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168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5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杨智春  赵令诚 《航空学报》1992,13(9):552-554
本文采用定常空气动力,对机翼外挂系统按频率重合理论进行颤振分析,从而确定最低颤振速度随外挂俯仰频率变化的颤振边界曲线。结果表明,可以根据固有振型的变化情况对颤振模态的转变做出工程判断。  相似文献   
132.
某运载火箭级间分离喷流干扰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运载火箭级间分离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内流采用冷喷流模拟技术,获得了助推器与芯级同时分离和助推器先分离时,两级在有、无喷流、同轴变迎角情况下的气动力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助推器与芯级同时分离和助推器先分离两种情况下,一、二级箭体各自的气动力系数变化很小,这说明助推器与芯级同时分离的方案是可行的.风洞试验研究结果为运载火箭级间分离方案设计和火箭控制系统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3.
飞机外挂可靠性试验中MIMO振动响应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飞机外挂MIMO(多输入多输出)振动响应控制仿真的目的、仿真模型和程序,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某型号外挂设计定型可靠性鉴定试验。通过对多种控制方案进行仿真比较,确定出最佳控制方案,顺利完成了某型号外挂设计定型可靠性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134.
单级感应线圈炮出口速度仿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单级感应线圈炮的发射过程中,放电电压、电容容量以及电枢初始位置不同,弹丸的出口速度都会随之发生变化。文给出了单级感应线圈炮的数学模型,并以弹丸出口速度为目标函数,分别仿真分析了放电电压、电容容量以及电枢初始位置对弹丸出口速度的影响,得出了放电电压、电容容量以及电枢初始位置与弹丸出口速度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35.
对某运载火箭级间分离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内流采用冷喷流模拟技术,获得了助推器与芯级同时分离和助推器先分离时,两级在有、无喷流、同轴变迎角情况下的气动力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助推器与芯级同时分离和助推器先分离两种情况下,一、二级箭体各自的气动力系数变化很小,这说明助推器与芯级同时分离的方案是可行的。风洞试验研究结果为运载火箭级间分离方案设计和火箭控制系统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6.
为了实现研发阶段涡扇发动机整机试验数据的快速评估和模型自适应,提出一种发动机模型自适应方法。该方法以整机试验数据为输入,结合气动热力过程约束方程和发动机整机匹配约束条件,重构出各部件的性能参数。文中提出了按照高压涡轮导向器喉部流通能力确定核心机流量的方法,并以载荷系数为媒介实现叶轮机械部件参数修正计算,完成了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自适应建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7个测量参数与计算结果完全一致,该方法完成单个状态点自适应计算的平均时间约为1.44ms,主要部件特性的修正系数在0.95~1.05。采用该方法计算的部件特性参数自适应修正系数可为发动机性能调试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7.
建立了一种以考虑损失的多级三维无粘定常计算程序为主的设计体系 ,该体系考虑了多级透平工作中的变比热容和冷气掺混 ,叶列间参数传递处理上采用了 Rieman解和松弛因子提高程序的稳定性 ,在二维基准截面造型中采用了三次有理 B样条曲线成型 ,三维叶片积迭采用 Besier曲线生成母线。此设计体系同时依赖于一个损失估算体系 ,用来较准确地估算涡轮效率。设计实践证明该体系适用于现代涡轮的全三维设计  相似文献   
138.
有关对转涡轮基本设计与应用的进一步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本文作者以前发表的对转涡轮全面基础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几点以前尚少注意的气动热力设计问题:基于高、低压轴压气机(含风扇)各自需要的负荷与转速、压比匹配的实用可能,来选择基元级与叶栅,提出比较适合对转涡轮使用的发动机系统;以及特大折转角叶栅与基本切向特小折转角叶栅的需要可能性与设计等。综合发动机系统与叶轮机械气动设计的要求而对这些问题进行的考虑,会有助于发展即将实用的对转涡轮。   相似文献   
139.
高升阻比乘波体外形设计及气动特性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设计点(马赫数6,迎角0°)锥导乘波体气动外形的设计方法及其基本气动特性,以及在非设计点时该乘波体的气动特性,即各个气动系数随迎角和马赫数的变化特性.研究表明:基于无粘锥形流的乘波体气动外形的反设计方法是成功的;在设计点附近选取合适的半基准圆锥激波角并考虑粘性影响时,可得到乘波体最大升阻比为3.36;给出了采用这一布局的单级入轨运载器的可行的飞行控制方案;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该乘波体气动布局升阻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0.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的奇异几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几何方法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包括转子恒速的CSCMG和转子变速的VSCMG)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绘制CSCMG的奇异角动量超曲面,并标识隐奇异和显奇异在该曲面上对应的点,直观地表述了CSCMG的可操纵空间,得出星体三轴角动量可交换的具体范围。比较奇异角动量超曲面图,可以看出金字塔构型在角动量饱和包络面内部存在显奇异,而五棱锥构型的显奇异十分接近饱和包络面。文中分析了金字塔和五棱锥两种构型的CSCMG可能的退化隐奇异点,并给出了退化隐奇异点在奇异角动量超曲面上的具体位置及其高斯曲率特性。对集成的能量和姿态一体化控制系统(IPACS)可能出现的无法操纵的情况进行了补充分析,给出了使用VSCMG的IPACS不会出现操纵奇异的构型设计的充分条件。给出在某一瞬时能量下,VSCMG转子角速率范围有限制时的角动量包络图,从中得到CSCMG与VSCMG角动量体的变化和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