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129篇
航天技术   246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3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o identify policies that will promote positive effects and mitigate negative ones of grazing is a major challenge in the Silvo-pastoral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ole of examining land-cover change trajectories by remote sensing imagery in grazing policy monitoring.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for Duzlercami forest ecosystem located in the Mediterranean geographical region of Turkey and administrated by the General Directorate of Forestry (GD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stry and Water Affairs. Time series land-cover datasets from Landsat images between 1988 and 2016 were collected and classified. To link the conversions among trajectories and grazing policy, class level landscape metrics derived from the classified images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approach, yearly grazing-plans managed by GDF and populations of livestock were used.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have indicated that even though there is a yearly grazing plan, overgrazing can happen on the pilot site, and it can be easily identified by the destruction of woody vegetation. The notable correlation (r2?=?0.89) between degraded woody vegetation and cattle population has occurred in the last 30?years in the landscape, and Landsat imagery can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grazing policy mapping and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62.
国际上发射的海表盐度遥感卫星主要有2颗:欧洲的SMOS和美国的Aquarius卫星,为给后续海表盐度遥感提供参考借鉴,对比分析了这2颗卫星的遥感器载荷、数据处理算法和盐度数据。遥感器载荷方面,SMOS采用L波段二维综合孔径辐射计,而Aquarius采用L波段实孔径辐射计加散射计;数据处理算法方面,分析了二者在介电常数模型、海面粗糙度校正以及反演算法方面的差异;盐度数据方面,分析了SMOS与Aquarius盐度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并分别与ISAS(In Situ Analysis System)浮标盐度数据作对比,分析了2颗卫星的盐度数据精度。将2颗卫星的盐度遥感数据与ISAS浮标盐度数据对比发现,在全球范围内,Aquarius盐度测量精度优于SMOS;但在开阔海域,SMOS盐度测量精度优于Aquarius;而在近海岸区域,均出现较大的误差,且SMOS数据误差更大。  相似文献   
63.
遥感信息多元综合分析及制图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元综合分析的方法,对遥感制图的信息源、研究对象、地学分析作了重点研究。结合地学调查,从地理生物学原理与专题制图应用上进行了尝试。同时还概要地介绍了遥感专题机助制图地理参数辅助决策数据的应用。最后简明地阐述了遥感信息综合分析制图系统的构成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4.
大气臭氧地基遥感反演的退卷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大气臭氧地基遥感信息处理的新方法,它利用非线性退卷积方法和等效仪器函数提高光谱分辨率,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大气臭氧反演计算,可以显着提高大气臭氧遥感的可探测高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65.
本文给出了一种属于线性四元树的图象表示方法—GD法(灰度值,阶数)并讨论了GD表示与CD表示以及与QC表示之间的关系;其次给出了GD表示、矩阵表示以及栅格表示等的转换算法;最后,针对常见的256个灰度级的图象,讨论了GD13方法。  相似文献   
66.
调制传递函数MTF(ModuleTransferFunction)在物理光学理论中 ,是光学系统成像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遥感器MTF的性能变化会导致遥感图像的质量变化 ,遥感图像质量的变化则导致描述遥感图像的参数的变化。文章以CBERS - 1的 0 2星IRMSS遥感器为例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遥感器在轨运行的成像过程并获得图像数据 ,MTF可通过专业仪器直接测量 ,然后再进行MTF与遥感图像参数的相关分析 ,从而确定出与MTF相关性最强的图像参数。文章的相关分析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完成  相似文献   
67.
针对月球科研站任务地月遥操作需求和特点,设计地月准实时遥操作模拟验证系统,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海量多尺度遥感数据环境感知、空地协同高精度定位、基于混合现实的预测仿真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海量多尺度遥感数据的联合处理方法,环境感知数据融合可处理米级至厘米级环境感知结果;设计基于空地多运动平台协同定位的原型软件,空地协同地标约束下,定位精度不低于轨道器影像1个像素;开发了带有力觉反馈的预测仿真验证平台,在2~3 s变时延约束下可在仿真环境下协同演示遥操作过程,真实还原从端的遥操作作业场景,提高遥操作的执行效率和安全性。为地面人员的方案设计、操作手训练、故障处置等提供实时支持,为我国未来实施月球科研站任务筑牢基础。  相似文献   
68.
针对高轨遥感卫星多载荷协同观测和一致测量应用需求,在前期总体技术方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现有在轨组装航天器和高轨卫星公用平台的构型调研,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载荷协同观测需求的平台构型设计方案。平台利用CZ-5运载火箭发射并在轨展开,采用“网格式中心承力筒+板+桁架”式的总体构型,开展了主传力路径、贮箱承载结构、网格式中心承力筒等的细化设计工作,并进行了结构产品的初步设计,建立了平台结构整星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表明:平台结构整星的各向一阶频率均能满足运载火箭的频率要求。基于标准化、通用化的平台接口设计,使其具备可扩展及可维修的能力,大大提升了平台鲁棒性。基于全网格筒的主承力设计,增强平台结构承载能力,并改善平台内部热环境。该设计方案可为基于在轨组装维护的高轨遥感大平台结构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9.
以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来实现主被动遥感数据结合反演地表PM2.5浓度的方法。基于MPL观测数据,使用雾霾层高度(HLH)替换了边界层高度(BLH)特征,对已有的基于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结合大气BLH来反演PM2.5浓度的算法进行了改进。为提高数据覆盖率,对研究区域内的MAIAC AOD进行了填补与评估。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日间逐小时的PM2.5浓度估算,模型验证相关性最高可达0.87。该方法能够为观测气候变化、应对大气污染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70.
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数据的精确测量对飞行器的导航与控制至关重要。相较于传统的探针式大气数据测量系统,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更适用于隐身性能要求、大迎角飞行要求的飞行器或高超声速飞行器。回顾了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系统完整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并指出该系统在应用时的四项关键技术(测压孔布局、气动模型及求解算法、校正算法、故障检测及管理技术),结合国外多种飞行器上该系统不同的应用方案,分别对比分析四项关键技术不同应用方式的优缺点;指出了该系统的四项关键技术均会影响系统精度及可靠性,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选择其应用方式;最后展望了该系统在未来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