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60篇
航空   1160篇
航天技术   283篇
综合类   629篇
航天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8 毫秒
61.
三角翼低速动态大攻角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对后掠角分别为X=60°、70°和80°尖前缘平板三角翼模型和一个前缘后掠角为(76° 40°)的双三角翼模型在低速风洞中作大攻角俯仰摩波运动,振幅am=30°、60°和90°,缩减频率K=0.01~0.12,基于根弦长雷诺数Re=2.76×10^5~8.23×10^5。进行了六分量动态气动载荷测量,动态流动显示和70°三角翼上翼面非定常压力测量,并分别与对应的静态试验结果比较。分析了运动参数包括缩减频率、振幅和Re数、后掠角对气流动态迟滞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低速风洞横向开槽壁试验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减小洞壁干扰的试验方法,用环境风洞做了二维横向开槽壁试验段性能的试验研究。槽壁由等宽度薄板条在相对模型的两侧壁以零攻角等间距排放而构成,通过测量圆柱模型周向的表面压力对槽板宽度、驻室深度、试验段长度,模型在试验段中的轴向位置等与槽壁试验段性能有关的参量做了试验研究。模型堵塞比一直到0.25的试验结果与无干扰的参考曲线符合良好,结果表明低速横向开槽壁具有洞壁干扰小且结构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3.
风洞模拟近地面大气边界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大气边界层风洞的模拟实验,介绍一种在风洞中模拟近地面大气边界层的方法。根据大风地区的现场实测资料,对大气的风剖面及湍流度等有关参数,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常规的模拟方法难以保证与实际风环境的相似,为此专门研制了一种在保证平均风剖面相似的前提下,可使气流产生大湍流度的装置,简称湍流度调节器。通过对模拟边界层的平均风速,湍流度及风速谱的测量分析,证明与实际风区大风环境的风结构相当一致。为解决实  相似文献   
64.
A magnetohydrodynamic model of the solar wind flow is constructed using a kinematic approach. It is shown that a phenomenolog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solar wind plasma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orming of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IMF) component normal to the ecliptic plane. This component is mostly important for the magnetospheric dynamics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solar wind electric field. A simple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problem of the solar wind flow past the magnetosphere is presented. In this approach the magnetopause and the Earth's bow shock are approximated by the paraboloids of revolution. Superpos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bulk solar wind plasma motion and the magnetic field diffusion results in an incomplete screening of the IMF by the magnetopause. It is shown that the normal to the magnetopause component of the solar wind magnetic field and the tangential component of the electric field penetrated into the magnetosphere are determined by the quarter square of the magnetic Reynolds number. In final, a dynamic model of the magnetospheric magnetic field is constructed. This model can describe the magnetosphere in the course of the severe magnetic storm.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magnetospheric magnetic flux structure is unstable and can drive the magnetospheric substorm are discussed. The model calcul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al data for September 24–26, 1998 magnetic storm (Dst min=−205 nT) and substorm occurred at 02:30 UT on January 10, 1997.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介绍了由Hackett提出的一种估算大攻角洞壁干扰修正的壁压信息法。并利用四个几何相似、尺寸不同的平板机翼和翼-身组合体模型在南航NH-2风洞中进行了试验。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方便,修正结果准确可靠。但必须指出,对于试验段下游带有平衡缝的闭口回流风洞,洞壁测压数据需经适当的修正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6.
风洞地板边界层厚度控制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风洞固定地板边界层厚度控制新方法。风洞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这种方法不但能显著降低地板边界层厚度,而且边界层控制装置对风洞气流干扰较小,流场较均匀,气流品质较好。与国内外现有的风洞地板边界层厚度控制方法相比,这种方法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67.
FL—23风洞洞壁对跨声速颤振的干扰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在FL-23风洞中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试验采用动力相似的四种不同尺寸的60°三角机翼平板半模型。结果表明:洞壁干扰提高了跨声速颤振临界速压,当模型展长对试验段宽度的比值Lm/B为0.687、0.600和0.512时,使颤振临界速度的压缩性修正系数分别减小3.8%、2.5%和1.4%。改变开孔率的试验定性验证了上述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8.
风洞试验中风剖面的模拟及近流场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简单介绍了日本东京工艺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新建的开环流低速边界层风洞中风剖面模拟的试验情况.基于试验结果,采用被广泛应用的三角尖劈加上布置粗糙元的方法,成功地模拟出日本建筑学会定义的四类不同场地对应的风剖面.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就所采用的立方体粗糙元及三角尖劈对最终模拟得到的风剖面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对风剖面模拟及特性判定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如三角尖劈的形状优化、风速功率谱的一致性、积分尺度的分析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对在边界层风洞中模拟预定的风剖面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9.
组合叶栅的实验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了用于可逆风机叶片设计的组合叶栅设想及其评价准则,并对组合叶栅进行了叶栅的性能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肯定了组合叶栅设想的可行性,适当地选取叶栅的组合参数B、T,可以使组合叶栅的整体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与现有的翼型相比,Cymax^N R,αCymax^N R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0.
平流层长航时气球轨迹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平流层气球的应用意义及进行轨迹控制的必要性,然后描述了一种基于不同海拔风速差的轨迹控制方法,简要说明了平流层风速随海拔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包括超压气球和轨迹控制系统在内的气球飞行系统各部分特点,最后简单分析了整个飞行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中的要点问题。结果表明,这种轨迹控制方法是一种几乎不需要消耗能源的有效轨迹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