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0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216篇
航空   1562篇
航天技术   324篇
综合类   214篇
航天   54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41.
介绍了安装有后移式微型后缘装置(Rearward Mini-TED)的NACA23012翼型流场结构的低雷诺数风洞实验结果。实验采用PIV技术采集了不同迎角时翼型周围的速度分布,测量了后缘附近 Mini-TED周围的详细涡旋结构,并与NACA23012原型翼型周围流场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该 Mini-TED对翼面流动分离特性造成的影响,本实验以弦长为特征量的雷诺数为Re≈1.3×105。实验结果显示,Mini-TED对上翼面的流动分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在较大迎角时更为有效,并且上翼面流速均高于对应迎角时原型翼型的翼面速度;下翼面流动在Mini-TED前方形成局部的低速区,造成静压升高,同时 Mini-TED 上方观察到对涡结构,形成低压区,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将导致后缘产生附加升力,增加翼型的低头力矩。上下翼面间的速度差比原型翼型有所增加,使翼型获得更高的升力。  相似文献   
942.
火星地形测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火星地形测绘是开展火星科学研究的基础。介绍了与地形测绘相关的火星探测任务,并对地形测绘传感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火星地形测绘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基于SPICE库建立火星表面线阵影像严密几何模型的方法。讨论了火星地形测绘摄影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光束法平差、密集匹配以及多线阵拼接等关键技术。在总结现有火星地形测绘任务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开展火星地形测绘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3.
不锈钢板式热沉具有低温性能好、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外航天器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中,是热沉发展的新趋势.为掌握不锈钢板式热沉的加工工艺,建立不锈钢热沉液压胀形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滚弯预成形工序、边界压紧力和焊点布局等工艺参数对热沉位移分布、应变分布和厚度分布的影响,以及焊点布局、胀形压力对流道高度和...  相似文献   
944.
就机载拖曳式诱饵对对空导弹末制导雷达单脉冲角度跟踪系统进行角度欺骗的三种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机载拖曳式诱饵对雷达进行角度欺骗干扰的三维计算模型,提出导弹在分辨出飞机和诱饵前瞄准的能量中心可能位于载机和诱饵的连线之外,并对三种干扰方式下脱靶量随角度、电压幅度比变化的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战术运用原则。  相似文献   
945.
初始定位误差对捷联式惯导系统水下初始对准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此问题,基于捷联式惯导系统非线性误差模型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载体系测速辅助捷联式惯导系统精对准。首先在水下单应答器定位技术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初始定位误差对捷联式惯导系统水下动基座初始对准结果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而后基于船载实测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水下动基座对准半物理仿真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下初始位置的定位误差在200m以内时,初始定位误差对捷联式惯导系统动基座精对准的姿态对准结果基本没有影响;会给精对准过程中的位置误差估计带来与初始定位误差相同大小的常值误差。  相似文献   
946.
触地关机模式下的着陆器软着陆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触地关机软着陆模式下的某型着陆器为研究对象,建立其软着陆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仿真模型,结合优化方法与多岛遗传算法(MIGA)确定了着陆器的极恶劣地形工况参数,并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了反映极恶劣工况下着陆器速度参数与稳定性指标值之间映射关系的代理模型。将着陆器速度参数做离散化处理得到样本点,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计算了各样本点对应的软着陆稳定性指标值,基于计算结果给出了各项软着陆稳定性指标的云图和三维速度稳定性边界,并得到了综合各项稳定性指标的着陆器速度稳定性边界。分析结果可直观地确定保证着陆器安全着陆的速度取值范围,为着陆器速度的合理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7.
阵列射流冲击冷却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问题,为了验证受冲击表面强化传热结构对优化两相射流冷却性能的有效性,结合高速显微摄像手段,研究了不同肋化表面结构形态对受限式阵列射流冷却的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设计了2种含不同肋化表面形态:光滑切割针肋(0.6 mm×0.6 mm×1.0 mm)、外覆多孔烧结层的粗糙针肋(粒径为73~53 μm)。实验使用无水乙醇为工质,以光滑表面的射流冷却热沉为对照组,入口温度均为20℃,在固定工质流量7.5 mL/s下,随着加热热流密度由5 W/cm2增加至100 W/cm2时,热沉的换热系数均持续上升但增幅逐渐减小,未明显观察到沸腾相变的发生。对固定热流密度82.6 W/cm2、80.5 W/cm2改变工质流量(射流雷诺数)的实验工况,当工质流量由7.5 mL/s逐渐降低至1.0 mL/s时,可以非常明显地观测到射流腔内部工质由分层湍流逐步进入泡状流、弹状流及环状流,其分别对应起始沸腾区、核态沸腾区及膜态沸腾区。   相似文献   
948.
根据自然界中相互熟悉程度较高的是一类的特点,提出举手表决法。举手表决法需要的参数较少,且分类之前不需要定义类的个数。通过使用举手表决法进行基因分类时,得到较好的结果,从而反过来证明举手表决法在分类方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9.
两种不同注水方式的燃气蒸汽式发射系统内弹道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逐渐注水冷却与集中注水冷却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不同注水方式下发射动力系统结构的差异、注水的特点及其对发射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用于预估和比较不同注水方式下发射系统内弹道性能的系统化程序。计算结果显示,不同注水方式下导弹在发射筒内运动加速度、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发射筒内工质气体状态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燃气蒸汽式发射系统的设计和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0.
为高效得到复杂柔性多体航天器的动力学方程解析表达式,研究了系统动力学方程自动编制技术。首先,基于Kane方法推导了构型简单的链状多体系统动力学显式方程;然后,根据方程中各项物理意义和分布规律,开发了适用于树状构型多体航天器的解析动力学方程输出程序,并运用Latex软件对输出文本进行二次编译,增强输出复杂数学公式的可读性。所得方法极大地简化了对此类航天器的建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