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99篇
航天技术   81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1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运用气垫支承技术进行重物运输是一种新型的物料搬运方法,它具有摩擦力小,机动灵活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大型,精密装置的搬运,气垫支承技术的关键部件是柔性气垫单元,它在工作中的受力,变形是比较复杂的,本文采用联立求解雷诺方程和弹性元件变形方程的方法,对柔性气垫单元的受力,压力分布,变形及应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最后,讨论了结构参数对气垫性能的影响,可以作为气垫单元结构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82.
83.
轮廓支承长度率t_p在GB1031—83《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中以附加参数给出。它是唯一用于评定表面微观不平度形状特性的参数。它的定义是:轮廓支承长度率t_p是轮廓支承长度η_p与取样长度l之比,即t_p=η_p/l。而轮廓支承长度η_p是在取样长度l内一平行于中线的线与轮廓相截所得的各段截线长度之和。如  相似文献   
84.
提高挠性接头工作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挠性接头是动力调谐陀螺仪中的一个最关键和最薄弱的部件,其加工工艺比较复杂,较易形成局部缺陷,以及在强烈振动下会发生疲劳断裂,从而影响它的工作寿命。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挠性接头无限寿命的设计方法,并根据已有的加工经验,分析出了造成挠性接头损坏的直接原因,为提高工作寿命提供了一些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85.
挠性结构卫星物理仿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叙述挠性结构卫星物理仿真技术及试验研究的有关问题,主要介绍单轴气浮台仿真试验系统的设计和部分仿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6.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在试车过程中的稳态振动突增及高压转子轴心轨迹变化,基于动力学普遍方程及实际发动机的具 体情况,开展了故障因素排查;采用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建立了双转子发动机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K 5 支撑刚度对整机振动的影 响。结果表明:K 5 支撑刚度由各向同性到各向异性状态且刚度值发生变化,发动机支点的振动值将增大且轴心轨迹发生改变,仿 真结果与试车结果一致。分析认为稳态振动突增及转子轴心轨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支撑刚度变化造成的,其主要由于发动机涡 轮后机匣在工作过程中受热变形,促使拉杆由自由向拉紧状态变化,导致K 5 支撑刚度发生变化。研究方法及分析结果对发动机整 机振动异常排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为了研究大型客机发动机中带辅助支承的径向传动杆动态特性,搭建了测试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的传动杆部件试验台, 在最大转速分别为26000、29000 r/min条件下进行了轴承座轴向共振试验、内传动杆弯曲共振和传动杆进入共振区间后的动态特 性试验;采用3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传动杆系统的动态特性模型,对传动杆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并将试验结果与仿真结 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传动杆位移响应先于轴承座加速度响应进入共振,并且在进入共振后的很长区间内,振动仍然持 续快速增大;结合试车经验和故障形式提出了“试车临界转速”的概念,利用3维有限元法综合考虑多部件结构特征、轴承支承刚 度和花键连接刚度,全面分析了传动杆组件的各阶固有频率,其中传动杆仿真临界转速和试车临界转速误差为2.1%。  相似文献   
88.
转子-基础系统的随机不确定建模与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具有基础弹性支承的Jeffcott转子为研究对象,并考虑到外部随机激励对基础的作用和转定子间的碰摩现象,建立了带碰摩故障的转子-基础随机外激励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应用相应的数值仿真方法,给出了该系统随外部随机激励变化影响下的轴心轨迹、频谱图和Poincaré图等;分析了随机外激励的变化对转子-基础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机外激励强度和谱宽的变化以及周期外激励频率的改变将引起振动模式(如频率和波形等)的改变,并将导致转子出现周期、倍周期和混沌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89.
多变量线性时变系统的特征模型及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多青  吴宏鑫 《宇航学报》2005,26(6):677-681,692
对于阶数及参数未知的高阶系统,如何设计一个工程上易于实现的低阶控制器,以实现有效的高性能控制,这是目前航天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采用将对象特征和控制性能要求相结合的方法,对多输入一多输出高阶线性时变系统和一类非线性时变系统从理论上详细推导出了其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特征模型的稳定的自适应模糊广义预测控制方案。由于控制结构中使用了分层模糊系统,从而减少了模糊规则数目。通过对一个挠性航天器控制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
带梁式附件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的行波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带梁式柔性附件航天器的附件振动作为波动研究。将附件按物理特性的差异划分成单元,弹性波在每一个单元内传播,并在结点处反射、散射。通过考虑单元间的边界条件可以得到姿态动力学的解析模型,并由此可以获得外扰动和姿态角到附件弹性位移之间的传递特性。与传统的以混合坐标表示的模型相比,此模型能够获得更全面、更精确的姿态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