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112篇
航天技术   113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1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卫星地球观测站跟踪观测卫星时,天线跟踪极化角方向相对星体坐标系下的极化倾角存在偏移,其偏差大小与观测点地理位置有关。为了更好地实现星地链路跟踪极化匹配,必须确定跟踪极化角。通过对卫星天线极化向量的坐标分解,采用坐标转换法,建立地球观测站天线坐标系中的天线极化倾角对卫星坐标系中极化角的定向关系。基于上述转换关系,通过编程计算,可以对任意线极化信号相对任意观测位置的跟踪极化倾角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2.
空间站乘员睡眠区二氧化碳聚集现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分析乘员在没有良好通风的压力舱内停留时,呼出CO2的聚集过程并评估其可能导致的医学危害,建立了乘员在特定空间站睡眠舱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对乘员在睡眠区的呼吸过程进行了非稳态模拟.模拟中乘员的CO2呼出浓度和肺通气量根据生理实验随CO2吸入浓度变化.通过模拟给出了睡眠区典型位置处CO2分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提出了无通风条件下乘员在睡眠区停留的最大容许时间,睡眠区CO2浓度监测仪的布置原则和类似情况下为保障乘员生命安全可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3.
卫星轨道保持的一类控制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球赤道静止卫星希望其定点位置固定不变 ;采用轨迹重复的近地轨道的对地遥感卫星 ,需要具有固定的地面轨迹位置 ;如果这类遥感卫星还同时采用太阳同步轨道 ,则还要求降交点地方平太阳时固定不变。上述这三种情况虽然其物理机制各不相同 ,但其变化及控制过程可以抽象出一种共同的模型。文章首先给出这个统一的模型并对其进行讨论 ,然后将结果应用到所述的三种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74.
借鉴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思想,提出一种网络智能流量控制方法并研制出智能流量控制软件。它综合采用网络态势感知技术、显式拥塞通告技术、数据中心传输控制协议和多队列调度技术来实现了网络态势动态感知和网络流量全局控制。该软件在半实物仿真软件定义网络环境中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满足了预期的指标;该软件还在某无人机地面站中进行了验证,显著提高了测控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75.
陆彪 《上海航天》1998,15(2):28-30
故障统计是制导站可靠性验证试验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制导站是一个可修复的大型系统,其中电子元件数以十万计,技术难度高,造价亦高。通过对预防性维修、短寿命元器件超期使用、可靠性增长的纠正措施、责任故障和非责任故障、故障定级和加权系数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制导站可靠性验证试验中故障统计的实用程序及流程框图。  相似文献   
76.
针对低轨卫星星座运行中地球引力摄动的周期特性,基于迭代学习控制(ILC)方法,提出了星座碰撞规避的迭代学习构型保持方法。该方法由反馈控制和ILC两部分构成,分别抑制卫星运行过程中的非周期摄动和周期摄动对构型保持精度的影响,进而在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未知条件下,通过相对构型的精确保持实现对星座卫星碰撞的有效规避。仿真结果表明,在地球J摄动影响下,与传统反馈控制相比,ILC方法以更小的控制输入实现了轨道保持精度的显著提升,进而在星座卫星轨道高度相近的情形下显著降低了碰撞风险,且控制器可在保证收敛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启动时间的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空间站伴随卫星在绕飞和回收阶段的相对位置与速度控制。基于C-W方程提出了伴随卫星的脉冲控制和滑模-开关控制两种绕飞控制方法,给出了控制模型并进行了比较。另设计了用于伴随卫星回收控制的模糊控制器,给出了模糊控制规则。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绕飞控制法简便易行,适于工程应用。与一般模糊控制方法相比,此控制器利用了航天器自身的动力学特性,可使燃料更省。  相似文献   
78.
林西强  张育林 《上海航天》2000,17(6):16-20,25
研究了利用气动力进行星座保持的最优控制问题。首先得到了正则方程,然后针对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算法,利用此算法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算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苏联(俄罗斯)各种载人航天器的研制、试验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0.
为在倾角偏置条件下保持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地面轨迹,在考虑地球扁率摄动、大气阻力摄动和太阳引力谐振等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卫星地面轨迹允许漂移范围的基础上,采用主动超调与被动控制结合的策略,提出了一种初始半长轴偏置后的卫星地面轨迹保持方法。分析了半长轴和倾角摄动变化率,以及初始半长轴和倾角偏置量对地面轨迹漂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法可基本满足设计阶段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