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202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F1 35发动机是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 - 35飞机研制的 ,有 3种型别 ,即常规起落型F1 35 -PW - 1 0 0、舰载短距起落型F1 35 -PW - 40 0和STOVL型F1 35 -PW- 6 0 0。主合同商PW公司负责F1 35主发动机的研制和系统集成。分合同商RR公司负责轴驱动的升力风扇、三轴承偏转喷管和滚转喷管的研制。HamiltonSund strand公司、挪威的VOLVO航空公司 (VAN)、DucommunAeroStructure(DAS)公司、Unison工业公司和丹麦IFADA/S公司也参与了F1 35发动机的研制。  F1 35发动机于 2 0 0 2年 5月成功地通过了初步设计评审 ,2 0 0 3年 5月…  相似文献   
142.
航空发动机的防喘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速和喘振现象严重影响航空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和飞行安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防喘控制已成为发动机(或推进系统)控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工程设计的角度着重介绍失速和喘振征兆的预测方法;用实例说明不同形式发动机防喘控制的组织;并一般地提到了防喘控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3.
压气机紧凑S 形过渡段内周向弯静子性能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合理利用叶片周向弯提升紧凑S 形过渡段内静子的气动性能,以某压缩系统过渡段内的静子为研究对象,利用3 维计算软件对S 形过渡段内采用不同周向弯的静子在设计Ma 可用攻角范围内的性能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气动负荷是控制 静子叶片损失的主要因素,叶片周向弯改变了负荷的径向分布,叶片根部正弯使根部气动负荷减小,根部性能明显改善;低能流体 径向迁移也是影响叶片损失的重要因素。相对于直叶片,L 形叶片最小损失减小48.5%,且低损失攻角范围较宽,可以增大压缩系统 的喘振裕度,提升航空发动机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144.
飞行/推进系统自适应神经网络综合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金泉  蔡红武 《航空学报》2002,23(4):364-367
 提出一种基于发动机喘振裕度自适应的飞行 /推进系统综合控制。在发动机喘振裕度较大的某些飞行条件或飞行包线内,通过调整喷口面积,使发动机喘振裕度保持在一个较小值,既保证发动机稳定工作,又增加发动机推力,从而改善飞机的性能。采用分散控制方案,综合控制系统由 5个控制子系统组成。各控制子系统的设计采用自适应控制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所提出的参数和权重的自适应调整律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全包线范围内飞机平飞加速和爬升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综合控制方法可缩短飞机的平飞加速时间和爬升时间。  相似文献   
145.
刘万学 《推进技术》1989,10(4):34-38,81
本文对现役燃气涡转发动机发生的重大喘振故障作了分析,并提出防喘监控系统方案.依此方案研制出的FCJ-124防喘监控系统,在发动机试车台上和实际飞机发动机上进行多次监控喘振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6.
对某型收音机发动机压比防喘控制装置中的最关键部件流控压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参数的选取及压比突降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调节发动机压比工作点的大小,只有通过发迹劈距H值一实现;把喷开形状做成拉瓦尔管形,接受嘴张角α做成90°-120°,就可改善压比突降特性,扩大压比工作点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147.
某型发动机压气机最先失速级判定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针对某型发动机旋转失速 /喘振问题 ,通过试验的方法 ,寻找引起该型发动机失速起始级和在叶片上的位置 ,并利用 Matlab语言编写了试验数据处理程序。根据发动机失速的机理 ,提出了失速级的判别准则 ,利用频谱分析和时域分析的方法 ,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 ,结果发现该型发动机最先在第三级叶片上发生失速 ,且为全叶高失速  相似文献   
148.
航空发动机喘振引起转子系统横向载荷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喘振引起的转子系统的横向载荷进行了研究,对发动机喘振过程中的压力脉动信号进行FFT分析和相关分析,识别出旋转失速时失速团的旋转速度,推断出整个截面的压力分布,进而得到了喘振对转子的横向作用力。  相似文献   
149.
某型发动机喘振综合治理及扩稳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应红  李军  姜涛 《推进技术》2002,23(3):213-215
为了解决某型发动机旋转失速、喘振问题 ,在深入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该型发动机从生产、使用和修理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治理的方案。为了扩大发动机的稳定裕度 ,把第二级静叶的安装角加大了 2° ,并通过调整喷口面积来弥补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进行了相应的试验 ,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对于减少大修发动机失速、喘振是有效的 ,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0.
针对航空发动机易出现喘振误报、误判和消喘失败等问题,对某单轴带核心机驱动风扇(CDFS)的航空发动机对比分析不同的测点位置、信号处理、消喘控制逻辑设计下的消喘效果,并在高空模拟试验台上进行燃油阶跃逼喘验证。结果表明,测点2的A值脉动幅值是测点1的4倍,采用的硬件判喘准确率达到100%,制定的燃油阶跃供油控制方法可成功实现发动机逼喘,制定的消喘控制逻辑可成功使发动机退出喘振并恢复到目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