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27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传统卫星地面供配电测试系统多为专用定制设备和配置专用前端软件模式,其缺点是系统通用性差,无法做到重复使用,造成设备研制成本高、周期长,已无法满足卫星测试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文章设计一种快速重组测试系统。该系统通过提炼功能板卡、优化冗余单机、精简电缆接口、建立软件数据流模块和匹配规则库的方式实现。在工程应用阶段,对比快速重组测试系统与传统测试系统的各项系统指标差异,结果表明:快速重组测试系统实现了模块化、小型化、通用化,证明其具备快速重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民用客机正在不断宽体化、大型化,在窄体机无法合理利用的内部空间,对于宽体机而言却是一个可以再利用的空间。通过对民用客机的空间经济性进行分析,对空间进行重新组合分配,在不提高飞机总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提升飞机的盈利能力。本文对国内几家航空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客运空间收益要大于货运空间,而其他空间对飞机的经济性贡献较小。这一点,构成了民用客机空间布置时的经济性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2011年12月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武汉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战略重组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集团公司将以战略重组长江动力为契机,在武汉打造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努力推进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用航空》2010,(7):8-8,10
6月9日,《中国民航报》发表《接好民航业重组的“毛细血管”》指出,在民航业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并购重组成为席卷全球民航的浪潮。中国航空公司的扩张、并购、重组也在不断进行着,刚刚尘埃落定的东航与上航重组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6.
卫红 《国际航空》2009,(1):28-29
无论是从国家利益还是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按市场规律和机制走兼并重组之路,打造航母级的中国航空公司都是大势所趋。但是不同的重组模式各有千秋,企业对不同的模式加以选择也应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7.
魏雯 《中国航天》2012,(8):53-53
2012年6月底,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将经过局务会审议通过的火箭航天工业的改革计划呈报政府待批。俄航天局拟定组建7个大型一体化机构。此次行业机构重组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在第一阶段改革完成后所组建的14个机构之间还存在的研制和生产层面上的职能重复问题。俄航天局还希望此举能帮助行业脱离"系统危机"。按照俄罗斯《生意人报》公布的方案,7个即将组建的大型一体化公司如下表。  相似文献   
18.
《质量与可靠性》2007,(4):32-35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不锈或公司)地处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毗邻京津,属环渤海经济圈,具有丰富的煤、电、矿产等资源优势。公司是在太原钢铁(集团1有限公司不锈钢生产主体的基础上,于1998年6月经资产重组改制后成立的股份制企业,2006年完成股改并收购集团的主线资产实施整体上市,目前已经形成年产30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不锈钢企业。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信息革命,可能才刚刚开始。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大规模商业基因重组和突变的阶段,未来的商业和企业,都会面目全非。作为信息化引领的中国航空公司,当前面临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深度化的市场环境,除了在传统的枢纽建设、网络构建、运价策略、品牌服务上巩固强化、发挥优势,决策者更应在大数据的网络时代中谋划创新变革,寻求深层次的转型,实现模式突围。  相似文献   
20.
生产线重组是在原有设备布局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零件组(生产任务)对生产线进行虚拟重组,并未改变原有资源的物理布局,仅仅在逻辑上建立新的虚拟生产线。生产线重组是以工艺规程模型为基础的,主要包括零件分组规则和生产线建线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