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航空   663篇
航天技术   101篇
综合类   101篇
航天   1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本文给出了弹性容器内液体晃动的变分公式,通过单元离散和未知函数的插值导出了它的有限元方程,为解决方程的非对称性给出了一种方程对称化的方法,最后编制了计算程序,并与刚性壁容器内液体的晃动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对一些典型的大尺寸超声振动体如圆柱体、空心圆柱体、长条形六面体和大矩形六面体。本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对耦合系数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在耦合振动频率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耦合系数与耦合振动的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皱褶芯材的几何特征和承力特性,给出了其当量弹性常数求解的细观力学模型。该模型采用材料力学的方法推导出了M-型皱褶芯材的当量密度ρ、当量线弹性模量Ez和当量剪切模量Gyz,为皱褶夹芯结构的优化设计和皱褶芯材夹芯板的力学性能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轴对称刚-弹系统在重力场中的定点运动。首先利用模态分析方法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组,然后引进小参数将藕合的长周期运动和短周期运动分离。得到了这个非线性刚弹藉合系统的一次近似解,并利用它研究了刚-弹系统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移动刚体激励下弹性梁的振动响应,以简支一弹怀支承梁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和实验研究。进而又提出了对弹性梁振动的最优控制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所有的实验结果同分析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
充液挠性多体航天器的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首先给出了充液中心刚体上铰接有多个挠性附件的开链多体系统的简化动力学方程,并以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为例,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系统的控制器。控制任务是驱动单址天线使之精确地跟踪期望的运动规律,同时保持星体稳定,并且有效地抑制弹性附件的振动。数值算例证明了所设计控制规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丁羟弹性体的交联密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简要介绍了丁羟弹性体交联密度的表征参数、实验方法及其在丁羟推进剂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10月26、27日,总局空管局气象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公约附件三《国际航空气象服务》中文版翻译稿的审定会议。在数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气象处组织完成了《国际航空气象服  相似文献   
19.
弹性机翼对机载导弹子惯导系统导航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机翼的振动及杆臂效应会引起机载导弹加速度计输出中的附加干扰加速度,从而引起导弹子惯导系统的导航参数误差。本文通过建立机翼弹性振动模型及惯导误差传播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机翼弹性振动及杆臂效应对子惯导系统导航精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涛  胡超  黄文虎 《宇航学报》2007,28(5):1199-1204
基于Hamilton变分原理,采用Timoshenko梁理论,对带有柔性附件的航天器建立了中心刚体—柔性梁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调姿时带有柔性附件的航天器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给出了问题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基于Lyapunov方法证明了姿态的渐近稳定性。利用数值仿真过程讨论了卫星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的变化规律。最后,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变结构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