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60篇
航天技术   37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3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庚晋 《飞碟探索》2003,(3):25-25
从现存的记录片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人类登上月球的第一个脚印。其实,在登月舱登陆时为减速而喷出的气体早就把厚厚的月球尘埃吹干净了。为了安全,宇航员是在登月舱着陆一两个小时才走出舱门的,那时被吹起的尘埃已经落下。2002年9月7日,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官员宣布,该馆收藏的四粒月球尘埃在展览中被盗。这些半径只有0.1厘米的尘埃被放在一个硬币状的透明胶囊里,外面还有不锈钢圆柱保护,圆柱顶部开有玻璃窗,供参观者欣赏。案发当天,博物馆职员发现有人砸碎了圆柱顶部的玻璃,偷走了放在其中的月球尘埃。这些月球尘埃是1969年“阿波罗11…  相似文献   
72.
载人火星探测的行星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星保护是影响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重要问题之一。载人探测的行星保护包括3个方面,即防止来源于地球的微生物污染目标星球的正向污染防护、防止外来生物对地球的潜在危害的逆向污染防护,以及确保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国际宇航界已经开始针对载人火星探测的行星保护制定政策法规和开展技术研讨。本文介绍了行星保护的定义和法理依据,简要回顾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阿波罗登月”中的行星保护措施,并对未来载人火星探测中的主要污染物、污染途径以及污染防护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3.
针对目前软体夹持器缺乏螺旋缠绕变形的理论研究及传统多指软体夹持器夹持力不足的问题,开展了针对纤维增强结构的仿生软体夹持器螺旋缠绕变形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封闭式抓取方式。首先,设计了仿生软体夹持器,该夹持器由软体夹持装置、软体夹持套、紧固套及连接装置组成。其次,基于Mooney-Rivlin模型建立了驱动压强与驱动器螺旋缠绕变形后端面扭转角度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对夹持器封闭式抓取的末端闭合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开展了单元驱动器螺旋缠绕变形的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进行了仿生软体夹持器封闭式抓取实验。结果表明:封闭式仿生软体夹持器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及良好的目标适应性。   相似文献   
74.
戴娟  苏中  刘洪  朱翠 《宇航学报》2019,40(12):1438-1443
针对行星探测器着陆过程可能存在的干扰影响着陆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抗干扰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行星探测器着陆控制模型,利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实现对系统外部干扰的估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自适应滑模控制律,使得系统状态快速收敛到平衡点附近。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火星着陆场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能够在未知扰动存在的情况下,有效实现行星探测器安全着陆,提高着陆任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5.
我们的太阳系是一颗恒星和多颗行星组成的行星系统。一直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寻找类似太阳系这样的行星系统,以期发现地外生命。自1995年10月6日两位瑞士天文学家首次在恒星飞马座51附近发现1颗行星环绕其旋转以来,天文学家已在银河系中20多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周围发现了行星。但遗憾的是,所发现的这些行星大多是单独的。  相似文献   
76.
太阳活动与空间坏境紧密相关,大耀斑会引起空间环境的剧烈扰动.太阳活动预报便成空间环境预报的基本依据.太阳预报水平长期以来提高缓慢,太阳物理学家皆有共识,寄希望于物理预报的进展,但举步维艰.近来,“太阳活动的行星潮汐效应”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1)[1,2],引潮力可以触发耀斑,从而,利用这类效应发展物理预报技术,呈现良好前景.“太阳耀斑发生率按行星引潮力的分布”已有几个具体结果,表面看来,其间似乎有出人需予澄清.1972年,董土仑和林柏森发现1958-1968年94个质子耀斑的发生率在其目面经度处(活动经度上)技引潮力…  相似文献   
77.
大气准两年振荡对赤道行星波上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热带大气行星波在QBO风场中向上传播的规律,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开尔文波和混合罗斯贝重力波在QBO不同相位下交替上传的结果。试图用QBO对行星波的调制解释QBO在日地相关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行星保护是每一个开展深空探测活动的国家都应遵守的国际化行为。基于我国深空探测任务中行星保护相关的微生物控制需求,文章首先分析了深空探测器在AIT(总装、集成和测试)阶段负载的微生物主要种类和来源,之后综述NASA和ESA采用的干热灭菌(DHMR)、气相过氧化氢(VHP)等微生物灭菌技术在行星保护任务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最后对加快微生物灭菌技术研究以支持我国未来的行星探测任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9.
针对行星着陆自主导航中图像处理计算负担重的问题,分析了序列图像自主导航的可观测性,并提出了一种观测时序规划方法。通过可观测性分析得到了在未知环境中使状态可观测的最少观测次数,这是切换观测陆标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所构建的深度估计误差模型获得最佳观测间隔时间,从而自适应地规划观测时序,减少图像处理次数。仿真结果验证了可观测性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提出的观测时序规划方法的有效性,相比每个采样时刻均观测陆标,在不明显影响导航精度的条件下减少陆标观测次数45.9%,有效降低序列图像在线处理的计算负担,大幅提升未知环境中行星着陆器基于序列图像的自主导航能力。  相似文献   
80.
46 magnetosheath crossing events from the two years (2001.2-2003.1) of Cluster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s are identified and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s of the magnetic field fluctuations in the regions of undisturbed solar wind, foreshock, magnetosheath.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 the properties of the plasma turbulence in the magnetosheath are strongly controlled by IMF orient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bow shock normal. The amplitude of the magnetic field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variations behind quasi-parallel bow shock are larger than those behind quasi-perpendicular bow shock. Almost purely compressional waves are found in quasi-perpendicular magnetoshea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