果的提升;混合油的冷却作用大于空气,油气比增大时可以增强轴承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87.
油气匹配及后体进气量对TVC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一种以煤油为燃料的驻涡燃烧室(TVC),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前体油气匹配进行几种结构改进,并在试验中重点进行油气匹配和后体进气量的改变对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针对其应用于涡轮前及涡轮间二级燃烧的前景,试验中驻涡燃烧室仅采用凹腔供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供油蒸发管的燃烧效率比改进前提高了12%;在试验条件下,当凹腔当量比小于1.5时燃烧效率达到95%以上.各个方案在不同工况下,出口热点温度分布系数f在0.050.015之间.   相似文献   
88.
高速开关阀在起落架半主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o select or develop an appropriate actuator is one of the key and difficult issues in the study of semi-active controlled landing gear. Performance of the actuator may directly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semi-active control. In this article, parallel high-speed solenoid valves are chosen to be the actuators for the semi-active controlled landing gear and being studied. A nonlinear high-speed solenoid valve model is develope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magnetic satu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verified by tes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ule of keeping the peak load as small as possible while absorbing the specified shock energy, a fuzzy PD control rule is designed. By the rule controller parameters can be self-regul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mi-active control based on high-speed solenoid valv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and reduce impact load during landing.  相似文献   
89.
驻涡区进口结构参数影响TVC燃烧性能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驻涡区的空气、燃油供给位置和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是影响驻涡燃烧室性能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研究中把4种驻涡区油气进入位置和3种掺混空气孔位置组合成7组油气参数,在不同进口温度和进口流量下开展了相应的燃烧性能试验,获得了点火性能、贫油熄火特性和燃烧效率与7组油气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得出了第7组组合参数是综合性能最好的驻涡区油气进口参数.   相似文献   
90.
为便于开展涡扇发动机过渡态控制规律的正向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定状态控制规律设计方法。通过固定发动机加减速过程中的转速状态量,逆向求解满足物理约束条件的最优燃油量,获得发动机最优加减速控制规律。以某涡扇发动机为例,使用该方法基于部件级模型动态仿真分别设计了发动机过渡态开环油气比控制规律与闭环转子加速度控制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控制规律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满足最短加减速时间的要求,发动机高、低压转速仿真曲线与设计状态一致,发动机涡轮出口总温、燃烧室余气系数和喘振裕度等主要参数均未超限,验证了所提出的涡扇发动机加减速控制规律定状态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