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246篇
航空   878篇
航天技术   192篇
综合类   136篇
航天   2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了抑制三角翼前缘涡破裂的发生,研究了大攻角下(30°~50°)尖顶襟翼对70°三角翼前缘涡破裂的影响.在静态实验情况下,尖顶弯折对三角翼前缘涡破裂影响的参数有2个:尖顶襟翼弯折的角度及其长度.染色液流态显示结果表明:尖顶襟翼的向下弯折减小了靠近襟翼翼面的有效攻角,从而推迟了前缘涡破裂的发生,涡破裂位置随弯折角的变化呈非线性变化且弯折襟翼越长效果越好,α=35°时两个弯折组合的效果要比单个弯折的好.  相似文献   
962.
激光弯曲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试件在激光与材料非熔凝作用下动态变形过程的实时测量及光斑中心处横截面的金相分析,得知激光弯曲变形是热应变和相变共同作用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弯曲变形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材料吸收的能量、材料特性和材料的厚度,并给出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了激光弯曲的变形机理,并为进一步研究激光弯曲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3.
研究了慢速裂纹扩展对陶瓷材料强度退化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个一般的强度退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是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等价的,并根据静疲劳实验数据,得到了裂纹扩展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仅仅考虑了裂纹慢速扩展对强度的影响,不涉及其它的因素,最后从三个方面,即裂纹扩展机理,蠕变及统计性讨论了陶瓷结构时间相关可靠性及对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4.
基于脆性损伤机制的高周疲劳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可逆热力学耗散理论出发,建立了一个高周疲劳各向同性连续损伤力学模型.与基于延性损伤机制的Lemaitre模型不同,本模型基于脆性损伤机制.它成功地将高周疲劳损伤纳入到统一的热力学框架之内.其损伤演化律考虑了应力比 R的影响.利用本模型,根据对称循环下(R=-1)的高周疲劳SN曲线,可以导出具有任意应力比R的 log S log N 曲线.模型应用于LC9高强度铝合金光滑试件的试验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965.
利用新技术、新措施、新方法进行增升研究是飞行器布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者结合某型运输机在改型中需要进行增升的工程应用背景,通过二元翼型的测力、测压及流动显示试验研究,详细研究了格尼襟翼的增升机理和对该运输机翼型的增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该运输机,格尼襟翼的最佳高度为当地弦长的2%,升阻比最大可增加13%左右,因此可以满足该运输机改型的需要。同时,格尼襟翼的增升方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6.
缓进深磨的温度特征与烧伤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进深磨作为一项新工艺目前仍处在机理研究落后于生产应用,其潜力尚不得充分发挥的阶段。以与制件烧伤直接相关的缓磨温度的研究为例,国外一直存在着多种相矛盾的观点,且认为缓磨烧伤系瞬间发生因而难于预报和控制。本文在解决测试方法完善实验技术基础上,对缓磨时接触弧区的温度分布及其变化特征作了充分研究,所提供的烧伤前后弧区制件表面温度的时空分布图,在阐明缓磨时的温度特征与烧伤机理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另外,实验得出的缓磨烧伤是具有足够长时间的典型缓变过程的结论,对在实际生产中预报和监控烧伤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7.
本文详细讨论了对结构、机械系统进行动态性能设计的基本过程及其相应的基础知识,指出了动态性能设计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及目前应该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968.
6-SPS相似 Stewart平台是一种动、静平台均为平面六边形 ,且彼此相似的并联机构。并联机构正运动学是一个位置和姿态耦合的复杂非线性问题 ,难以求得解析解。通过引入四元数来表示旋转变换和应用对偶空间方法对高阶多项式进行降阶处理 ,可以用一组二阶方程来表示该类并联机构的正运动学。在这组方程中 ,动平台的位置和姿态是解耦的。此外 ,在方程组求解过程中 ,能避免产生伪复根。最后通过求根公式直接得到机构动平台位姿的 8个解析解  相似文献   
969.
永磁双凸极电机中常见故障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永磁双凸极电机运行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常见故障:三相绕组线或/和三相霍尔连接线的错误接线;霍尔信号自身的故障,即恒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其电平不随转子位置变化而变化。出现这些故障后,电机的电动运行将受何影响,以及如何迅速判断并排故成为重要的实际问题。文中针对12/8极转子斜槽式永磁双凸极电机,列举了电机常见的故障模式,继而分别对霍尔信号线及三相线接线故障、霍尔信号本身故障进行了详细的机理分析,得出结论,给出每一种故障出现后电机的工作情况,并通过故障模拟及工程实践验证了文中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970.
卧矩台精密平面磨削纳米结构WC/12Co涂层材料去除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结构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性能,但在工业应用中不但其涂层制备技术而且其精密磨削技术对涂层的使用性能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磨削时的材料去除机理的研究成为必要。本文就磨削参数对纳米结构W C/12Co(n-W C/12Co)涂层卧矩台精密平面磨削的磨削力分力比、比磨削能和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n-W C/12Co涂层精密平面磨削后的表面/亚表面形貌的SEM观察分析,揭示了n-W C/12Co涂层精密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W C/12Co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主要是非弹性变形方式,材料脆性去除方式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