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拖曳式诱饵干扰关键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曳式诱饵现已成为欺骗和威胁雷达导引头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介绍了机载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对PD雷达的干扰原理和系统结构,并分析了诱饵的工作过程,重点对其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和仿真。指出必须在目标脱离雷达波束之前检测到干扰才能进行有效的干扰对抗,并给出了影响目标与诱饵频谱分离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有源拖曳式雷达诱饵能够实现角度欺骗、距离欺骗、速度欺骗三重干扰效果,它通过电缆与被保护目标相连接,两者具有相同的运动特性,载机和拖曳式诱饵在距离、速度和角度上分辨不出来,导引头的响应会成为两个射频源的复杂函数,这将产生一个角度误差,从而增加了导弹的脱靶距离。为了提高雷达抗拖曳式诱饵能力,从空间角度分辨力入手,在常规单脉冲雷达系统结构上,利用了结构的冗余信息,提取对角线差通道的接收信号,然后与和通道、俯仰差通道、方位差通道联合建立方程组,求解得到目标和诱饵的角度信息,并对两者的信号幅度进行了分离,提出了诱饵识别的方法。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拖曳式诱饵干扰通过与目标协同运动形成雷达波束内的两点源,诱骗雷达波束指向,实现真正意义的角度欺骗。以典型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为例,首先通过对拖曳式诱饵干扰流程、干扰原理以及样式的分析,揭示干扰的本质和特点;然后在两种典型动态场景下,从静止三角几何以及动态过程两方面详细分析了干扰的时频特性,揭示了目标与诱饵特征差异的变化规律,为干扰对抗提供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基于机载拖曳式诱饵会对雷达导引头形成双点源干扰这一背景,对拖曳式诱饵对抗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拖曳式诱饵形成干扰的原理,针对拖曳式诱饵不能够对红外导引头形成干扰这一特点,基于雷达/红外信息融合技术,对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对抗拖曳式诱饵技术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双模寻的目标检测跟踪流程。最后在干扰条件下利用雷达/红外信息融合技术对目标跟踪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半主动寻的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制导方式的地空导弹系统与携带拖曳式有源诱饵的突防飞机的末端拦截过程模型。仿真模型计算了在各种战术配置参数下的导弹对飞机的脱靶距离 ,作为有源诱饵角欺骗干扰效果的评估指标。并由此得出了对抗双方应该采取的最佳战术参数配置。  相似文献   

6.
美空军Wright实验室于1997年10月开始实施单脉冲角度干扰综合对抗(MAJIC)计划,要求企业界提供实施方案,以对抗某些防空和跟踪雷达,达到阻止导弹发射的目的。众所周知,与机上或吊舱对抗设备相对应的拖曳式诱饵,可有效地对抗处于攻击最终状态的单脉冲雷达制导导弹,此时弹上导引头正快速接近它欲攻击的目标。然而拖曳式诱饵系统的不足在于它不能“保持住攻击中的导弹”,或者,地基雷达由于存在干扰,不能精确捕获或跟踪飞机目标,从而中止向迷盲中的导弹发射(信号)。  相似文献   

7.
陈义  崔艳鹏  钟昭 《航天电子对抗》2011,27(5):10-12,60
有源拖曳式诱饵是一种对导弹武器系统行之有效的干扰措施,了解其可能施放的干扰信号样式,有助于研究导弹对抗有源拖曳式诱饵干扰。通过数字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干扰信号样式对PD导引头所造成的干扰效果,分析了导引头可采取的抗干扰措施,以及后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根据机载火控雷达的性能特点,针对中远距空战面临的电子干扰环境,首先分析和探讨了机载火控雷达的抗干扰技术措施,给出了抗噪声干扰、距离欺骗干扰、速度欺骗干扰、角度欺骗干扰和消极干扰的一些具体方法。然后,从战术使用的角度探讨了机载火控雷达的抗干扰方法,提出了机载火控雷达与欺骗干扰协同、编队协同以及电子防护的战术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9.
拖曳式有源射频诱饵干扰防空导弹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北约轰炸南联盟时 ,美国B - 1B轰炸机队使用空中拖曳诱式饵AN/ALQ 5 0做过试验 ,该诱饵共诱骗了 1 0枚已跟踪轰炸机的南联盟防空军的地空导弹 ,只有一枚诱饵被导弹直接命中。由于诱饵所起的作用 ,挽救了价格昂贵的轰炸机和机组人员生命。探讨拖曳式诱饵干扰雷达寻的制导的角跟踪系统和速度跟踪系统 ,并且介绍国外拖曳式诱饵的研制现状及其动向  相似文献   

