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6篇
航空   287篇
航天技术   105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8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提出了基于圆盘电极切向旋转进给法的低刚度锥杆类零件的电火花精密加 工方法。首先介绍了基于等厚损耗原则的圆盘电极设计原理,进而通过电火花加工工艺 的三因素全因子实验考察了峰值电流、脉宽、占空比对工件材料去除率(MRR)、相对 电极损耗率(TWR) 和表面粗糙度(SR) 的影响, 并对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从而应用于锥杆类零件的加工。加工出的反馈杆性能一致性高、表面质量好,加工时间 短,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圆盘电极切向旋转进给法的电火花加工工艺对提高低刚度锥杆的 加工工艺的可靠性和加工效率、提高电极利用率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2.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电动伺服机构在电传飞机、先进飞行器、推力矢量控制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对中大功率航天电动伺服机构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在国外电动伺服机构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在国内中大功率电动伺服机构在航天应用中已初具规模,出现逐步取代液压伺服机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3.
常规的电推进技术是针对大卫星应用而研制的,体积大、功耗高,不能满足小卫星飞速发展的实际需要。针对小卫星对电推进器的要求,提出了利用电子回旋谐振微波放电技术,采用微波同轴放电腔体的小型化离子推进器。由于同轴传输线不存在截止波长,放电腔体的直径选择非常灵活,可以适应小卫星的低供电能力和对体积重量的要求。实验样机的直径为50mm,在微波功率为30W,加速电压1.2kV,减速电压0.2kV的条件下,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达到了4.6×10^16/m^3,推进器的离子束流也达到6mA。实验样机的体积大大低于常规波导谐振腔微波离子推进器,实现了小型化,基本满足了小卫星对电推进器的体积重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4.
袁慎芳  陶宝祺 《宇航学报》1997,18(3):96-100
智能材料结构是一门新学科,它越来越引起不同学科研究者们的兴趣,本文研究采用电阻应变丝为传感元件,人工神经网络为处理辨识器的损伤评估智能材料结构,提出并实施了一种少量短电阻应变丝的传感元件布置方法,用以对结构中损伤或大应变的区域和级别进行在线评估。  相似文献   
105.
空间地磁亚暴环境可以给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带来灾难性后果。文章主要介绍了地磁亚暴环境效应及国内外的相关设备,并根据我国现状,提出进行大型地磁亚暴环境试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地球磁尾的电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磁层中的电场是磁层等离子体运动的主要驱动力。目前常用的磁层电场为均匀晨昏电场和投影电场。本文假定磁力线为电场的等位线,地球电离层电场看做磁层电场沿磁力线在电离层的投影。利用Tsyganenko磁场模式(T89),沿磁力线反电离层电场投影到磁尾,得到了一个新的磁层电场模式。文中对偶极磁场和T89磁场模式下的投影场作了比较,说明本模式突破了偶极磁场的局限,在磁层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7.
Using the Dst and AE geomagnetic index values and parameters of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and solar wind we have examined the geoeffectiveness of transient ejections in the solar wind, namely, magnetic clouds and high-speed streams. It is found that for magnetic clouds the dependences of indices on the solar wind electric field are nonlinear of different kind. In contrast to magnetic clouds, the dependence of Dst and AE geomagnetic index values on the solar wind electric field agrees closely with the linear one for high-speed streams. We suggest approximating formulas to describe dependences obtain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la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transpolar potential to the electric field and dynamic pressure of the solar wind. We suppose that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fluctuations also contribute to these dependences.  相似文献   
108.
研制了一种应用于地面瞄准系统的高精度电控导轨。该电控导轨以AVR Atmega128为核心处理器,通过设计专门的电机驱动电路和控制算法,实现高定位精度、高直线度、高位置分辨率,具有行程大、运行平稳、响应快的特点。实践结果表明,该电控导轨能够很好地实现瞄准仪对箭上棱镜的远距离平移跟踪,提高了箭体初始方位角自动化测量的准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9.
基于MiniGUI的嵌入式电加工数控系统图形界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将MiniGUI应用于嵌入式数控电加工系统硬件平台组成和软件操作系统的选择,概括了所采用的图形支持系统MiniGUI的性能特点、体系结构及程序开发方法,然后给出了该系统界面的设计框架,最后对参数设置,数控程序界面,加工显示等功能模块设计进行了说明.实验表明,系统具有界面友好,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0.
The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between the seismically activated area and the ionosphere is consider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Global Electric Circuit (GEC) conception. First we consider the anomalous variations in the ionosphere associated with th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ocess,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the results from recent publications. Then the GEC conception is presented shortly with main accent put on ionization processes which play key role in the complex chai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teractions changing the 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of atmosphere. We treat this part of troposphere as an open complex system with dissipation where so called “blow up” processes are developed leading to sharp and fast changes of atmospheric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boundary layer. The new concept named Spatial Scintillation Index is introduced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In general, this paper may be considered as a short review of the recent achievements in understanding of the seismo-ionospheric coup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