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213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两组ZAO薄膜,使用60Co放射源对一组薄膜进行了γ射线辐照,在原子氧地面模拟设备中对另一组进行了原子氧辐照,并对辐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学特性的表征。结果表明,较高剂量率的γ射线辐照会降低薄膜的结晶程度,而低剂量率的辐照有相反作用。γ射线可激发薄膜中的电子,提高其载流子浓度,最大比率为16.39%。AO辐照仅对ZAO薄膜的表面具有氧化效应,导致表面化学成分中晶格氧比例的提高和薄膜载流子浓度的下降。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大,载流子浓度的下降比例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2.
33.
自修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颖的智能结构功能材料,通过实现微裂纹的自愈合,为预防潜在的危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一些重要工程和尖端技术领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通过研究自修复体系的结构与修复性能的关系,修复剂的修复机理,以及修复过程的动力学,从而研制出在使用环境下可长期储存,对裂纹能进行快速高效自修复的材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以二维编织碳纤维碳布为预制体,采用聚铝碳硅烷(PACS)为聚合物前驱体,应用化学气相渗透(CVI)结合聚合物浸渗-裂解(PIP)工艺制备微量Al掺杂2D C/SiC复合材料。研究微量Al掺杂对C/SiC微观结构、力学、热膨胀和氧-乙炔焰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微量Al未改变C/SiC的微观结构和热膨胀性能,也未降低其韧性和强度;但微量Al掺杂提高了C/SiC的抗烧蚀性能,含微量Al的SiC氧化形成微量Al熔于SiO2的固熔体,微量Al提高了SiO2的黏度和致密度,减小SiO2挥发,较未掺杂Al的C/SiC相比,线烧蚀率降低了26%。  相似文献   
35.
从两会看低成本有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材料及工艺促进工程学会(SAMPE)今年在美国加州召开的第42届年会及在该学会的欧洲分会召开的复合材料会议上,研讨了一个共性问题,即如何降低复合材料的总成本。这是一个目前全世界航空界共同关心的热点。为此,一些新的工艺得到开发。本文拟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6.
微波与红外兼容的新型隐身材料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报道导电高聚物在3cm 波段的电磁参量、吸收特性以及它在8~20μm 的红外波段的红外发射率特性的研究结果。以此为依据结合导电高聚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它的物理化学特性评价导电高聚物作为兼容微皮和红外隐身材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7.
用TGA研究了ATS、PEK-C、PES-C、PSF、PES及其共混物形成的SIPN的热稳定性和热降解动力学,并讨论了其降解机理。ATS固化物的热稳定性、降解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与固化条件有关。热稳定性、E和A从高到低顺序为热塑性树脂(TP)>共混物>ATS。酚酞基与异丙撑基都为热稳定性较差的基团。  相似文献   
38.
聚碳硅烷是以硅碳键为主链的有机硅聚合物。它在非氧化性的气氛中经高温处理可转变成碳化硅,是制备连续碳化硅纤维及其他碳化硅材料的先驱体。本文对聚碳硅烷的合成方法,结构性能及其应用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39.
本工作借助接触角测定技术,系统研究了炭黑填充高密度聚乙烯、石墨填充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热力学,对复合材料NTC现象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就改善复合材料作为热敏器件使用的可靠性提出了初步的意见。  相似文献   
40.
新型导电聚合物微波吸收剂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