10.
美海军安排于1999年3月底在海军空战中。乙(加州ChinaLake),用QF-4靶机,测试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拖曳式诱饵,以对付红外制导面空导弹和高射兵器的寻的器阵列。这种拖曳式诱饵为先进机载投掷式诱饵(AAED)计划的红外类型,A\/AI。I:-50(V)投掷式干扰投放系统是AAEI)的射频诱饵部分,已由Rayth,on系统公司研制和生产。原型ALE一SO系统由发射器(含有许多诱饵弹仓),发射控制器(包括诱饵控制,监听电子设备和电源)和拖曳式诱饵组成。发射器可以定做,以适应不同的飞机装备需求。装有灵巧红外传感器的导弹,很容易鉴别…  相似文献   

11.
机载红外面源诱饵弹在现代空战中具有重要作用。简要分析了机载面源红外诱饵弹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机理、作用特点以及主要技术指标要求。介绍了几种型号的国外先进机载红外面源诱饵弹,包括其载荷、尺寸、使用平台等,对机载红外面源红外诱饵弹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新的姿态四元数匹配传递对准方法,并以载机姿态四元数与弹体姿态四元数的四元数乘积作为量测量,推导了姿态四元数匹配量测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载机平台失准角、弹体平台失准角、弹体安装误差角和机翼颤振变形角为小量的情况下,这些量与量测量之间的关系。推导了传统的姿态角匹配传递对准方法量测方程,与之相比,姿态四元数匹配量测方法明显降低了计算量,并分别对两种姿态匹配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新的姿态四元数匹配方法与传统姿态匹配传递对准方法具有相同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相关匹配的弹道中段目标章动角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立  周剑雄  卢再奇  陈光辉 《宇航学报》2010,31(12):2635-2643
章动角是弹道中段目标的重要进动特征,可用于识别弹头和诱饵。首先提出了基于相关匹配的章动角估计方法,将观测的目标雷达截面积(RCS)序列与不同参数下的RCS序列模板进行相关匹配,搜索匹配函数的最大值,从而得到章动角的估计值。然后给出了具体的实现算法,将初始时刻的采样间隔设置为脉冲重复周期(PRI)的整数倍或1/K(K为整数,且K≥2),在此基础上减少了匹配函数的计算量,并且可通过单层或多层相关匹配来估计章动角。仿真结果表明,由于RCS测量存在系统误差,相关匹配的章动角估计性能远优于最小二乘匹配。同时分析了全姿态RCS数据的角度采样间隔对相关匹配估计性能的影响。最后比较了多层相关匹配和单层相关匹配的估计性能和计算量。  相似文献   

14.
拖曳式诱饵释放时机和释放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拖曳式诱饵的使用中,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一是诱饵释放时机;二是诱饵释放过程。首先对诱饵的释放时机进行论述,给出诱饵最佳释放时机;然后采用数学方法,建立诱饵释放过程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得到了较为准确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5.
伴飞诱饵支援条件下无人飞行器协同作战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复杂的威胁环境,介绍了伴飞诱饵在体系作战条件下的应用情况;基于排队论的突防概率模型,研究了伴飞诱饵支援条件下,无人飞行器的协同突防概率和效费比:提出了作战体系作战时效性的概念;建立了火力对抗条件下无人飞行器打击防空导弹防御体系的Lanchester方程,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伴飞诱饵对作战时效性的贡献。研究表明,排队论和Lanchester方程用于伴飞诱饵条件下的无人飞行器协同作战效能研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翔目标的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双通道并行跟踪算法。首先对比分析了目标的弹道轨迹,目标角度域参数相比位置域参数存在更显著的变化规律,为了在雷达测量直角坐标系下跟踪,采用倾角和方位角代替航迹倾角和航向角,将倾角变化率和方位角变化率描述成零均值正弦自相关随机过程,分别建立了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的角度域模型。然后将目标轨迹分解到纵向观测平面和横向观测平面,通过量测数据预处理、双通道并行滤波、输出状态合并,实现目标的三维跟踪。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设置了算法中两个通道的机动模型的参数,分析了过程噪声对跟踪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跟踪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