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航空   773篇
航天技术   97篇
综合类   96篇
航天   2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本文分析了挠性陀螺仪用差动式电感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指出了该类型传感器的标度因数及干扰力矩两参数对提高挠性陀螺仪精度的重要性,并利用多目标最优化问题中的目标规划模型线性逼近法对这两项参数进行最优化设计,找出传感器的初始气隙、线圈匝数和激磁电压的最优值。研究表明,选用合适的初始气隙、线圈匝数和激磁电压,可以在有限条件下尽量提高传感器的标度因数,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力矩,从而大大降低挠性陀螺仪的干扰漂移。  相似文献   
992.
Different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MDO) problems are formulated and compared. Two MDO formulations are applied to a sounding rocke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ocket. In the MDO of the referred vehicle, three disciplines have been considered,which are trajectory, propulsion and aerodynamics. A special design structure matrix is developed to assist data exchange between disciplines. This design process use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for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of the rocket. The RSM is applied to the design in two categories: the propulsion model and the system level. In the propulsion model, RSM deter-mines an approximat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engine output parameters as a function of design variables. In the system level, RSM fits a surface of objective function versus design variables. In the first MDO problem formulation, two design variables are selected to form propulsion discipline. In the second one, three new design variables from geometry are added and finally, an optimiz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response surface in the system level in order to find the best result. Application of the first developed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procedure increased accessible altitud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referred sounding rocket by twenty five percents and the second one twenty nine.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虚拟试验方法,以终锻件组织均匀性为目标,研究了TC4合金盘形件等温成形过程,为锻造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一条从虚拟试验—回归模型—优化设计的新思路。根据锻造工艺参数与组织均匀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建立的回归模型,采用单纯形优化算法对TC4合金盘形件等温锻造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模拟了等温锻造成形过程,结果表明,锻后组织分布均匀,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4.
双三角翼气动布局比三角翼飞机具有更好的大攻角空气动力特性。引入了评估教练机训练效能的作战分析法,研究了双三角机翼布局飞机空气动力特性的工程计算途径以及飞机性能指标的确定方法。以训练效能作为目标函数并选取机翼平面形状的几何参数为设计变量,采用多变量数值寻优方法,在战术技术指标及相关几何约束条件下,对某高级教练机的双三角机翼气动布局方案进行了优化选择。算例表明最优方案不仅比原准方案具有更高的训练效能,还改善了结构的受力情况,与工程实践吻合。  相似文献   
995.
直接多重打靶算法是求解最优控制问题很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仅假设出节点处的控制变量值.使该算法在求解最优控制问题时更方便,收敛更快。利用改进算法求解了飞机在风切变中着陆和敏捷性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较好地求解一类受约束最优控制问题,对奇异最优控制问题也能较好求解。  相似文献   
996.
CFX在军机微小部件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飞机在跨声速飞行中出现垂尾方向舵的铆钉被吸出的问题,本文采用CFX 5.7对全机加细微尺度的扰流条构型进行了一定状态的精细数值模拟。详细分析扰流条改进前后的流场差异,对原来的扰流条改进设计,通过流场的变化判断改进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计算前处理的网格采用ICEMCFD 5.1网格生成器生成HEX六面体结构网格,网格规模为450万。由于跨声速流场是风洞试验和数值计算模拟的难点,为了准确地反映全机复杂流动的物理现象,本文数值模拟选取M a=0.95,4°迎角,SST湍流模型,二阶差分格式,采用小的物理时间步长在600个时间步以内即可获得跨声速流场的收敛解。通过对流场计算结果的详细分析,证实了方案优化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的计算是CFX 5.7对复杂构型细微尺度变化流场模拟的一个典型算例,充分反映了ICEM 5.1中HEX六面体结构网格对流场细微变化的捕捉能力和CFX 5.7全隐式求解器的良好鲁棒性和快速的收敛性。对于这种特殊部件细微尺度变化的流场模拟,风洞试验显得无能为力,只有通过高精度流体仿真软件来模拟优化设计的效果,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陈钦文 《民航科技》2003,(4):44-46,62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支线机场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支线机场飞行区设计遵照《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l-2000)》执行。对于支线机场飞行区地势设计需要灵活运用该技术标准,以体现设计的经济性和合理性。本文根据笔者的机场设计经验,提出民用支线机场飞行区地势设计的要领。  相似文献   
998.
50Nms磁悬浮反作用飞轮转子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额定工作转速为-5000rpm-5000rpm,额定角动量为50Nms的五自由度磁悬浮反作用飞轮。利用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iSIGHT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通过序列二次规划法对飞轮转子进行了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以转子质量为优化目标,以转子、静力学、共振频率、转子动力学、角动量、几何尺寸等多学科要求同时作为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多学科设计优化,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使转子重量达到了最小化(4.09kg),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在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是航天器防护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风险评估软件研制基础上,国际上已开始了空间碎片防护优化软件的研究开发,而且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丈章首先对防护结构构型方案及其防护材料选择评估技术作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对防护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从优化模型、优化算法、敏度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综述;最后简要给出了防护结构设计优化流程和研究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反射面型天线结构多工况离散变量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孝全  王莉 《宇航学报》2001,22(2):56-60
根据反射面型天线结构受载和工作状态的复杂性,以及总有一些变量只能按离散变量处理,建立了符合工程结构的反射面型天线结构多工况离散变量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编制了一套具有一定通用性及工程实用价值的优化设计软件,并用其对八米反射面型天线进行了优化计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